文|鹽粒
最近偶然看的一部紀錄片,引起了我很多思考,
也可以說是喚醒了我很多“痛苦”的回憶,
就是由BBC拍攝的《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教育》,
一共3集、內容也十分有趣,
英國漢普郡一所頂尖的中學,特意邀請了5名中國老師來校任教,選取了這個學校裡50名九年級的學生,進行為期4周的中式教育,
最後和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考試比賽,看看究竟是哪種教育成效快,
此紀錄片當時在英國首播,並透過影片網路在中國傳播,馬上在中、英兩國引發巨大關注,影片網站累計點選率達100萬次,
在看紀錄片之前,其實中國老師和英國孩子的組合,就已經給我了不好的預兆,
眾所周知,中國教育被人詬病為“填鴨式教育”,
在面對一群生性自由、善於質疑的英國學生,這種教育引發的矛盾和衝突應該會只多不少吧……
而我們或許也能從這些充滿反叛、自由和質疑的靈魂中,學到一些我們從未學過的東西。
起初,這50名英國學生進入中式教育的大課堂時,雖然非常未知還是很激動、充滿期待的,
可很快他們就從這種期待轉化為了質疑,
在整部紀錄片裡,可以聽見孩子問的最多的就是:
“我知道你在幹什麼,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
“這有什麼用,很無聊”
這要是放在中國學校中,應該直接就被戴上“厭學”、“故意搗亂”甚至“多動症”的帽子,
因為從始至終,我們是最不會問“為什麼”的一群學生,
我想到曾經高中英語老師的口頭禪就是“No why, no reason”,
這些都是先輩檢驗過的知識,你要做的就是抄下來背就是了,
所以那種對於老師乃至知識的仰視,已經到了不可質疑的地步,
可在英國,他們最會的就是質疑,這也就出現了非常核心和明顯的第一個矛盾:
服從VS質疑
中國老師到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下基本規則,也就是需要每一位學生遵守紀律,
這些臺詞我們應該也聽過無數次:
“如果我看見你破壞紀律,我會馬上把你拎出來,我說到做到。”
“我在說話,你在說什麼?”
“從來沒見過像你這樣的學生!”
超出所有中國老師預期的是,
在中國學生面前,老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幫助老師是一種榮耀、叫家長是一種恥辱,
但是在英國學生面前,這樣的權威一瞬間就倒塌了,
老師在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慣用的懲戒方法我們應該都很熟悉:
在教室外面罰站、在全班面前罰站、面壁思過……
這些給予學生恥辱感的懲戒方式一律失效,
這不得不讓中式教育的校長很生氣地說道:
“不遵守紀律,這就是你們不如中國學生有能力的原因!”
“你讓整座學校蒙羞!”
但在這些強壓式的管理下,老師越嚴厲、學生的逆反心理也越強,
Sophie是班裡很有話語權的女學生,
當她聽到老師說這種話的時候,瞬間就毛了,
“老師怎麼可以對學生說這種無禮粗魯、帶有侮辱性的話?”
“老師不應該這樣跟學生講話,你以為你是誰,竟然說我傻!”
很快,她又被拉到外面罰站,但所有罰站的同學都不明白的是:
“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平常認真聽講的學生都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
坐在後排的男同學無法一邊抄寫大段的筆記、一邊聽老師講課,
早上7點上課,晚上還要上2個小時自習也讓他崩潰,
為了表示反抗,他從家裡帶來了一個電熱水壺,準備給自己燒茶喝,
有學生翻牆逃課、在課上不聽講、注意力不集中……
這無一不給中國的老師帶來的巨大的挑戰,在學生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同時,
老師同時在思考,為什麼在中國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到了英國就不奏效了?
明明他們可以選擇聽話,為什麼他們不聽?
很快,這場“戰爭”從行為燒到了思想,也就出現了第二個矛盾:
集體意識VS個人主義
在中國,穿校服、升國旗、做早操、選舉班委、做眼保健操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然而這個方式被搬到英國,就引起了學生巨大的疑惑,
他們吐槽中式校服“這衣服寬鬆得好像降落傘”,
他們無法理解升國旗,唱國歌是一件非常莊嚴的事情,甚至他們都覺得“這有什麼用,很無聊”,
當然還有放學打掃衛生、選舉班委、開家長會、思想品德課都是一個個雷點,
中式教育習慣用集體的方式來訓練學生,
你首先是集體中的一份子,你不能影響整個集體、更不能讓集體蒙羞,
而在英國學生心裡,他首先是他自己,然後才是班級裡的學生或是其他的,
所以他們習慣了我行我素,質疑老師,和老師對著幹,
這種矛盾就集中體現在中國的特色課程,也就是思想品德課上,
老師教導英國孩子:
“父母永遠是對的。”
“你必須調整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而不能讓所有事情來適應你。”
於是馬上有孩子站起來反駁:
“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
“我認為你應該做自己。”
孩子們的發言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只留下老師尷尬地杵在原地。
思想上的衝突自然也蔓延到了學習層面,這也就出現了第三個矛盾:
競爭式教育VS鼓勵式教育
中國學生是很會應試的學生,以至於所有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
非常明確簡單,也非常的功利主義,
當然,也可能就是中國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結果:
考試是唯一的出路,你成績不好、考不到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有飯吃,
但英國的福利體系把英國的學生保護得很好,他們認為學習是一種權利、而不是一種責任,
對於中國學生每週12個小時的學習,外加週末的全部補習,他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所以他們在面對所有學習都將轉化成數字、成績、排名的時候,自然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英國學生Joy其實是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但當他面臨體育標準化的考試時,他就懵了,
跑1000米跑到課堂結束才跑完,他的體育測試當然是不及格,
沒有一個學生喜歡掛科,他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比不上別人、就哭了,
這種競爭式教育,你必須要跟別人比,不僅要優秀,還要追求卓越,自然成績不理想的就會覺得很傷心,
中國教育也要求每個學生都不能偏科,要全效全能,
但在英國有長短板是沒關係的,就像後來英國體育老師過來安慰他說:
“你更應該為完成了測試而自豪,你只是不擅長體育,但肯定會在其他領域擅長。”
這叫做鼓勵式教育,鼓勵孩子去和自己比,盡力挑戰自己,
這兩種教育方式也就包含了兩種教學方式,就是:
內容性教學和理解性教學,
內容性教學注重講、灌輸知識點,
學生記知識點、記公式、記課本、刷題……
一個教學大綱、一個標準,你跟不上就被淘汰,全看自己,
而理解性教學更注重實踐,啟發、引導學生,
小課堂模式、把課堂按照受眾群體的需求來設定,
這也就導致了兩個明顯的結果,
中國老師15分鐘可以講完的知識點,英國老師要用一週外加一節課的時間,
另一個是在中式教育培養下的孩子,平均成績都高於英式教育,
從結果來看,確實是中式教育大獲全勝,
因為中式教育的目的明確,就是奔著成績去的,
長時間的學習、灌輸式的教育、軍隊式的管理……
中國老師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你做的很好,但你可以做的更好。”
這在我們司空見慣的一句話,在英國學生聽來就非常疑惑:
“為什麼我已經做的很好了,還要做的更好?”
這到底是是相信自己能變得更好的未來,還是相信了自己始終不夠好的現實?
紀錄片到此已經戛然而止,
我們不能說去評判哪種教育方式更好,只能說哪種更加適合,
因為每種教育方式,都有孕育它們的土壤,
但是在原有的方式下,我們當然也可以做一些改變,
課堂能不能更具實踐性?可不可以尊重學生的權利?
是不是要多解答“為什麼”,而不是一味地灌輸“是什麼”?
在追求成績的同時,能不能也追求趣味、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畢竟成績止於學校,到了社會,
思維方式、實踐能力才是成就一個人的根本。
這部記錄片確實引發了我很多思考,也引發了我很多不好的回憶,
而我相信,他們拍攝、我們思考,包括我寫作的原因都不是為了批判什麼,
而是希望接下來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畢竟我們承受了的痛苦,沒必要再讓他們承受一遍,
無論是老師、家長、孩子,我們沒必要被時代的焦慮、功利、競爭所裹挾,
我們常常說自己無能為力,但其實都是默認了這種不公正、不健康的方式,都是這種方式堅固的維繫者,
以不變應萬變的時候已經是過去式,我們要追求、要思考究竟哪種才是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比起成績,孩子獨一無二的個性、創造能力、天賦異稟是最珍貴的,
比起服從,批判性的思維,才是孩子最缺的、也是我們最缺的,
每個孩子都值得受到良好的教育,學習對於孩子來說,
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項權利,
希望將來的孩子不再被逼著成為祖國的未來,
而是真正學會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