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鑽石一定要買價效比高的鑽石,所謂價效比,把有限的預算,投到“看得見的C”。
鑽石4C即重量、切工、顏色、淨度。鑽石4C是鑽石簡化的價值體系,基本決定了一顆鑽石的價值和價格。可以說,有了4C,鑽石成了最為規範和易於流通的寶石。
買鑽石,必懂4C!這裡分享,僅針對結婚需求,主要用於佩戴類鑽石的價效比,如何選擇側重,才能價效比最大化呢?
1、首先,選重量——在預算範圍內,儘量選足夠的重量
重量基本決定了鑽石大小。是人肉眼最敏感和直觀的,雖直徑上僅差幾毫米,但相差3-5分(因人而異),視覺上就有明顯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鑽石的光學表現(尤其是火彩)在30分以上,才表現較完整,70分以上可充分體現。所以,若選購婚戒,30分以下不在推薦之列,另很多30分以下的鑽石沒有標準57切面。
2、保證切工——光輝是鑽石靈魂,至少VG以上
試想,不閃不亮沒有生動火彩的石頭,即使再大,成色再好,其實與水晶無異…。切磨水平是鑽石的第二次生命。好的切工,意味著不惜毛胚重量,而追求視覺體現,達到最佳的光學效應平衡。
切工等級:IDEAL(AGS)-EXCELLENT-VERYGOOD-GOOD…(G以下的切工可以忽視)
比方說1克拉的毛胚,理想切工只能保留0.5克拉的鑽石,而次級切工卻能保留0.7克拉從而追求商業價值。
3、顏色優選——H色以上,單粒不顯黃
顏色相對淨度,是更容易為人眼所感受的。越白的鑽石,更通透,對光線的色彩解析力也更強。撇開商場的射燈效應,僅以自然光下的顏色體現來說,一般來說,H色是黃白的分水嶺。
如果追求價效比,首選:F、G、H色
如預算充裕,追求品質:D、E色
I以下不做推薦,市場氾濫低價M-N色,強烈建議迴避。
顏色體系為:D、E、F、G、H、I、J……Z(從白至黃依次)
編輯搜圖
4、淨度——10倍放大鏡下的“稀有度”
淨度,是鑽石內部是否“乾淨”的描述,前提是10倍放大鏡。意味著,基本人肉眼不可見,而且鑽石作為天然礦物,不可避免都含有雜質(只要倍數擴大)。淨度影響鑽石投資屬性,作為佩戴類需求而言,可保留到最後考慮。但SI1等級(有些SI1內含物色深位置明顯,需挑選)基本是底線。
價效比首選:VS1、VS2
品質追求:VVS1、VVS2
投資收藏:IF
謹慎選擇,“低色高淨度”的鑽石,如I-J色,VVS淨度。那是全球範圍的滯銷品,無論是佩戴還是保值,都沒有意義。
關於淨度是爭議最大的,因為經常有“掉級”的情況發生,特別是在選擇字尾為2的鑽石時(VS2尤甚),市場面臨“灰色地帶”,須關注內含物的位置是否正對臺面,顏色是否明顯。
VS2一向被市場所吹捧“價效比”,但GIA的VS2複檢,10顆中有6-7顆會掉到SI等級,若一個商家VS2產品佔比高或特推,價格特別低,就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