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銷量下滑、評級撤銷,股權凍結,大唐集團控股危機初現。
圖/財報
"愛冒險、激進"的閩系房企集體拉響警報,這次輪到了"小老弟"大唐集團控股。
近日,有訊息稱,大唐集團控股總部層面出臺降薪計劃,經理級以上員工平均降薪10%;去年年終獎、績效打5、6折發放;後面還可能再降薪、甚至裁員。
近一段時間,不少房企都開始靠著裁員來縮減開支。而剛剛上市一年、總部"落滬"計劃實施不久的大唐集團控股,也逃脫不了降薪裁員的困擾。
銷量下滑、評級撤銷,股權凍結,大唐集團控股危機初現。
"雙總部模式"遇阻,面臨降薪、裁員
上海,一直以來都是閩系房企的"福地"。包括世茂、旭輝、陽光城、融信、正榮等,這些房企落戶上海之後,在銷售規模上都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而同樣身為閩系房企的大唐集團控股,在2020年12月港交所主機板上市之後不久,其董事長吳迪正式開啟了"雙總部模式",在上海設立第二總部。
對此,大唐集團控股認為,這一行為有利於其進一步開拓長三角城市群,為其全國化佈局的深入推進和優勢區域的進一步深耕提供絕大的幫助。
簡單來說,大唐集團控股就是相中了上海這塊"福地"在資金、人才、區位等方面上的優勢,意圖效仿閩系房企前輩,迎來一波銷售規模的擴張。
為快速紮根長三角區域,大唐集團控股先後在環滬多個城市密集佈局,強勢拿地,目前已進入寧波、台州、溫州、常州、南通、無錫等16個長三角核心城市, 其"雙總部模式"看上去獲益頗多。
但是,在2021年,房地產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寒冬,各家房企的銷售普遍放緩。
尤其是受行業遇冷和調控收緊的影響,不少民營房企紛紛爆雷。而各地方政府為了妥善應對不利局面,採取的屬地管理要求,這就使得大唐集團控股的"雙總部模式",最終淪為"雞肋"。
據大唐集團控股內部員工透露,作為公司"雙總部模式"重點佈局的江蘇和浙江區域,2021全年銷售業績貢獻度均不及預期。
公司戰略失敗,首當其衝受牽連的,正是普通員工
據大唐集團控股內部員工透露,2021年底,大唐集團控股就沒有發放年終獎。
如今,有訊息稱,大唐集團控股總部層面已經出臺降薪計劃,經理級以上員工平均降薪10%;去年年終獎、績效打5、6折發放;後面還可能再降薪、甚至裁員。
該訊息將大唐集團控股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銷量"注水"嚴重,存"明股實債"嫌疑
2月7日,大唐集團控股釋出公告稱,1月份公司完成全口徑銷售額21.2億元,銷售面積20.67萬平方米。
而在2021年12月,大唐集團控股的單月銷售額還有69.2億元、銷售面積67.1萬平方米。
也就是說,短短一個月時間,大唐集團控股的銷售額、銷售面積環比均下滑了7成左右。
從2021年銷售資料來看,去年全年,大唐集團控股的全口徑銷售額達到了505億元,同比增長了13.64%,年度目標完成率達到了101%。
要知道,整個2021年,規模房企平均目標完成率不到90%,明顯低於近年來105%以上的平均水平。而大唐集團控股全年目標完成率達到101.16%,明顯超過房企平均水平。
不過,要是從權益銷售額方面來看,大唐集團控股2021年的銷售資料就沒那般好看了。
據克而瑞地產研究資料顯示,2021年大唐集團控股的權益銷售額為208億元,權益佔比僅為41.2%。
這樣的權益比,即使放眼於整個行業,也是處於較低水平的。
回顧2020年銷售資料,彼時的大唐集團控股實現全口徑銷售額為445億元,權益銷售額為210億元。
計算可得,2020年大唐集團控股的權益比為47.2%。
也就一年時間,大唐集團控股的權益銷售額不僅從210億元降至208億元,權益比更是足足下降了6個百分點。
近年來,各家房企熱衷於拉攏合作方共同開發,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做大規模,而此舉也為房企帶來了銷量"注水"和"明股實債"的質疑。
從財報資料來看,截至2021年上半年,大唐集團控股的歸母股東權益為51.26億元,少數股東權益為41.94億元。
而同期大唐集團控股的歸母淨利潤為2.44億元,少數股東損益卻為-2732萬元。
這就是典型的"明股實債"。
評級被撤銷、子公司股權遭凍結
就在1月底,大唐集團控股還和國際評級機構來了一場"交鋒"。
1月31日,穆迪釋出報告稱,應大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要求,將撤銷公司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撤銷前期評級維持為"B2"。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大唐集團控股第一次要求機構撤銷評級了。
去年11月,標普將大唐集團控股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
彼時,標普給出的理由是,"大唐集團控股將面臨多種運營挑戰,包括銷售前景疲弱和利潤率下降,尤其是在其本土市場南寧。該公司的流動性也可能受到打擊,因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其離岸到期債務再融資存在不確定性"。
而在不久之後的12月23日,標普再次公告稱,應公司的要求,已經撤銷了大唐集團控股的"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
眾所周知,撤銷評級是一把"雙刃劍",它雖然能夠使得大唐集團控股躲避評級遭下調時所引發股債動盪,但是此舉也向市場釋放出負面資訊,使得大唐集團控股在資本市場上的認可度大大降低。
簡言之,就是發債融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要知道,就在今年的6月,大唐集團控股將面臨3億美元債的到期,要想"借新還舊",顯然是沒那麼容易了。
短債壓力近在咫尺,大唐集團控股還遭遇股權凍結。
1月10日,據天眼查資訊顯示,廈門大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被凍結股權數額1.6億元,執行法院為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標的企業廣西唐潤投資有限公司,為大唐集團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凍結期限自2022年1月10日至2025年1月9日。
一般情況下,股權的司法凍結,往往預示著一家企業的經營風險進入了"危險期"。
由此看來,大唐集團控股危機初現。
原文作者:梁華梁
編輯:王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