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已走過整整65年
在通往科學殿堂之路
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砥礪前行
為此,特設“知力緣 科普情·知識就是力量65週年”系列專題,分享知力讀者、作者、編輯以及專家們的故事,感受《知識就是力量》雜誌65年來陪伴一代代人成長的使命擔當與深厚底蘊。播種科學種子,點燃科學夢想,引導新時代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
知力讀者故事
繆印堂
著名漫畫家
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
《知識就是力量》復刊時期的漫畫作者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50-70年代讀者
收到《知識就是力量》編輯傳來的我於1979年在該刊發表的科學漫畫舊作,我非常驚喜,這些資料他們竟一直儲存著,由衷感謝。這也使我一下子回憶起與雜誌社同仁一起策劃作品的那段日子。
圖為1979年,繆印堂為《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創作的“科科”系列科學漫畫
原先,我就是《知識就是力量》的熱心讀者。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基本上從事一般漫畫的創作。我少年時代接觸過科學文藝、科普知識類內容,經常在書店裡流連。每次看到高士其和豐子愷先生的作品,我都會愛不釋手。這兩位前輩可以說是我科普漫畫創作的的啟蒙老師,雖沒有見過面,但他們的作品一直指引著我走上了科普漫畫之路,使我想到用漫畫這種藝術手段來傳播、普及科學。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復刊的1979年,我有幸成了雜誌作者隊伍的一員,經常為其創作科學漫畫。《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也曾連續幾期發表我的“科科”系列科普漫畫。那時候,我和編輯都希望漫畫主角“科科”可以從青少年一直畫到壯實的小夥子。
1981年,當高士其先生倡議成立中國科普研究所後,我便投身於他的旗幟下,開始成為專業的科普漫畫工作者。如果從開始創作科普漫畫的時間來算,至今,我投身這一行也有40餘年了。這些年,走在科普漫畫創作的道路上,我感到非常愉快,總是充滿新鮮感。由於領導和朋友們的支援,我也獲得了一些成果,受到了表彰和嘉獎。
透過這些年的藝術實踐,也讓我深感科學的發展需要傳播,科學的傳播需要藝術的翅膀!特別是當科普的物件是青少年時,要接近他們,就應該讓科學注意自己的面貌,只有更親切、可愛、可信,才能成為他們的益友。因此,我為《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創作的“科科”系列科學漫畫,採用了青少年喜愛的連環畫、組畫形式,讓他們在藝術的陪伴下走進科學王國。我相信,他們很多人透過這些漫畫,會正確地認識世界,沒準還有不少人會走向改造世界的偉業之中!
最後,祝《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和青少年在一起,永遠年輕!
尋人啟示
講述您與《知識就是力量》的故事
尋找您與《知識就是力量》的情緣
凡是曾為《知識就是力量》的發展努力過的專家們……
凡是曾為《知識就是力量》創作過的作者們……
凡是曾閱讀過《知識就是力量》的讀者們……
請您記錄下您與知力的故事情緣,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影片,讓我們用自己的故事,去繼續影響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就像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那樣。
截稿時間
2022年2月28日
投稿形式
不限,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影片口述(手機錄影請用橫屏拍攝)
內容結構
說明自己曾經在哪個年代閱讀《知識就是力量》雜誌,那時最喜歡哪類文章,對自己後來的學業和工作有怎樣的幫助,對現在青少年讀者的寄語。(以上僅供參考,歡迎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