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宮廷經常舉辦各種大型宴席,較出名的有康熙乾隆兩朝的千叟宴,每年的太和殿筵宴和元旦、萬壽節舉行的乾清宮家宴,還有各類登基、大婚、出征、凱旋、慶祝等。
乾隆初年舉行的太和殿筵宴共擺了二百一十席,用羊一百隻,用酒一百瓶(每瓶十斤),食物多為各種點心和肉饌,這些席、羊、酒,大部分由王公等進奉,不足者由光祿寺補充,以後因為國力衰弱,所以數量有所減少。以前專文寫過清朝帝后的日常份例,今天再說說各級妃嬪的每日需備辦的物料。
皇貴妃:日需盤肉八斤,菜肉四個,每月雞鴨各十五隻。貴妃:每日需盤肉六斤,菜肉三斤八兩,每月雞鴨各七隻。妃:每日需盤肉六斤,菜肉三斤,每月雞鴨各五隻。嬪:每日需盤肉四斤八兩,菜肉二斤,每月雞鴨各五隻。貴人:每日需盤肉四斤,菜肉二斤,每月鴨八隻。常在:每日需盤肉三斤八兩,菜肉一斤八兩,每月雞五隻。皇貴妃以下,各內廷主位:每日共需白菜四十斤,香菜四兩,芹菜一斤,蔥五斤,水蘿蔔二十個,胡蘿蔔、苤藍、幹閉蕹菜各十個,冬瓜一個,醬醋各三斤,清醬五斤。另外茶房備辦:貴妃每位例用乳牛四頭,得乳八斤;妃每位例用乳牛三頭,得乳六斤;嬪每位例用乳牛二頭,得乳四斤;貴人以下沒有例用乳牛,隨本宮主位份例。妃嬪等位日用茶葉均為五包。
當然,這些日常份例每位妃嬪個人是吃不完的,也包括服侍她們的太監宮女們的日常吃度在內的。
宮中皇子飯房每日需方每位皇子備辦盤肉四斤,菜肉二斤,每月鴨十隻。皇子福晉每日需盤肉十二斤,菜肉八斤;側福晉每位每日需盤肉六斤,菜肉四斤,均無雞鴨。另外,每日共備白菜五斤,幹閉蕹菜八個,其他蔬菜按月供給,日用醬、清醬各四兩,醋二兩。皇子及福晉,每位例用乳牛八頭,得乳十六斤,外加茶葉八包。
清朝的宮中吃席,均由光祿寺和內務府負責恭辦宴席桌張。光祿寺備辦的筵席又分滿、漢兩種。滿席分六等:一等席每桌價銀八兩;二等席每桌銀七兩二錢三分四釐;…一直降至六等席每桌銀二兩二錢六分;以備不同禮節和場合使用。
漢席又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類。主要用於臨雍宴,文武會試考官出闈宴,實錄、會典等書開館編纂日及告成日賜宴等。其中的一等席每桌肉饌鵝、魚、雞、鴨、豬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
這其中有許多宴桌是由王公大臣的恭進的,如親王每人進八桌(大席一桌:銀盤碗四十五件,盛羊肉大銀方一件,盛鹽銀碟一件;隨席七桌:每桌銅盤碗四十五件,大銅方一件小銅碟一件),羊三隻,酒三瓶(每瓶十斤);郡王每位進五桌(大席一桌隨席四桌,每桌等級與親王數同),羊、酒數同親王。依次遞減,一直至入八分公每人進一桌,羊一隻,酒一瓶。大宴上的食品,除了熱食酒肉外,還有方酥、夾餡、白蜜印子、黃白點子鬆餅、大餑餑小餑餑,紅白饊枝等各類點心,擺起要求達到一尺多高。
上述講了這麼多的日常供應和吃席,那麼這些食物用度都從那裡來呢?其實朝廷早就規定好了各封疆大吏們的進供所需,還有內務府各下級部門的上供,一起來看看。
盛京將軍,每年額交鹿七百八十隻,狍二百一十隻,鹿尾、鹿舌各二千個,鹿筋一百斤,其他鹿腸肚、狍腸、熊、野豬、野雞、樹雞、獐狍背什骨、虎威骨虎脛骨等,均無定額。盛京佐領,每位每年額交鵝六十隻,臘豬二十口,鹹魚一千五百個,雜色魚四十尾,醃鹿尾無定額。內務府都虞司所屬的盛京三旗網戶,每年額交雜色魚兩萬四千斤。打牲烏拉各總管等,每年交進的鱘鰉魚、鱸魚、雜色魚等,均無定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和張家口外牛羊群總管、達裡岡愛羊群總管等,每年必交定量的鹿尾、野豬、鱸魚、細鱗魚、野雞和樹雞等,其中張家口外牛羊群總管,額外還要多交乳油七百四十九瓶十一斤四兩,乳酒三百六十五瓶,大乳餅二石一斗又二斤八兩。
蒙古王公每年也要進獻許多煺羊、黃羊、鹿尾和野豬等。其他石花魚、太和雞、銀魚等,均是外省進獻的。此外各地莊頭、園頭每年也要交定量的雞鴨等物,如關外的莊頭,每名每年必交鵝十隻;三旗果園頭,每年額交野雞三千隻;王多羅樹牲丁,每年額交鹿一百二十隻,鹿尾一百二十個,鹿肉乾二千七百把。
儘管每年各處交進的東西很多,但仍不敷需用。所以,每年內廷還另需採買,如乾隆二十八年,這項宮廷支岀費用為三萬兩,由內務府廣儲司銀庫支領,以後各據所需增減。總之,不管國力如何,清朝宮廷裡的各位大主小主們的排場總是需要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