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點選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大多數買了精裝房的人,想的都是搞搞軟裝,就能直接拎包入住。
但收房的時候才發現:土氣的地磚、過時的誇張奢華的背景牆,真的還不如砸了重灌。
沒錯,對於不少對居住環境與顏值,要求較高的人來說,精裝房的裝修設計過於統一,毫無個性與美感可言,甚至很多材料元素,也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那麼,如果購買了裝修不盡如人意的精裝房,究竟要花大價錢砸了重灌,還是為了節約預算,降低標準勉強入住呢?
這樣的難題,落到了北京一對年輕的90後夫妻身上。
位置:北京朝陽區
面積:165m²
花費:77W
居住生活在北京的嬌嬌和馬博士,買下了一套面積為165㎡的精裝房。
三居室的格局,只有夫妻二人居住,其中一間便改成了多功能房,使得空間利用率更高。
原始戶型圖
改造後戶型圖
房子沒有什麼硬傷,進門是一個橫廳,客廳區域有一面較大的飄窗,採光還算不錯,但四周牆壁顏色較深,整體基調有些沉重,不太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天花板做了一半吊頂,視覺上略顯雜亂和壓抑。
廚房是U型結構,儲物空間較為充足,但櫃體顏色深且老氣,沒有絲毫美感。
針對以上問題,不願意將就的嬌嬌和馬博士決定將它徹頭徹尾改造一番,讓這個老氣橫秋、千篇一律的精裝房,變成擁有獨特美感,和自己靈魂的溫馨宅。
由於一梯一戶的格局,樓梯間便可以當做玄關使用,室內與室外分隔得非常徹底。
推開入戶門,可以直接看到敞亮、簡潔又優雅的餐廳。
盡頭的壁龕展示櫃成了視覺焦點,每層玻璃板上都加裝了燈帶,可以啟用為夜間燈光模式,增添歸家的溫馨感。
餐廳是整個空間的核心,抵達廚房與客廳的距離接近,於是設計師將餐桌與島臺相連,並設有洄游動線,讓整個公共空間的動線變得便捷又豐富。
另外,為了增加收納空間,島臺內部增加了儲物功能,平日裡可以當做餐邊櫃使用。
餐桌看起來更加清爽,搭配一張長條凳和兩張單人座椅,儘可能增大過道空間,又能讓視覺上不顯擁堵壓抑。
周圍燈具、牆壁、桌椅板凳、天花的線條也十分簡潔,足夠極簡,又不顯冷清。
廚房緊鄰餐廳,兩者之間以一扇玻璃推拉門分隔,在不影響採光的情況下,有效避免做飯時油煙竄入公共區域內。
門口的位置增設一個西廚操作區,既能補充廚房內部的儲物空間,又能做一些咖啡、甜點等西式料理,還可以作為日後小寶寶餐食的料理臺。
櫃體中間留出部分開放式儲物區,上方安裝燈帶補充採光。
燈光灑在臺面擺放的物品上,也更突顯居家的精緻、溫馨氛圍。
西櫥櫃與內部櫥櫃相連,成半U型佈局,一氣呵成、整體感極強。
吊櫃與下櫃直接與地面、天花板相接,幾乎不留縫隙,不愛落灰、方便打掃。
推拉門也直接做到頂,雖然門洞較窄,但視覺上也能拔高層高,大氣極了。
中廚延續公共空間的整體風格,以奶油色為主調,乾淨清爽。
小部分牆面鋪貼灰白花紋的大理石,恰到好處地增添了色彩層次感,不顯無趣寡淡。
改造前,整個空間地面鋪設的都是歐式大理石,還有略顯過時的波打線,為了儘可能小的改動原本硬裝,設計師選用了微水泥直接覆蓋改色。
微水泥最大的優點在於統一,無縫隙的形式可以讓空間視覺感更加開闊。
劣勢則是對施工工藝要求高,且怕磕碰,需要精心維護。
沙發區域採用合圍式佈局,一張長沙發搭配兩張單人座椅,緊湊又溫暖。
茶几、地毯皆為圓形,剛好與沙發和座椅的弧形線條相呼應,弱化了餐廚區域凌厲的線條感。
周圍的裝飾品數量不多,白色落地燈、木質屏風、靠牆擺放的掛畫、枝葉簡潔的綠植,但每一件小物都很精緻,烘托著柔軟、自然又浪漫的氛圍。
電視牆同樣不做任何多餘裝飾,左側的窗簾也是簡潔且做到頂的白紗,即使牆面顏色稍深,也不會再有一進門,就顯得昏暗壓抑的情況出現。
主臥是休息最久的地方,也是最能讓人感到放鬆、治癒的空間,於是設計師以大地色系為底色,營造出了最為舒緩、純粹的睡眠氛圍。
窗簾、四件套都是棉麻材質,其質感也能讓人感到更加放鬆。
原木色的床背板與床頭櫃呈一體化設計,頗具對稱的美感且不佔空間。
左右兩側床頭櫃上,擺放著幾件精緻的小擺設,顏值與實用性兼具。
雙人床右側,有一面巨大的飄窗,它直接將室外的風景收入室內,讓極簡的空間多了不少人間煙火氣。
窗外一片繁華霓虹,也頗有鬧中取靜之意。
次臥藏在電視牆左側的隱形門內,房門關上時,不影響空間顏值與整體感。
它目前為止作為備用客房使用,平時也承擔著一部分收納功能,在靠近床頭櫃位置的開放格更便於拿取常用物品。
由於夫妻倆現在還沒有孩子,另一間次臥便做成了多功能房,除了儲物外,主要承擔辦公功能。
床、衣櫃、書櫃呈L型佈局,中間留出足夠大的空間,留給未來的寶寶活動娛樂。
超長的工作臺,也能滿足兩個人並排同坐、一起辦公的需求。
衛生間做成四分離的形式,洗浴、如廁、洗漱、洗衣空間各自獨立,不僅不會造成使用擁堵的情況,也能縮短家務動線。
洗衣機和烘乾機設定在角落位置,存在感很弱,洗完衣物後直接烘乾,再收入衣櫃,釋放了陽臺。
洗漱櫃與廚房櫥櫃相同,與地面緊密相連,不留一點衛生死角。
鏡櫃則能補充儲物,大部分洗漱用品都能收納其中。
對於嬌嬌和馬博士來說,改造精裝房其實並不難,看著原本老氣橫秋的房子,一點點變成符合自己喜好與需求的溫馨小家,整個過程都令他們感到非常愉悅。
就像起初設想的一樣,他們既能享受著屬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家裡組織朋友聚會、桌遊趴、聚餐……也能挖掘出自己心中喜愛的東西,和愛的人一起,將家裝成自己最愛的模樣。
這種生活若是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太爽了!
本文圖片與素材由北京七巧天工設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