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篇文章是寫給我自己還有和我有一樣困惑的人。
早幾天無意看到一個文章下面的評論,說他今年33歲,在他二十四五歲大學剛畢業出來工作的時候,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和自信,相信自己在30歲的時候,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過上自己夢想中的生活。但是現在每天的生活就是按時上下班,回到家的時候就開始焦慮和迷茫,但是他的內心卻告訴他,等40歲的時候,生活也肯定會好起來。
看到這個評論的時候,深深地震撼到自己,這個不就是和我的想法一樣嗎?我甚至在大學的時候,我就告訴我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月入百萬都是我的目標。現在也是和那個人一樣,每天的生活就是按時上下班,下班之後刷朋友圈看抖音聊天睡覺,第二天起床去上班。
可能有一天,到我33歲的時候,我也會和他一樣,發出同樣的感慨。或許還可以期待,等40歲的時候,生活說不定會好起來。因為內心有一個聲音會告訴自己:馬雲35歲的時候建立了阿里巴巴,任正非43歲創立了華為,司馬懿60歲才受到重用。年輕人你到底在急什麼?說的對,我才26歲!
貳
小羅經常會問我:你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嗎?我每次都極其的堅定,告訴她:一定會的,我相信你,我也相信我。今天小羅再次問了我這個問題,我也是按照之前的回答,一定會的。
“憑什麼呢?”小羅說道“我們是不是太盲目自信,太理想化了”。
我沒有立馬回答小羅,而是找答案:憑現在的工作?憑現在每天的學習成果?憑現在的“自信”?
那麼其實我一直在欺騙她,按照現在的節奏,未來的生活,註定平庸。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正常工作成活中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付出加倍努力去做的。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不留餘力,而是選擇放自己一馬。隨著年齡的增長,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是一個人正常的發展曲線。但是有一個認知需要注意:一個人不是年齡越大,越成功,未來希望越大。而是相反,年齡越大,未來希望越小,成功的機率越小!
所以不要在23歲的時候,期待你30歲的生活就一定會很好。不要在你33歲的時候,期待未來40歲的你還有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期待現在每一天的自己,把關注點放在每天究竟做了什麼,而不是每天起床第一句:加油,努力。然後回到生活和工作,又是再普通不過的狀態。
叄
早段時間有很多文章倡導年輕人不要著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Time Zone。所以才有:姜子牙80歲掛帥,司馬懿60多歲才受到重用,劉備40多歲才有了自己的隊伍,就算是馬爸爸馬雲也是到了35歲才創立了阿里巴巴……
於是,我們開始安慰自己。看到身邊的的同齡人比自己更加優秀時心想:我也不必著急,因為屬於我的"time zone"還未到來。可是,這真的可以成為我們不慌不忙的理由嗎?上述提到的這些名人,往前推幾十年,跟我們年齡相仿時,他們所作出的努力和嘗試付出的代價,一定是比一般人要多的。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但是,如果你一邊期待佈滿鮮花的未來在等待你,一邊都不願意在泥潭裡多做幾次掙扎。那夢想的陷阱也肯定在不遠的前方向你招手。
有人說,長大就是慢慢地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微不足道的。確實,我們每個人改變不了出身,我們不能像高曉松一樣,一出生就是教育世家。你說你想成為高曉松那樣的人,如果沒有特殊的幸運,我認為這個機率可以小到忽略不計。因為有些人的天花板可能是別人的地板,之前的爆款文“寒門難出貴子”,某種程度上也是表達這個意思。
既然寒門難出貴子,那就在做到在寒門中的貴子,成為平凡中的不平凡。如何在平凡中做到不平凡,就是接受現實,接受你現在的自己,接受你現在的能力。當你有好高騖遠,異想天開,白如做夢這些症狀的時候,你就要驚醒自己,並且正確地看待自己,正視和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做到腳踏實地。
從此以往,才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才可以在25歲的時候有底氣地說,三十歲的人生是有希望的 ,未來的生活亦是美好的。
肆
在我們大學畢業,到三十歲前,按道理來說是我們身體和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作為我們年輕人職場的黃金時間也就是這五六年。我們應該把時間花在投資回報率更高的事情上,我們應該利用我們的身體和精力,去做最有價值和回報的事情。可能我們這五六年時間花的方向,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三十歲後的方向。
如果每天上班,把工作當作任務去完成,而不是修煉自己的技能來成長自己。把上班和下班的時間界限,劃分得清清楚楚。覺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下班後,看到公司的資訊,不回。原因是公司只買了我上班的時間,而沒有買我下班的時間,下班之後這一切都是和工作不干涉的。可能三十歲之後,我們就成為了職場中的老油條,只為拿一個薪水養活家庭。因為定位很清楚,公司買你的時間,公司支付你的薪水。
每天下班,辛辛苦苦了一天,自然要放鬆一下自己。刷微博,看抖音,看今日頭條,打打遊戲,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態。週六週日去逛街,或者去會見朋友,吃飯喝酒唱歌,我記得公眾號Spenser在一篇文章裡說過,每天有時間和你吃飯唱歌的人,多半也強不到哪裡去,吃再多的飯,也吃不出年入百萬;唱再多的歌,也唱不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伍
只有年輕的時候,把工作當成生活,才有機會把生活當成工作。其實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如果你真的把工作放下,把理想放下,你就會變得消沉懶惰,工作就是越做越有趣,玩物喪志。這是馬雲馬老師告訴我們的。
有一份好的工作,把工作做好,最大化成長自己。也不用那麼把工作和生活劃分得那麼清楚,畢竟從畢業到三十歲之前,有家庭的比例不是很高。如果這段時間我們還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突破和成長自己,以後我們又該給自己找什麼原因呢?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在販賣焦慮(作為當代年輕人,我們已經夠焦慮了)。只是猛然對自己的一個反省和警示。《把時間當做朋友》裡面有我非常認同的一個觀點:越是不滿現狀,你擺脫現狀的慾望就越強烈。但無論是誰,本質上都無法擺脫現狀,因為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過去某一時刻的結果,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未來某些時刻的原因。
這篇文章是我三年前寫的文章,我沒有改動任何一個字,不代表我現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