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進一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關鍵在於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提高全體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
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就要深入研究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絡。
其一,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著力解決的是絕對貧困問題;鄉村振興則更多著眼於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絕對貧困問題的解決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當前,我國相對貧困問題依舊嚴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仍然艱鉅,應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其二,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路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有利於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成果,在現代化程序中不掉隊、趕上來,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其三,中國以自身實踐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成熟經驗。這些經驗主要涵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堅持調動廣大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這些成熟經驗,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明確的指導方向,也必將在實踐中獲得進一步發展。同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實踐層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具體的實踐中,透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來推動鄉村振興,用好脫貧攻堅經驗,可以達到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效果,最終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在明確二者內在聯絡的基礎上,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以推進。與此同時,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辦法、給予更多後續幫扶支援,深刻領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歷史必然。
(二)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是當前做好“三農”工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實踐中,要統籌考慮,深刻理解鄉村振興的時代內涵,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互促升級。
一是推進產業振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振興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既要主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展銷售渠道,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打通現代農業產業鏈,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週期短等問題,還要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既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和科技示範園區建設,拓展農產品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還要發揮農村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帶動農村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是推進生態振興,推動綠色發展。生態振興是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要立足農村地區資源優勢,實現生態專案建設、生態補償、生態移民搬遷與生態市場化發展有效融合,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廣到廣大農村。按照不同地區的生態資源稟賦條件,根據主體功能區劃分實施差異化策略,推進生態產業發展與專案建設統籌推進,帶動農民增收。特別是對於資源匱乏、自然環境惡劣、生存條件差的地區,要繼續實施易地搬遷和生態補償,落實好退耕還林還草相關政策。
三是推進人才振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應繼續發揮科技特派員、第一書記的帶頭作用,繼續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在相對落後地區普遍增加公費師範生培養供給,加強城鄉教師合理流動和對口支援。加強對脫貧農民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訓,努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透過產業發展、政策驅動、結對共建等方式,鼓勵醫生、教師和文化工作者等在鄉村開展服務工作,吸引大學生、科技工作者、退休人員等返鄉創業,支援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透過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定點聯絡幫扶等途徑參與鄉村建設,發揮好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
四是加大財政投入,建立鄉村振興保障機制。要繼續發揮財政政策的積極作用,合理安排財政投入規模,最佳化支出結構,調整支援重點,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增強基礎保障功能,更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在存量方面,充分利用好脫貧攻堅時期積累的涉農資金管理與使用機制,聚焦支援相對落後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存量財政資金髮揮最大效益、實現長期效果;在增量方面,要持續提高財政投入的強度和精準度,在重點環節和重點領域予以財政資金的傾斜,同時打通金融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最後一公里”,增加農業農村創業就業的小微金融服務,加大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才振興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保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張玉剛)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