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好訊息,國內電子戰機愛好者一直以來心心念唸的殲-16電子戰機,最近總算是公開亮相了。而從目前有限的照片上來看,這款中國版“咆哮者”和原來的殲-16戰鬥機相比,還是有很多不同的。並且,據稱其綽號是“咆哮狼”。
首先,是“電戰版殲-16”的兩側翼尖上增加了電子對抗艙,這也算是電子戰機的標配了。美國的“咆哮者”電子戰機,同樣也在兩側機翼翼尖上設定了電子吊艙,“咆哮者”安裝的是ALQ-218V(2)戰術接收機,號稱能夠在對敵實施全頻段干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功能正常工作。
“複雜電磁環境”是這些年國內軍迷聽得比較多的一個名詞,現代作戰中,抗電磁干擾和對敵人的電子裝置進行干擾,壓制已經成為了標配。而“咆哮者”,“電戰版殲-16”執行的就是這類任務。
當然,早在“電戰版殲-16”出現前,中國就已經裝備了基於運-8、“運-9”平臺開發而來的電戰機,也就是“高新”系列中負責電磁戰的那幾款機型。但運-8、運-9平臺導致其無法很好伴隨殲-11、殲-16、殲-20等戰鬥機執行戰場壓制任務,說白了,中國空軍需要一款機動更加靈活,更加“小巧”的戰術電戰機。
雖然現代戰鬥機一般也能夠透過加掛電子吊艙來執行部分電子戰任務,但畢竟不是專業的電子戰,專業的活還是得專業的機型來幹。比如“咆哮者”這類電戰機,本身機身內部就攜帶有大量電戰專用裝置,在執行電子壓制任務時表現遠比攜帶電子吊艙的普通戰鬥機更好。
除了翼尖加掛了電子吊艙外,此次“電戰版殲-16”還取消了機鼻處的IRST系統,也就是沒有了其他殲-16戰鬥機在機鼻處的“圓球”。IRST系統是用來輔助機載雷達,對敵方戰鬥機進行搜尋和跟蹤用的,既然“電戰版殲-16”以電磁壓制任務為主,就把IRST系統去掉了。
同樣是基於上面的理由,“電戰版殲-16”也去掉了航空機炮,原本殲-16戰鬥機上的機炮口和鈦合金“補丁”已經都不見了。畢竟,中國空軍不會讓珍貴的電戰機端著30毫米航炮去玩對地攻擊,太浪費了。
這幾年很多軍迷關注電子戰機,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的“咆哮者”電子戰機在美國空軍的軍演中,先後“擊落”過F-22隱身戰鬥機和F-35隱身戰鬥機,這也讓“咆哮者”有了“隱身戰鬥機殺手”的綽號,順帶點燃了國內軍迷對我們自己電戰機的期待。
當然,除了“電戰版殲-16”之外,國內軍迷也在期待“電戰版殲-15”的出現,最終實現“海陸兩開花”。而隨著“電戰版殲-16”的亮相,也代表了中國空軍在面對美國空軍的F-22戰鬥機、F-35戰鬥機甚至是B-2、B-21隱身戰鬥機時,都擁有了更多的反制手段。
未來陪伴殲-20深入敵方防空網的,將不再只有殲-16,還有“電戰版殲-16”。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