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俞清木從央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躍進手中接過了“雲聽高階顧問”聘書,這位叱吒車聯網音訊行業的領軍人物,來到了他的職業下一站。他將帶領雲聽車聯網業務團隊,向全新的目標發起衝刺。
“雲聽承載著擁有80多年曆史的中國廣播戰略轉型使命,如果我們在車聯網業務上成功了,廣播轉型也就成功了。”王躍進說,關鍵要看,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聚攏一批行業領軍者來領導一線業務。
央廣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躍進向俞清木(左一)頒發聘書
俞清木是車載音訊行業公認的開拓者。他2007年進軍車載音訊行業,是車語傳媒、考拉FM的創始人,並長期擔任董事長兼CEO,考拉FM品牌後來整體升級為“聽伴”,很快成為車載音訊平臺頭部品牌。
早在2015年,俞清木就提出“攻佔車載第四屏”的產品理念。在他看來,網際網路發展,第一代是PC屏互聯,第二代、三代是手機、電視屏的移動互聯,第四代將是車載屏,車載第四屏是又一個蘊藏萬億市場的掘金點。出於安全因素,圖文影片都不適用車載場景,人們最主要、核心的訴求都需要透過語音互動來實現,音訊將成為車上不可或缺的一大入口。他還預判“出行安全、出行資訊、娛樂溝通”這三大需求將主宰未來智慧汽車的場景。
也就在這一年,百度、阿里、騰訊紛紛推出車載系統;隨後華為、奧迪、寶馬和戴姆勒等公司合作推出5G汽車聯盟;2019年,華為推出 Hicar 智慧互聯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車聯網白皮書(2017年)》,“發展車聯網”提到了國家創新戰略層面。
智慧網聯汽車飛速發展,車聯網智慧場景不斷升級,俞清木的預判到了可以付諸實現的時候。這個行業市場也開始硝煙瀰漫。
2020年3月,雲聽上線。此時,俞清木和雲聽還沒有任何交集,但戰略上的共識卻驚人一致。雲聽一上線就同步佈局手機端和車機端兩大應用場景。當年6月,上線了首款車機產品——北汽車機;11月“雲聽快應用”登陸比亞迪應用市場、華為車機產品線,覆蓋賓士、奧迪、沃爾沃等數十家汽車品牌;2021年1月,雲聽車機版預裝到搭載華為HiCar車載系統的“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
戰略上的高度共識,很快使俞清木和雲聽有了交集。隨後的故事,頗有一些出人意料。2021年4月,雲聽對 “聽伴”商標和智慧財產權進行了戰略性收購,並將“聽伴”的核心團隊吸納合並。
“聽伴”開創的“場景化+智慧電臺流”模式,採用AI和大資料演算法,將海量車載場景音訊內容和品牌特色音訊內容,用節目流方式不間斷地主動推送給車主。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廣播的傳播方式。
此番戰略性收購,讓雲聽在車聯網業務上實現了彎道超車,在激烈的車載市場競爭中迅速破局。截至去年年底,雲聽車聯網使用者已達4200萬,快速躋身車聯網音訊第一媒體。
但作為央廣傳媒集團的掌舵人和雲聽創始人,王躍進卻在思索另一個問題。他深知這場收購僅僅只是開始,目前的戰果不過是小勝,只有堅定地、持續地把戰略落到實處、落到極致才算成功。
“對於廣播,得車者得天下。雲聽要承載未來廣播的使命,只有牢牢佔住車載端,才能讓國家主流聲音陣地不丟失。”王躍進說。
事實上,從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層面,也在同步推進一件事:充分利用版權優勢,推動廣播向網際網路轉型,讓雲聽快速超車。雲聽握在手裡的牌面越來越好,全面發力車聯網的機會越來越成熟。
2021年12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總經理室正式授權雲聽在車聯網系統獨家經營總檯廣播內容版權。總檯擁有、控制、管理的已有電臺頻率和未來新增電臺頻率直播、延遲收聽和回聽,均須透過雲聽車載系統或者取得雲聽的授權,才可接入車聯網系統。
雲聽車機的每一步,都走成了行業的里程碑,就是這樣的“小步快跑”,讓雲聽車機“全速超車”。但云聽身上的使命決定了它不能止步於此。如何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競爭中後發先至,成為行業龍頭,引領行業標準,擔起國家平臺使命,一直是雲聽思索的命題。
要打贏這一仗,必須要有在這個領域領過軍、打過仗的人來主陣!這是王躍進從雲聽收購“聽伴”品牌那天開始就堅定的一個想法。一次又一次交流碰撞,一次又一次的不謀而合,王躍進決心更加堅定——請俞清木加盟。
“雲聽是總檯廣播戰略轉型的平臺,是國家主流聲音新媒體,在車聯網領域的龍頭地位堅決不能丟。”王躍進說,要建設一流的平臺,就要聚攏一流的人才,始終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自我革命的勇氣奮力前行。只有虛懷若谷、廣納賢才,才能凝聚起既有市場競爭活力又有國家情懷的“新廣播”團隊,讓行業最優資源和頂尖人才共同來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服務國家,造福使用者。
對於未來,據悉雲聽內部已形成清晰的戰略目標:2022年年內,車載使用者將突破6000萬,實現所有智慧車型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