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據浙江大學官方訊息,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終身正教授張國捷已於2022年起全職加入浙江大學。
2月22日,浙江大學生物演化研究中心張國捷實驗組招聘公告對外發布。公告介紹,張國捷,浙江大學求是講席教授,201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12年起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17年轉為終身正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捷於2015年成為丹麥首個進入終身序列的助理教授,並於2017年3月獲得終身副教授職位,同年9月被授予終身教授職位,成為哥本哈根大學建立500多年以來歷史上首個華人正教授。
他在前沿生命科學領域——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和生態演化基因組學方面做出了引領國際的突出學術貢獻。迄今在國際知名雜誌Nature, Science, Cell等期刊共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其中有數十篇為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在Nature, Science, Cell。論文總引用數超過3萬次,自2018年連續多年入選全球高被引學者。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資料,張國捷還是中國國家基因庫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研究學科組負責人,他先後領導完成了多項國際重大動物基因組演化研究工作,研究範圍覆蓋了靈長類、哺乳類、兩棲爬行類、鳥類、魚類、昆蟲和軟體類等近百個生物演化過程中關鍵演化節點的物種,重點研究物種形成、物種極端環境適應、環境-生物互作、以及社會行為演化等演化生物學熱點研究課題。首次提出利用全基因組資料重構物種生命之樹,並解決了被譽為物種演化研究最困難的問題—現代鳥類起源與演化關係。
張國捷前後獲得了多個國際獎勵,被選為2017年Nature Index封面人物。先後擔任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士、英國、丹麥、瑞典、以色列等多個國家基金會評委,常年擔任Nature、Science、Cell在內的多個頂級國際期刊的稿件評審人,擔任GigaScience、Human Heredity、Zoological Research、the Encyclopedia of Life Sciences期刊編委。
前述浙大招聘公告稱,張國捷教授課題組主要從事比較基因組學和演化生物學研究,重點關注宏觀尺度的物種分化機制及生物功能性狀的演化和發育機制。實驗室主要利用比較基因組學手段,對關鍵演化節點物種的基因組特徵及生理生態行為特徵開展比較分析,闡述相關性狀演化和發育的調控機制,探討宏觀尺度物種分化的基本規律。
澎湃新聞注意到,張國捷的教師個人主頁也已上線,資料顯示其就職於浙江大學醫學院。
責任編輯:王俊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