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那麼姜子牙屬什麼生肖的呢?
姜子牙的生肖
姜子牙生於公元前1156。
(1156+2012)/12=264 說明今年就是他的本命年,屬龍的。
也有說姜子牙生於公元前1211年,卒於公元前1072年,享年139歲。
這樣就是屬雞。
姜子牙的坐騎
是“四不像”,就是麋鹿,原產於遼寧、華北、黃河和長江中下游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是中國特產動物。
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於至蹄寬大,側蹄亦能著地,適於在雪地和泥濘地上活動。以青草、樹葉、水生植物為食。麋鹿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大型鹿類。頭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俗稱四不像。它體長約2米,肩高可達 1·3米。尾長,尾端下垂到腳踝;冬毛長呈灰棕色,夏毛紅棕色,頸部有1條黑褐色縱紋延伸到體背前部,頸下有黑褐色長毛。雌鹿無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態十分特殊,沒有眉叉,主幹離頭部一段距離後。角分兩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角枝次級的分叉更為複雜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類長得多,可達65釐米,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末端生有叢毛。
姜子牙釣魚的故事
姜太公釣魚是發生於商周時期的歷史傳說故事。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賞識。於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大家知道,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鉤(那其實也不能叫鉤了)、不用魚餌,釣到了很多魚。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於是主動跟他交談,發現這真是個大有用之才,招入帳下。後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商紂統治,建立了周朝。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姜太公果然是棟樑之才,他做了周文王的國相,幫助周文王整頓政治和軍事,對內發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征服個部族,開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輔佐下,先後打敗了大戎、密須得部族,征服了嗜、閣等小國,並且吞併了從屬於商朝的崇國,在崇國的地盤上營建了一個豐城,把都城從岐山南邊的周原遷到了豐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周的疆土大大擴充,西邊收復了周祖的老家,現在陝西、甘肅一帶地方,東北進展到現在山西的黎城附近,東邊到達現在河南沁陽一帶,逼近了殷紂王的都城朝歌,南邊把勢力擴充到了長江、漢水、汝水流域。據說周文王已經控制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奠定了可靠了基礎。
姜子牙的死因
姜子牙本身就是一個傳說,因為年代久遠,關於他的很多生平事蹟,都沒有被史書記錄,而對於他的出生地、身世等問題,說法也都不一致,導致姜子牙這個人變得愈發神秘莫測起來。比如《水經注》裡說姜子牙是東海人,他是商末姜氏的後代,但姜氏所在地應該是陝西;《史記》對姜太公的出身也說得不清楚,司馬遷交代了“呂尚處士,隱海濱”,也沒有說明海濱就是他的出生地,太史公也只提到了,呂尚“嘗事紂”,交代了呂尚未輔佐之前的情況,並沒有清楚地提及到關於他的出生地。不過,綜合各家的說法,推測姜太公應該是出生在海濱。
因為周文王的一句“吾太公望子久矣”,大家就將姜子牙稱為太公望、姜太公、呂望,姜太公垂釣和登臺封神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在沒有輔佐周文王之前,姜太公跟普通人一樣,每天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他也混跡在田間地裡,中年時期在朝歌賣過酒、賣笊籬、麵粉、販豬羊為生,很不幸地都虧本了,這人很沒有經商的頭腦。看起來笨拙的姜太公,心懷天下,還有“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即使他被自己的妻子馬氏嘲笑、挖苦,但是沒有磨滅他為之努力、奮鬥的雄心。
身處亂世,姜子牙心裡對國事十分關注,他見紂王荒淫無道,自己四處遊說諸侯也沒成功,乾脆就隱居渭水北岸一個叫做磻溪的地方,在這裡潛心修行,安心鑽研治國之道,同時心繫天下。《史記》裡也記載:“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姜太公年輕的時候,生活困窘,到了晚年隱居在渭水,並以直鉤垂釣,以吸引周文王。周文王在出遊之前,曾占卜過,卦顯示自己將會獲得一個能夠成就霸業的人才。
因此,當週文王出遊到渭水時,見到了這個釣臺垂釣的老者時,說出:“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交談後發現果真如此,十分高興便帶著姜子牙一同入宮去了,姜太公不僅在軍事上卓有建樹,他幫助周朝滅掉了商朝,他還是個治國的能手,史書記載:“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變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在姜太公的治理下,齊國變成了一個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大國。
這樣一位智者,在《封神榜》裡被描寫為元始天尊的徒弟,他最後幫助周滅商之後,封賞諸神的時候並沒有封賞自己,而關於姜子牙是如何死的,史書上記載的是在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於周首都鎬京,一共活了139歲。
姜子牙的歷史評價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建立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