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無疑是誦月古詩中的千古絕唱,而今天無疑又到了這“天涯共此時”的團圓之日。在這樣一個家圓月圓的日子裡,處處洋溢著傳統節日中秋的濃厚氣氛。除了賞月吃月誦月以外,古時還有一項與之相關的風俗活動就是“祭月”。
祭拜月亮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不僅十分古老同時非常講究。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許多地方都有天象崇拜的現象,拜月也是其中之一。上古先民將對月亮的自然崇拜逐漸神化,直到周朝才從上古的隨意性跪拜演化成了時間場所固定並程式化的祭祀制度,在《國語·周語上》中有這樣一句與之密切相關的記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足見,當時已經由民間信仰演變成了皇權的象徵。
直到南北朝時期,歲時文化更是有了新的發展。恰逢唐朝盛世,在國力昌盛、經濟繁榮的背景下,象徵精神文明的節日遊樂也因堅實的經濟基礎而空前發展,中秋節因此誕生,由皇室壟斷近千年的拜月活動也在這個時候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普天同慶的浪漫節日。各種中秋聚會、拜月賦詩、賞燈遊湖的習俗如雨後春筍。
不過,在享受節日喜慶的同時,老百姓還從中發現了中秋與農業的密切關係。中秋前後的氣候變化對後續的秋收及來年的收成都有非常的大的影響,民間也因此流傳了許多相關的俗語,比如這句“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災年”便是古人對於中秋氣候的普遍認識。
這裡的月夕和秋分分別是兩個不同的時間段,前者便是中秋,後者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透過中秋與秋分的先後來判斷接下來的收成情況。
“月夕”的叫法並不多見,但宋人吳自牧在他的《夢粱錄·中秋》中給出了較為準確的解釋: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
俗語中的“月夕”無疑便是指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而今天9月21號正好是今年的中秋。
清楚了“月夕”的時間,在看秋分就簡單多了,作為秋季第四個節氣,通常交節都是在9月23號左右,此時正值太陽黃經180°,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與晝夜平分的分界點都在此時。到了秋分當天,晝夜正好各佔12小時。除了平分晝夜時常以外,秋季也在此時平分,太陽光直射位置也在秋分之後開始南移。北半球因此晝短夜長,從而加大了晝夜溫差,氣溫也因此逐日下降及至冬季。
因為氣溫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收成,所以中秋在秋分前後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結果。如果中秋在秋分前,則意味著大部分的農作物會因此延緩成熟期,使得農作物將要承受更久的陰雨天氣,許多農作物會因此發黴腐爛倒伏,收成的產量也隨之大打折扣。所以民間還有“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豐收”的俗語。雖然前後不過差距數日,但都在秋收的節骨眼上,所以影響之大不言而喻。
但在研究歷史文化的時候最不能忽略的便是其歷史背景,在科技落後的古代,面對氣候變化老百姓所能做的少之又少,所謂“靠天吃飯”更是毫不誇張。不過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成果日新月異,常規的氣候變化也在科技的幫助下影響大減。雖說秋分帶來的連綿陰雨免不了影響農作物的產量,但在如今發達的科技幫助下肯定不會出現災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