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1日,普京簽署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的命令,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分別成為各自獨立的國家。
烏克蘭少了2塊地,俄羅斯會因此而多出兩塊地嗎?
為了能夠更醒目地講出我所要表達的意思,我希望借你20秒的時間,回顧一下歷史的一幕。
1821年,墨西哥趕走了西班牙殖民者,建立了獨立國家。
1820年左右,大量美國移民湧入墨西哥得克薩斯。
1835年12月20日,得克薩斯美國移民,在戈里亞得簽署了第一份獨立宣告。
1836年2月,墨西哥政府軍抵達了德克薩斯境內的阿拉莫,駐守阿拉莫堡壘的將近二百人的德克薩斯守軍全部戰死。
1836年3月,在聖哈辛托(今休斯頓附近),德克薩斯將領薩姆·休斯頓以少勝多擊敗墨西哥軍隊,並俘獲墨西哥將軍聖塔·安納。聖塔·安納被俘後,被迫簽訂了條約,墨西哥退出了德克薩斯。
1836年3月2日得克薩斯正式宣佈獨立,建立了得克薩斯共和國,因為國旗山寨美利堅合眾國,卻只有一顆星,史稱孤星共和國。
1837年3月4日,美國總統安杜魯·傑克遜在任期的最後一天,宣佈承認了德克薩斯共和國。
1845年3月1日,美國總統泰勒卸任前三天,簽署了邀請德克薩斯以一個州的身份加入美利堅合眾國的正式檔案。
當初也是由於國家太小,又亂七八糟,正所謂家小庸事多,家大業大反而不會瞎矯情,德克薩斯終將還是把自己“嫁”給了美國,只不過名義上比較好聽,史稱為“受邀入美”。
從湧入到佔為己有,再從佔為己有獨立成國,然後再以獨立國家的名義併入一個大國,這個故事放到今天烏克蘭眼前,我覺得俄羅斯距離‘娶媳婦’不遠了,不,應該說,未來可能也會發生所謂的‘邀請入俄’之事。
本質上,超級大國都是一路門清的,百年大計也不為過,國與國之間可以有友誼,但同樣的,國家大事沒辦法只用道德來約束,歷史總是那麼相似,如今的相似,已經走到了第二步,那就是「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已成為兩個獨立的小國家了。
各位讀者,再捫心自問!你現在關心的是誰?
是美國、是俄羅斯、還是法國、還是德國?或者是烏克蘭與那兩個叫不上名字來的新成立之獨立小國?
我相信更多人的目光都放在美、俄、歐身上,而賭上了國家命運的烏克蘭,連流量都撈不到,當個悲情網紅都沒資格,烏克蘭終究還是扛下了所有,這就是現實,鹹魚確實想翻身,但是否翻得起來,或許全世界都心知肚明,只是這種心知肚明沒辦法阻止一些事情的發生。
最新的畫面顯示為:
頓巴斯邊境的桑貝克附近,自行火炮和步兵戰車已經部署完畢.
俄羅斯:宣佈兩個地區獨立後,派軍隊,佔領烏克蘭控制區域,兩個共和國宣佈徵兵配合普京。
烏克蘭:國內宣佈俄羅斯簽署的命令無效,且只會採取外交手段解決問題,對外則尋求一切能獲得的幫助。
那麼所謂的外界……
國外:各國陸續撤離大使館和居民,西方國家開始陸續進行經濟制裁,目前沒有派兵跡象。
這讓我想起了‘濾鏡黨’們想方設法地想讓中國走向這條路的BBC,當初它們讓一個香港女孩抹著眼淚說:“我希望可以像烏克蘭一樣擁有那麼好的結局”。
現在呢?烏克蘭的結局真的好嗎?好好地回家不好嗎?非要出去瘋,然後活不下去了再嫁回來?
最後,我想分享一件事情,目前已經有5.2萬名自烏克蘭方向抵達的難民進入了俄羅斯南部的羅斯托夫州。
分崩離析的日子再次‘眷顧’了烏克蘭人民,烏東被承認的同時,就像一個胖子承認了兩塊放進自己嘴裡的肥肉。
曾經幾何時,我也天真地認為願世界和平是偉大的祝福,現在我才明白,我不是天真,我只是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