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在漢末群雄中是一個小丑般的存在,他狂妄自大,僭號自立,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袁術是不作不死的典型,不過話說回來,人家要是沒資本,也不敢作啊!
袁術的資本是先人賜予的,從他爺爺的爺爺那輩兒開始,老袁家就父子接力擔任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成了“四世三公”的豪門望族。老袁家門生故吏遍天下,去哪兒都不用帶盤纏,也不用怕官差找事,只要通報下自己的名號,便萬事無憂。袁術這家族背景,這社會地位,就是一百個王思聰也比不上。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示意圖
袁公子年輕時不務正業,和一群狐朋狗友各種浪,各種嗨皮,完全是一個敗家子。即使如此,袁公子也不愁工作,誰讓人家上頭有人呢?後來,袁公子改邪歸正,在仕途上順風順水,順得毫無波瀾,一路升遷到虎賁中郎將,成為禁軍將領。
189年,漢靈帝駕崩,漢少帝即位後,一場政治風暴席捲天下。只要小皇帝即位,外戚和宦官就生死鬥是東漢王朝的傳統,袁術和袁紹兄弟參與這場鬥爭,站隊漢少帝的舅舅何進。袁紹給何進出的妙招是,多召四方猛將和豪傑入洛陽,協助自己取得成功。不成想,宦官搶先動手,弄死何進,這下,宦官捅掉馬蜂窩,引出袁術、袁紹等一群馬蜂瘋狂報復。袁術、袁紹等人領兵殺進宮中,對宦官大開殺戒。一時間,外戚和宦官兩敗俱傷,朝廷局勢失控,董卓趁亂控制洛陽,廢少帝立獻帝,逼走袁術、袁紹,從地方將領變成當朝權臣,走向了人生巔峰。
▲董卓的影視劇形象
袁術離開洛陽,來到荊州南陽郡。不得不說,袁術的眼光是真毒辣,據《後漢書》載,漢桓帝年間的南陽郡“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戶口數量居全國第一!算上黃巾之亂帶來的破壞,南陽郡在漢靈帝末期的戶口數量也在百萬以上,好傢伙,這真是一塊肥肉!
190年,關東諸侯結盟討伐董卓,袁術得孫堅之助,控制了南陽郡,還得到了荊州刺史劉表的承認,於是,袁術以南陽郡為基地,向豫州擴張勢力,以孫堅為豫州刺史,成為關東諸侯中數一數二的實力派。
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勇猛的孫堅衝鋒在前,富裕的袁術資助在後,在191年攻破洛陽城,迫使董卓退守關中。後人稱讚孫堅的功績時,往往忽視了孫堅背後的老闆袁術,其實,袁術是討董戰爭的第一功臣,比袁紹、曹操強多了。
這時,佔據冀州的袁紹也在擴張地盤,他趁孫堅在洛陽未歸,派人佔據了豫州,不久,孫堅重新奪回了豫州。袁術和袁紹之前就有矛盾,如今袁紹直接搶自己的地盤,哥倆的關係也就破裂。袁術遠交近攻,拉攏幽州公孫瓚、徐州陶謙對付袁紹。袁紹也遠交近攻,拉攏兗州曹操、荊州劉表對付袁術。於是,討董盟軍分裂為針鋒相對的袁紹集團(袁紹、曹操、劉表)和袁術集團(袁術、孫堅、陶謙、公孫瓚)。
▲東漢十三州示意圖
攤開地圖一看,袁術集團比袁紹集團力量強大,而在實際的戰爭中,袁術連吃敗仗。孫堅奪回豫州後,袁術又派孫堅進攻劉表,不料,孫堅在襄陽意外中箭身亡。193年,劉表反擊袁術,迫使袁術離開南陽郡,統一了荊州。隨後,袁術向北進攻曹操,企圖奪取兗州,與公孫瓚南北夾擊合圍袁紹,但是沒想到在封丘之戰中大敗。豫州是四戰之地,袁術可不想讓自己陷於被動,被曹操、劉表南北夾擊,他又一次眼光毒辣,奪取了豫、徐、揚三州的交界處九江郡,以九江郡為新根據地,開始了新策略。
袁術以九江郡為中心,把豫州作為側翼,向北攻略徐州,向南攻略揚州。這個策略十分奏效,尤其是在揚州。大家對孫策平定江東的故事耳熟能詳,然而又忽略了孫策背後的老闆袁術。從194年到196年,袁術經過兩年作戰,雖然豫州的地盤越來越小,但是基本控制了揚州,又奪取徐州的廣陵郡,此外,袁術資助呂布擊敗取代陶謙的劉備,使呂布依附於自己,其地盤橫跨豫、徐、揚三州。
袁術向周邊望去,袁紹和公孫瓚正在河北鏖戰,勝負未分;曹操剛擊敗呂布平定兗州,無力大戰;劉表在荊州只求自保,形勢一片大好,他實力也最強大。197年,袁術自信滿滿,另立中央,僭號“仲家”,向控制漢獻帝的曹操發起了挑戰,你曹操借天子的名義收攬人心,咱袁術直接當天子收攬人心,看誰更牛掰!
▲袁術的影視劇形象
可是,袁術萬萬沒想到,漢獻帝再廢物,也比他有權威,也比他有號召力。曹操一拉攏呂布,呂布就叛變自己倒向曹操,在下邳大敗自己的將軍張勳、橋蕤等,給曹操送上投名狀。與此同時,孫策強烈譴責袁術的行為,與袁術絕交,也倒向曹操,把江東據為己有。
呂布和孫策的叛亂給袁術帶來了雙重暴擊,袁術惱怒萬分,卻也無可奈何,更讓他無可奈何的是,淮南偏偏這個時候發生了饑荒,在時人眼裡,袁術僭號“天怒人怨”,是逆天之舉。袁術苦心經營數年,絕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他決定向萬惡的曹操發起決戰,不料,曹操在蘄陽大敗自己,連橋蕤等忠實的將領也戰死沙場。
袁術僭號前,那是何等威風。僭號後,又是何等落魄。蘄陽之戰後,袁術只能龜縮在淮南,對任何人也構不成威脅了。199年,袁術走投無路,向袁紹尋求和解,想從徐州北上青州,結果被曹操阻攔,只能返回壽春,途經江亭時,袁術停了下來,他悲嘆自己的命運說:“袁術乃至是乎!”從此一病不起,懷著沒能喝上蜜水的小遺憾,和沒能實現霸業的大遺憾,吐血而死。
稱帝是把雙刃劍,成則天下歸心,敗則眾叛親離。顯然,袁術高估了家族和自身的影響力了,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沒有絕對的優勢,只有相對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袁術稱帝就是一場豪賭,結果,他賭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