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鄧小平和法拉奇

1980年8月21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118廳,鄧小平在這裡接受了義大利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奧莉婭娜·法拉奇的專訪。法拉奇有“國際政治採訪之母”之稱,她的採訪風格咄咄逼人,而提出的問題尖銳犀利,經常讓對方難以招架。

法拉奇一坐下,便向鄧小平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北京之前隨處都可以看到毛主席的畫像,今天我從下榻的飯店來到這裡,只看到一幅,就是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那幅。我想問您,那裡的毛主席畫像還會保留下去嗎?”

鄧小平立即明白了眼前這位女記者的意圖,當即斬釘截鐵地回答:“永遠要保留下去!過去毛主席像掛得太多,到處都掛,並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並不能表明對毛主席的尊重……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

毛主席是偉大領袖,受到了億萬人的尊敬和懷念,鄧小平這番話說出了中國人的心聲。採訪結束時,鄧小平又提到毛主席,他說:“毛澤東思想不僅過去引導我們取得革命的勝利,現在和將來還應該是中國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遠掛在天安門前,作為我們國家的象徵,要把毛主席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而且還要堅持毛澤東思想。”

如今外地人來到北京,只要有空都會去天安門廣場遊覽並拍照留念。在國人心目中,天安門有著崇高的地位,尤其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毛主席畫像總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彷彿他老人家永遠沒有離開我們。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北京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城樓上掛毛主席畫像也是在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正如一些人評價得那樣,“毛主席肖像不但應當表現出我們黨的領袖對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愛,對人民群眾改天換地、創造歷史力量的堅信,對國泰民安、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期望,表現出偉大領袖博大胸懷和英明睿智的風采,還應當是既凝聚著共產黨人在以往歲月中艱苦鬥爭的頑強精神,又凝聚著全黨全國人民開創歷史新篇章的勝利的喜悅和自豪,凝聚著全黨全國人民對領導他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領袖的熱愛。”

有這樣一個現象,無論你站在天安門城樓前哪個位置觀看毛主席畫像,會發現畫像中毛主席的眼睛始終在注視著你。出現這種現象原因也很簡單,這幅巨型毛主席畫像是一幅平面畫像,其雙眼平視前方。如果繪畫者的水平還行,能夠準備畫出人物的神態,就很容易呈現這種效果。

不過,天安門毛主席畫像最開始並不是如今大家看到的這幅,也不是天天掛的。不僅如此,天安門城樓上曾掛了一幅毛主席的側面像,結果引起了北京群眾的不滿,大家紛紛提意見要求更換。那麼,天安門城樓上的掛毛主席畫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裡面又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切要從北平解放說起。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在《關於北平和平解放問題的協議書》上簽字,千年古都北平得以和平解放。當年2月12日,這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中共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集會,慶祝北平和平解放。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天安門城樓上首次掛上毛主席畫像

當天有20萬北京群眾湧入天安門廣場,人民驚喜地發現天安門城樓上首次掛上了中共領導人的畫像。當時除了毛主席畫像外,還有朱德、林彪、聶榮臻和葉劍英。天安門城樓上第一次掛上如此多人的畫像,這是歷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

慶祝活動結束後,這5幅畫像立即被撤走,天安門城樓又恢復了之前的面貌。然而,短短5個多月後,天安門城樓上又掛上了毛主席畫像。1949年7月7日,為了紀念抗戰全面爆發12週年,天安門廣場再次舉行了盛大集會。

這一次天安門城樓上只掛著毛主席和朱德的畫像,兩位偉人畫像之間還掛著一顆巨大的紅五角星,這是天安門城樓上唯一一次同時掛上兩個人的畫像。也是這一天,毛主席首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面對20萬群眾異常高漲的情緒,毛主席也跟隨大家一起高喊“中國人民萬歲”,這預示著新中國將呼之欲出。

開國大典舉行前,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來為主任,彭真、聶榮臻、林伯渠和李維漢為副主任的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據當年天安門城樓裝飾設計、參與者張目老人說:“當時只有20天的準備時間,那時的天安門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把雜草清走,然後安燈籠、豎旗杆、搭觀禮臺。準備好之後,周總理來檢查,結果紅綢子卷在滑輪上了,只好人爬上去拿下來。後來改成電動的。”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城樓

在修葺天安門城樓過程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重新繪製一幅毛主席畫像掛上,而這項任務落在了中央美術學院年輕教員周令釗身上。周令釗接到這項任務時,距離開國大典僅20多天時間。

之所以要掛毛主席畫像,開國大典委員會是這樣認為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用血肉鋪就了新中國誕生的道路,勝利來之不易。這是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的盛事。舉行盛大的慶典,要莊嚴、隆重、熱烈、喜慶,大典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這一主題。人民的心中有一杆秤,沒有共產黨和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懸掛毛主席像正是人們的願望。”

開國大典這幅毛主席畫像尺寸如下:高6.4米、寬5米、加上相框總重達1.5噸。時間緊,任務重。周令釗帶著新婚妻子陳若菊、學生等人立即來到天安門城樓,在東側臨時搭建的大型畫架上開始繪製。這一繪製就是十幾天時間,當聶榮臻來到現場檢查後,連連稱讚:“像,非常像!”

聶榮臻的評價讓周令釗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過,聶榮臻在離開時對畫像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畫中主席的風紀扣最好還是繫上。這個版本的毛主席畫像頭戴八角帽,臉部稍側,目光仰視,微帶笑容,顯示出高瞻遠矚的偉大領袖氣質。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攝影師給毛主席拍照

畫像是根據新聞攝影局的鄭景康於1945年6月在延安拍攝的毛主席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沖洗出來後成為解放區最流行的一張照片,而且還是毛主席親自選定的。為了開國大典這幅毛主席畫像,周恩來多次指示攝影記者為毛主席拍幾幅正面照片。照片沖洗出來後,秘書送給毛主席本人來挑選。

毛主席說:“我不喜歡一本正經的標準像,如果如果天安門上一定要懸掛我的像,最好從那些隨隨便便拍下的照片中選一張。因為隨意拍的照片比這樣的照片自然。”周恩來得知毛主席的意見後,又派人送來幾張戰爭年代的毛主席照片,於是就選擇了鄭景康拍攝的那張照片。

繪製畫像收工後,周令釗長舒一口氣,可他沒想到很快周恩來又提出了一個修改要求。原來,周恩來在檢查天安門城樓時,發現毛主席畫像下方的“為人民服務”這一行字跟畫像不太協調,從遠處看因字太小又看不清。周恩來的意見是“馬上改”,這是一個緊急任務,因為第二天就是開國大典。

周令釗連夜趕回天安門城樓,終於趕在天亮前完成修改任務。多年之後,周令釗回憶這段經歷時,依舊是激動萬分,他說:“我把‘為人民服務’幾個小字先抹去,然後補上與衣服同色的顏料,使之看起來‘天衣無縫’。由於畫太大,梯子又小,我只能改完一部分,下來再上去,如此反覆多次,終於大功告成。收工時,天已大亮,此時距開國大典就剩幾個小時。”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毛主席

這幅精心繪製的毛主席也沒有掛多久,開國大典結束後便被取下。事實上,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畫像並不是一成不變,前後出現了八個版本,而且起初也不是常年掛著,而是在重大節假日才會掛上。

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莫斯科簽訂。訊息公開後,10多萬北京各界群眾齊聚天安門廣場,慶祝這一重要時刻。在國內外的報道中,人們看到了遊行的人群中有巨型的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畫像。

不少人認為,畫像中的斯大林身穿元帥服,而毛主席則穿一身中山裝,非常樸素,這跟毛主席身份不匹配。群眾的意見很快傳到中央高層,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鬍喬木瞭解情況後,聯想到馬上就到五一勞動節了,如果再掛上之前那幅毛主席畫像不太合適,就提議重新繪製一幅。

胡喬木的提議很快被採納,不久北京市人民美術工作室的辛莽接到胡喬木邀請來到中南海,接受繪製天安門毛主席巨型畫像的任務。辛莽,1916年出生於廣東省合浦縣。1935年,19歲的辛莽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當時延安是革命聖地,全國很多進步人士都渴望去延安。辛莽歷經艱辛,終於於1938年來到延安並進入陝北公學,當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毛主席在延安抗大發表演講

為何辛莽沒進入抗大學習呢?由於抗大已經無法滿足湧入延安的愛國青年,在這個背景下中共中央決定創辦陝北公學,於1937年11月1日舉行了開學典禮。辛莽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一年後進入延安魯藝美術系學習,之後又到華北聯合大學美術系擔任教員。

新中國成立後,辛莽出任北京人民美術工作室副主任。對於接到繪製天安門毛主席畫像的任務,辛莽既興奮又頗為緊張,他深知這幅畫像的重要意義。根據中央的要求,辛莽立即從所有公開的毛主席照片中篩選出一張,然後以此為模板進行繪製。

辛莽篩選了很久,最終選擇了一張毛主席免冠、雙眼略微朝上看的半側面照片。照片選定後,辛莽因缺乏巨型人物肖像繪製的經驗,他便找來了左輝、張松鶴等人協助。繪製開始後,左輝、張松鶴等人站在腳手架上繪製,辛莽把握大方向。

繪製過程很順利,但這幅毛主席畫像掛上後卻出現了意外情況。盛大的“五一”勞動節結束後,有很多北京市民看到這幅毛主席畫像後表達了不滿情緒,“為何畫像中毛主席只畫了一隻耳朵,而且眼睛向上,這與偉大領袖的形象也不太吻合。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辛莽主持繪製的毛主席畫像

聽了群眾要求撤下的意見後,中央同意了並決定在當年國慶節前重新繪製一幅畫像,還是交給辛莽來負責。時任中央新聞總署副署長兼新聞攝影局局長薩空了專門負責協調此事,他先是找來攝影處副處長陳正青:“建國快一年了,毛主席還沒有一幅莊嚴的免冠標準像,這怎麼能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挑選,攝影處陳石林承擔這項任務。陳石林把建國一年多以來所有記者拍攝的毛主席照片全部找了出來,一張又一張地看,最終選中了1950年9月毛主席接見幾名全國戰鬥英雄和勞動模範的合影。

照片選定後,陳石林對其進行了修改,他後來回憶說:“這張合影中,毛主席半側面,目光有神,神態莊重。選定照片後我馬上全身心投入到製作中,先將照片中的毛主席像從第三個紐扣起單獨剪下來放大,為了改變背景幕布影調太深的問題,放大時,我選用不同反差的相紙,透過遮擋技法仔細處理,然後製作出10多張不同反差和深淺的12英寸照片。接著,我對照片進行了面部、頭部等處的加工修整,該去掉的地方全部處理掉,最後翻拍成底片,再放大成照片。僅僅兩天時間,就製作出了毛主席標準像,照片中的毛主席神采奕奕,面帶微笑,合體的中山裝襯托出他的自信和堅毅。”

這張照片修改做好後,毛主席非常滿意,他自己就印了50多張。鑑於之前一幅畫像引起了爭議,這次辛莽更為慎重,在充分研究後根據這張照片繪製一幅毛主席正面畫像,於當年國慶節懸掛於天安門城樓上。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辛莽繪製的毛主席畫像

辛莽創作的這幅毛主席畫像沒有身穿戎裝,以嶄新的面貌嶄新在人民群眾的面前,他特別注重毛主席眉宇和眼神的表現,重點突出他慈祥和善,也表現了他性格中敏銳、機智和洞察一切的一面。

這幅畫像掛上後群眾反映頗好,一直使用到1952年5月1日。1952年國慶節,第六個版本的毛主席畫像掛上的天安門城樓。從1956年以後,重大節日時天安門城樓上都會掛毛主席畫像,而且還在天安門廣場北端東西兩側樹立革命導師的畫像:

“五一”勞動節是這樣安排的,天安門城樓掛毛主席畫像,天安門廣場東側擺放馬克思、恩克斯畫像,西側擺放列寧、斯大林畫像;國慶節除了保持“五一”勞動節的佈置外,還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正中位置上增加孫中山的畫像,與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相對。

不過,這些畫像掛的時間是有時間限制的,重大節日前後一週時間,這種做法一直持續了1966年。從1966年8月,中央決定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畫像天天掛,每年國慶節前更換一幅新的。

1967年10月1日,第八個版本的毛主席畫像掛在天安門城樓上,這幅畫像的版本一直使用至今,他出自北京市美術公司王國棟之手。也是從這時開始,領袖肖像組宣告正式成立,並在天安門城樓後方院子裡設定了專門的毛主席畫像畫室。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王國棟

王國棟對毛主席畫像的形神把握準確,色彩運用也非常到位,加上領袖畫像還需要具有平、光、亮等特點,其繪畫難度確實很大。王國棟不止一次告訴自己的徒弟們,“毛主席的畫像很大,主席的淚囊、鼻唇溝、面部肌肉、暗部髮際等細節都要處理得非常細緻,這些都是表現領袖形象的關鍵部位。”

每當王國棟繪製毛主席畫像時,他都會讓徒弟們站在一旁觀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77年退休,之後則讓徒弟葛小光來擔任繪製工作,一直持續到現今。邢秋成是王國棟的徒弟,他也是領袖肖像組成員之一。

據邢秋成回憶,王國棟為了繪製好毛主席畫像費盡了心思,他以毛主席半側面、雙眼平視的照片為摹本,“在慈祥和善的同時還表現出主席性格中敏銳、機智和洞察一切的層面,他還透過中西結合的方法,使毛主席像愈益顯示出領袖的風度和神采。”

這幅毛主席畫像除了前面提到的高6.4米、寬5米、加上相框總重達1.5噸這一組資料外,畫像中毛主席的嘴長近1米,鼻高0.85米,眼睛長0.6米。這是在全國、全亞洲甚至在東半球也是最大的手工繪製的肖像。

毛主席新畫像掛上天安門,北京群眾提出修改意見,中央如何回應?


天安門城樓上更換毛主席畫像

如今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常年掛在那裡,儘管顏料、材質等都有很大改善,可每年國慶節前夕依舊更換一幅新的。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2-02-21

相關文章

數字賦能高職數學“三教”改革
新時代以網際網路為標誌的資訊革命拓展了教學的時間.空間.質量和效率維度,也為技術賦能"三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應用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基礎課, ...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行講座祝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行講座祝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
今年,是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誕辰110週年,明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也將迎來百歲壽辰 .9月15日,南開大學省身樓報告廳裡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講座.83歲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吳文俊的數學境界
英國數學家哈代在<一個數學家的辯白>中說:"數學是年輕人的遊戲--我不知道是否有這樣的例子,即一個超過50歲的人又開創了一項主要的數學理論." 然而,在當代中國就有這樣 ...

潘承洞:數學大師 愛才惜才

潘承洞:數學大師 愛才惜才
1957年,華羅庚在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組織數論研究研討班,選擇哥德巴赫猜想作為討論的主題.正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的潘承洞參加了研討班,在這個研討班裡,還有王元和陳景潤. 哥德巴赫猜想,被稱為數學皇冠上的明 ...

一代數學天才華羅庚,為何去世之前跟妻子分居五年?

一代數學天才華羅庚,為何去世之前跟妻子分居五年?
1985年6月12日,在東京大學的演講臺上,一位75歲滿頭銀髮的科學家正在進行<數學的理論.應用與普及>的學術演講. 只見他先是娓娓道來,然後是激情澎湃.他一邊講,一邊把西裝脫了,把領帶也 ...

數學哲學的核心—自然數的概念,數學界很難有一個共識

數學哲學的核心—自然數的概念,數學界很難有一個共識
數學哲學有什麼用? 馬克思-布萊克(Max Black)是<數學的本質>的作者,認為數學基礎的主要任務(也是任何數學哲學的主要任務)是闡明和分析整數或自然數的概念 .布萊克所描述的任務真的 ...

數學天才陳景潤:47歲與29歲女軍醫喜結連理,唯一的兒子成就非凡

數學天才陳景潤:47歲與29歲女軍醫喜結連理,唯一的兒子成就非凡
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所謂天才,實際上就是依靠學習而努力得來的結果.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候,為了得到白熾燈的燈絲,做了一千多次的實驗,仍然沒有放棄過. 這隻能說明他前面的方向 ...

隱居深山25年的數學天才,如何成為美國史上最難抓的恐怖分子?

隱居深山25年的數學天才,如何成為美國史上最難抓的恐怖分子?
地球上大約有60億人人口,這其中一部分人甘於平淡,一部分人積極進取,還有一部分人以破壞這個世界為樂趣.卡欽斯基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個天才,一個極度聰明的傢伙,也是一個孤僻的"野人" ...

無所不在的數學

無所不在的數學
無所不在的數學 今天下午15時10分,搭載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7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發射成功是我國綜 ...

陸家羲:中國頂級數學天才,平庸的一生卻不平庸的成就
陸家羲,1935年6月10日誕生於上海市.1983年10月31日在包頭病故,中國現代數學家,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 陸家曦評價 在艱苦環境下證明了組合計算領域中重大的"斯坦納系列&quo ...

“數學諾貝爾獎”的迷思

“數學諾貝爾獎”的迷思
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獎"諾貝爾獎"並未設立數學獎,或許是這個獎項的最大缺憾.但因為諾獎的影響力巨大,其他未被納入的領域也都有著自己的"諾貝爾獎".數學家們就有自己 ...

印度數學天才少女,心算速度比電腦快,華羅庚看到答案:算錯了

印度數學天才少女,心算速度比電腦快,華羅庚看到答案:算錯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強大,我國數學界的人才也層出不窮,有很多老前輩為我們創造數學奠基. 而很多後起之秀的青少年也投身在研究數學的行列中,每年都有無數天才少年少女的誕生,他們生來彷彿就是為了科技的鑽研. ...

無需超算 解答非固定數學題有新法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科研人員提出一種解決非固定數學題的新方法,並展示了有效使用這種方法的可能性,成功拓寬了無需超算而用常規操作檯或膝上型電腦即可快速解開的題目類別.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俄羅斯科學 ...

方格中藏匿的數學與哲學

方格中藏匿的數學與哲學
文 Ivy 純白色的畫布上黑色直線縱橫交錯,規整的高飽和度三原色矩形零星散佈在黑線交叉形成的空白中.想必大家對這些"格子圖"一定不陌生,它們便是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

屈輝:數學,也能繫好 人生的扣子
"孩子,你認為什麼是數學?" "就是讓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一門學科." "不對,孩子,數以算為基礎,而學要以德為根基.你要永遠記住,在數學教學上,不僅 ...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陸啟鏗——自強不息 勤耕不輟
有一次,數學大師華羅庚突然問陸啟鏗:"什麼叫'陸啟鏗猜想'?" 陸啟鏗滿臉疑惑:"我也不知道."他後來查文獻才瞭解,原來這是自己一項研究的延伸,從1969年起,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
今天聊點人類智商極限的話題. 數學,一直被稱為上帝的語言,是人類科技進步的核心動力!就連原子彈, 那也是靠數學計算出來的! 但是你知道嗎?毫不誇張地說 ,人類的進步就靠那麼幾個數學家,帶領著全人類實現 ...

數學天才張益唐,為何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願回國效力?

數學天才張益唐,為何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願回國效力?
他寧願留在美國刷盤子,也不願回國.他寧願在異鄉忍受貧苦,也不願回國.他寧願在他鄉遭受白眼,也不願回國.他到底是誰?為何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為何在他鄉飽受欺凌依舊不願回國?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今天,小編 ...

“冰融化”的數學,冰能融化成雪花嗎?理解邊界運動的複雜方程

“冰融化”的數學,冰能融化成雪花嗎?理解邊界運動的複雜方程
把一個冰塊扔進一杯水裡.你可能能想象出它融化的樣子.你也知道,無論它變成什麼形狀,你都不會看到它融化成像雪花一樣的東西,到處都是尖銳的邊緣和細小的尖角. 數學家用方程來模擬這一融化過程,但花了130年 ...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們解決了一個關於等邊線的古老幾何問題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們解決了一個關於等邊線的古老幾何問題
在高維空間中,有多少條線能以相同的角度成對分開?幾何學上的突破使人們對譜圖理論有了新的認識.等角線是空間中透過一個點的線,其對角都是相等的.想象一下二維的正六邊形的三條對角線,三維的正二十面體的六個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