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音箱揚聲器大多是電動式的。先來張圖給大家直觀感受下:
物理上,人們用佛萊明的左手定則來解釋喇叭的工作原理,如下圖:
不加詳細說明,有些朋友可能還是沒辦法完全理解這張圖。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拋開這張圖,只需要記住幾個現象就可以理解喇叭為何能發聲了。
1. 喇叭(揚聲器)底部有顆磁鐵,磁場方向是固定不可改變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的)
2. 通電的線圈也能產生磁場,換句話說,通上電源時,喇叭(揚聲器)的身體裡就有了“第二顆磁鐵”。由於我們用的電源是交流電,電流會時刻改變方向,因此,這第二顆磁鐵的磁場方向是時刻處在變化中的。
3. 磁鐵與磁鐵的相處方式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不用去探究原理,因為人類的相處方式與此毫無兩樣。想想“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句話…
4. 第一顆磁鐵是固定位置的,而“第二顆磁鐵”則是懸掛在一個有折環邊的紙盆上的,是可移動的。
根據上述第3點,通電後,當“第二顆磁鐵”與第一顆的固定磁場方向相同時,它會被推離原來靜止時的位置,而當它的磁場方向與第一顆的固定磁場方向相反時,它又會被吸引過去…如此來回往返,紙盆也跟著來回運動,於是,振動就產生了------聲音也產生了。
當然,聲音產生了並不意味著你能聽到。佛家強調因緣聚合,只有同時
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你才能客觀聽到聲音。
“振源 媒介和聽覺系統”就是我們客觀聽到聲音的三個要素。這裡所說的媒介指的就是空氣。在要求“音質”時,多數人喜歡將重點放在“振源”(音箱)上,而往往忽略了聽音環境及自身的生理狀態(聽覺系統),這是不客觀和不全面的。
我一再強調,具備上述三要素只是客觀聽到聲音。要談“音質”好壞是遠遠不夠的。要評價音質,還需要具備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我”。這個“我”不單是我,也是你,也是他(她)甚至是它。是不是有點玄?其實說穿了,這個“我”指的是“自我”------每個聲音受眾的“自我意識”。
不理解?舉個例子: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時間地點聽同一首音樂,或者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聽同一首音樂,往往會有完全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的評價。這就是不同的“我”來評價導致的。
還不理解?再舉個例子:讓你在鬧市呆半個小時,回來後為什麼你只能記住極少的資訊,絕大多數資訊都被你棄之腦外了?同樣是因為對那些眼前的畫面和耳邊的聲音而言,“你(自我意識)”不在那裡,所以能做到“視之不見,充耳不聞”了。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明一件事:音質評價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感受,人的心理環境往往影響很大。沒有了“我”,再動聽的音樂也只是一堆頻率的集合而已。我們普通消費者不必對某些“大師”盲目崇拜,也勿需對自己的“一無所知”而妄自菲薄。購買音箱時,挑選自己喜歡的聲音就對了。
理論上,人的可聽聲為20-20000赫茲,但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整體而言,小朋友比老年人的聽覺更敏銳些,可能是“未經磨難”吧!低於20赫茲的我們稱之為次聲,高於20000赫茲的我們稱之為超聲。
話說回來,“次聲”和“超聲”我們感受不到,到底是我們的聽覺系統聽不到,還是因為“我”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