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敦敏 中醫思維十
脫髮,頭髮早白是現代一部分中青年人的心頭噩夢,嚴重的甚至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礙。
當然這種煩惱古人也有,他們是怎麼做的呢?晉·葛洪《肘後方》記載,“生髮方,取側柏葉,陰乾作末,和油塗之。”《本草綱目》謂其主治“頭髮不生”,“浸油,生髮。燒汁,黑髮。和豬脂,沐髮長黑。”
在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側柏葉治白髮、脫髮的小偏方:
鮮側柏葉二兩,用60度白酒一斤,浸一個月後,每次用少許擦頭,半小時後洗頭。每日一次,擦完所浸之藥為止。頭髮會慢慢生長回正常,此方乃有生髮和烏須黑髮之作用。
這個民間流傳的小偏方是否有效呢?我們還是需要從中醫對脫髮的認識開始說起。
中醫對脫髮的認識
中醫對脫髮的認識,主要有四大理論:
第一. 腎虛的問題。
第二. 血熱的問題。
第三. 血虛的問題。
第四. 淤血的問題。
先說腎虛。中醫認為,腎,其華在發,就是說腎好不好直接決定頭髮茂盛不茂盛。為什麼這樣說呢?在中醫看來,腎五行屬水,而毛髮就好比土地上的草木,如果腎虛缺了水,那麼草木肯定會枯死、脫落,如同沙漠不生草。腎有腎陰、腎陽,在這裡最主要的是腎陰,因為腎陰更接近水的滋潤性。
其次,是血虛的問題。中醫理論認為,發為血之餘,血液充足了,頭髮才能得到營養才能茂盛。如果說腎陰是水,那麼血液就好比營養肥料,兩者缺一不可。
第三,血熱也會導致頭髮脫落。頭皮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給毛囊提供營養,如果血管內的血熱了,毛囊就會被燙死。就好比你拿著熱水澆花一樣,後果可想而知。血熱不但會導致脫髮,常見的還會導致少白頭。
最後,是淤血的問題。清代著名的醫家王清任曾在《醫林改錯》中說,如果淤血阻塞了頭皮中的血絡(毛細血管),那麼也會導致脫髮。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如果給頭皮供血的血管都堵了,那麼毛囊得不到營養,肯定死路一條。
明白了中醫的道理,我們就能讀懂第三屆國醫大師張志遠先生的得意之方“美頭煎”了。
女貞子20 旱蓮草20 生地黃15 熟地黃15 當歸10 丹參10 紅花6 川芎6 側柏葉10
這個方子,可以針對斑禿、雄禿起到作用,應用一個月,或許就能給你一個驚喜。
此方又叫“脫髮有效湯”,其中,女貞子、旱蓮草、熟地黃3味是滋補腎水、滋腎陰,給毛髮提供水源的。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女貞子的形狀和腎的形狀差不多,表面是黑色,中醫基礎理論中說,黑色入腎,所以女貞子肯定是補腎的。
另外,女貞女貞,因為它經冬不落,仍然保持翠綠之色,從春至冬有從一而終的貞潔之操,所以才取名叫女貞。
冬天性寒,寒主水,女貞子稟受冬天水寒之氣,水寒屬陰,所以女貞子是滋補腎陰的良藥。
旱蓮草,又叫墨旱蓮,生長於旱地,花實如蓮房,所以叫旱蓮,如果採它一個枝葉輕輕揉搓,即有墨汁樣液體流出,能把手染黑,所以名叫墨旱蓮。
墨旱蓮又叫鱧腸,鱧,在古代是指黑魚,因為黑魚的腸子細長而黑,和墨旱蓮相似,所以墨旱蓮又叫鱧腸。正因為它顏色漆黑,根據中醫理論,黑色可以入腎,質地又黏滑有汁液,所以可以補腎陰。
女貞子和旱蓮草組成一個小方子叫做“二至丸”,因為女貞子冬至時採收,旱蓮草夏至時採收,所以叫二至丸。
《醫方集解》中說:“二至丸,此足少陰(腎)藥也,能益下而榮上,強陰而黑髮也”。就是說,二至丸能夠透過補腎取到黑髮的效果。
熟地黃,大家看上去黑乎乎,發黑發亮,前文已說,根據中醫理論,黑色入腎,黏膩的油汁能滋陰,所以古人說,熟地大補腎水。是滋腎陰最常用的一味藥。
說完了補腎水的,我們來說說補血的一組。
補血藥中,最主要的就是一味當歸,被譽為補血之聖藥。當歸補血,大家都很熟悉,比如電視廣告的當歸補血顆粒,當歸阿膠口服液,都有當歸的身影,婦科應用極多。
為何當歸能補血?因為當歸裡含有很多油分,古人把含油多的當歸稱之為“油當歸”,民國年間名醫張錫純說過,當歸“液濃而甘”,可以內潤臟腑,這說明當歸之所以能夠補血,是因為它質地滋潤,細細觀察當歸切片,的確質地滋潤。
質地滋潤的東西和血液滋潤之性比較接近,可以發揮濡潤的功效,而且,當歸顏色棕紅色,紅色是血的顏色,紅可入血,所以當歸能夠補血。
說完滋陰和補血,我們再來說說清血熱的側柏葉和生地黃。
側柏葉,長得跟松樹有點相似,但它的葉子是扁的,它的作用是清熱涼血。
為什麼側柏能清熱涼血呢?因為側柏葉經冬不凋,稟受秋冬寒氣,所以它能清熱。能清熱涼血的藥有很多,但是能對生髮有特殊作用的,只有側柏葉一個,所以有人脫髮,就買一把側柏葉泡酒,浸泡一週後,每天用棉籤塗幾次,也有生髮作用。側柏冬天不落葉,不正像人們希望的那樣,頭髮也能堅持不落嗎?
生地黃,大家可以看看圖片,它是剛採出來的鮮生地經過日曬後變黑形成的,它還保留著新鮮地黃的涼性(一般來說,鮮草藥性涼),涼能清熱,所以生地能涼血。
如果把生地黃九蒸九曬,就成了熟地,熟地的滋膩之性很大,就變成滋補腎陰的藥了。
以上是補腎、補血、涼血組,最後,我們看看丹參、紅花、川芎這三味藥,這都是活血的藥物,透過活血,改善頭皮微迴圈,就能改善毛囊生存環境。
丹參,大家也不陌生,現在很多老年人有冠心病,都會用丹參泡茶喝,為什麼用丹參泡茶治療冠心病呢?
因為丹參能活血化瘀,把冠狀動脈的瘀血化掉,血脈通了,通則不痛,就能減少心絞痛。
丹參皮部呈現紅棕色,紅色入心、入血脈,所以丹參可以作用於心臟以及各級血絡。
又因為它的味道是略苦的,略苦則微寒,所以丹參可以入血涼血。又因為它是參類,參可以補益,能補血,所以丹參可以祛瘀生新而不傷正氣。全身上下凡有淤血皆可運用。
紅花也是紅色的,在古代,紅花是一種紅色染料,還能做胭脂。因為它顏色是紅色的,所以可以入心、入血脈。
另外,紅花是辛味的,辛味能走氣,加速氣的行走,所以紅花能入血、行氣,氣行則血活。全身上下凡有淤血皆可運用,能令淤血行走散開。
比如跌打損傷了,因為瘀血阻滯,所以不通則痛,抹上一點紅花跌打油,就能促進瘀血散開,起到止痛作用。
川芎,更不用說,是活血第一藥,著名的速效救心丸中就有川芎,川芎具有一股濃烈的辛香氣,凡是香氣濃厚的藥物,古人認為都具有行散之力,因為若不能行散,它的味道是無法發散到遠處去的,所以川芎可以行氣,可以活血,氣一行散,就能推動淤血散開。
現代研究證實,川芎能夠預防血栓形成,所以活血作用是肯定的。
到這裡整個方子的藥物就全部介紹完了,該方集補陰、補血、涼血、活血於一體,全方位改善頭皮毛囊的環境,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營養,祛除阻礙毛囊生長的病理產物,堅持服用一個月,會收到比較好的療效。
以上內容選自:中國中醫藥報,2017.08.11,作者盧燦輝、王穎川、鄭婷。
側柏葉生髮烏髮的偏方與現代研究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篇提出的那個問題:側柏葉泡白酒真的可以生髮烏髮嗎?
側柏葉在治療脫髮方面的功效,在王燾《外臺秘要》載:“生側柏葉一升,附子(炮)四枚,豬膏三斤。上二味末,以膏三斤,和為三十丸。用布裹一丸,內煎沐頭汁中,令髮長不復落也。”
側柏葉泡白酒治療脫髮的偏方在《中華本草》可以檢視到:側柏葉30g,切碎,浸於60%~75%乙醇100mL中,7天后濾去渣,塗擦毛髮脫落部位,每日3次,治療160例,顯效33例,有效91例,總有效率77.5%。
側柏葉不僅能生髮還能烏髮,《日華子本草》謂本品能“黑潤鬢髮”,血熱引起的頭髮早白經常用側柏葉30~50g煎湯洗頭能起到疏風清熱、涼血止癢、烏髮的作用。但如果是遺傳等原因導致的白髮,就沒有效果哦。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側柏葉主要成分為揮發油、黃酮類和鞣質等,具抑菌抗炎、擴脹血管和祛屑防脫及能生鬚髮等功效。可改善毛囊發育生長,同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能去頭皮屑,促進頭髮再生,增強毛囊代謝功能。
浙江大學醫學院也曾經有過一項動物實驗,用紅花、當歸、生側柏葉混合煎煮,研究結果表明,煎煮液對小鼠觸鬚毛囊起到了明顯刺激生髮的作用。
所以,側柏葉泡白酒助生髮烏髮的偏方還是有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