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舉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結合老照片和文字材料,為大家重現清朝江南鄉試的情景。
江南鄉試的考點位於南京江南貢院,這裡是安徽和江蘇(含上海)兩省讀書人考舉人的地方。清初有考棚8000餘間,後來不斷擴建,到1873年達到20644間。其規模之大,位列全國貢院之冠。
鄉試每三年一次,每次考三場,每場考三天,分別於八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連續九天全封閉,應考讀書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考棚內解決。
秀才(生員)、貢監生(國子監學生)、教職(府、州、縣學校的儒學教官)均可參加,其中秀才佔絕對多數。在正式開考前一天,即八月初八,從兩省長途跋涉趕到南京的考生,就得攜帶考籃前往江南貢院,驗明身份進考場。
等待進入貢院的考生。
每一個入場的考生,必須脫衣解履,讓考官搜查是否夾帶書本及其他作弊工具。由於每次考試人數有一兩萬人,確保考生安全有序進入貢院難度很大,往往耗時達一天一夜之久,甚至還不夠。據記載,1813年的江南鄉試恰逢大雨,道路泥濘難行,“諸生唯恐失點,無不爭相擁擠,以致進闈未能迅速,至初九辰刻始得點竣封門”。
考生找到指定的號舍位置,就在裡面老老實實答題,時刻處於監視之下,不得隨意走動。號舍深四尺,寬三尺,高約六尺,面積一平方米略多。三面有牆,只有南面敞開,這樣可以防止考生交頭接耳。東西兩牆離地面一至二尺之間有上下兩條磚縫,安裝一上一下兩塊木板,白天為桌凳,作答題之用;晚上兩塊木板拼在一起,聊作床鋪休息。
考生的考籃值得說一說。考試時所用的一切文具和生活物品,均須自備,考生少不了扛著大包小包進場,其中一個考籃尤其重要。
李寶嘉在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一回中說:“要中一個舉,是很不容易呢,進去考的時候,祖宗三代都跟了進去,站在龍門老等,幫著你扛考籃,不然,那一百多斤的東西,怎麼拿得動呢?”筆墨紙硯、蠟燭、被褥、食物等等,都在考籃裡了。曾樸又在《孽海花》中進一步寫道:“三屜槅考籃裡,下層是筆墨、稿紙、挖補刀、糨糊等;中層是些精巧的細點,可口的小餚;上層都是米鹽、醬醋、雞蛋等食料……”可謂應有盡有。
以上兩例雖屬小說家言,但作者依據歷史事實寫成,是可信的。
三年一度的考試,有多少人能中舉成為幸運兒呢?有清一代江南鄉試108科,共錄取舉人13501人,其中江蘇8763人,安徽4738人。根據學者統計,順治朝錄取率最高,為1.75%;康、雍、乾、嘉、道五朝均低於0.8%;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為1.5%左右。競爭之激烈,真是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