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國與歐洲的關係在美國的暗中操作下,越來越惡化。顯著表現為,歐洲議會透過涉俄法案時,強調要與盟友加強聯絡“對抗”中國。鑑於此,中國發表宣告,希望歐方認真聽取這些理性的聲音,以全面、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的發展與進步,多做有益於中歐關係發展的事情。但目前為止,歐洲議會並未聽從勸告,繼涉俄法案談及中國後,又出臺對華新戰略。
歐洲議會壓倒性透過涉華報告
當地時間9月17日,據環球網報道,歐洲議會在16日以570票贊成、61票反對和40票棄權的情況透過一份“新歐中戰略報告“。報道顯示,這份報告中主要強調從兩個方面對待中國,即可以合作的領域(多邊組織改革、氣候變化和應對全球衛生危機等全球性領域)與中國保持聯絡。
而另一方面卻是借“人權”等領域對華保持強硬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法案還談及到了臺灣問題,且指出稱,歐盟需要加強與臺灣地區的政治關係、推動雙邊貿易協定發展。很顯然,這份報告雖存在著兩方合作的領域,但著重還是在遏制中國的發展。
事實上,歐洲議會出臺對抗中國的宣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前段時間的涉俄法案中談及對中國的遏制就是最好體現。而除此之外,還有今年3月較為惡劣的凍結“中歐協定”事件。鑑於此,中國政府在歐洲議會這次的報告出臺後不久,便迅速發表相關宣告,言正以態。
中方給予回應
據國內媒體報道,在歐洲議會出臺涉華報告當天,中方就此回應。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表示稱,“該報告一方面認為中國是歐盟的‘合作和談判夥伴’,另一方面大幅渲染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差異,突出中歐是‘制度性對手’,這種說法無益於改善和發展中歐關係,我們不能認同。”
實際上,拋開所謂的意識形態差異等問題,中歐兩方是有著廣闊合作的前景,中國於2020年成為其最大貿易伙伴就是最好體現。而除此之外,兩方歷時許久完成談判的中歐協議也證明了中歐未來較為美好的合作前景。
其實,客觀來說,從中歐建交40多年的情況來看,兩方的共同利益是遠遠大於分歧。但遺憾的是,歐洲議會因要抱緊美國大腿與華越走越遠。鑑於此,在此奉勸歐盟一點,當前的國際社會主流為和平發展,相互合作,中歐關係不應受第三方的影響,不應被意識形態差異所左右。
部分資訊參考來源: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