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因黑龍江省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橫跨市區而得名。
有一種說法,牡丹江的名字其實是源於一句滿語“穆丹烏拉”演變而來。穆丹,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彎曲,穆丹烏拉就是彎曲的江,30年代初,鐵路在這裡設站,改為了牡丹江站,1938年又設立了牡丹江市,從此牡丹江就代替了穆丹烏拉,滿語的色彩也隨即消失。
簡單點來說:
2.牡丹江
相傳在很久以前,長白山上有一條大蛇精,蛇精還用自己巨大的身體,堵住了長白山中天池的出水口,讓此地變得乾旱,旱死了大片莊稼,百姓被飢餓、死亡威脅。
一個靠吃百家飯長大的健壯小夥子為了報答鄉親們的恩情,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去找水源。
小夥子的行為感動了所經過的村莊的百姓們。每經過一個村莊,那個村裡的人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他,將他被荊棘劃破的衣服換成新的,還有高壽的老人送給了他人間獨一無二的寶貝,喝不幹的水壺。
趟河翻山,衣服被荊棘刺穿,手臂被荊棘扎破,沒有阻擋住小夥子為了百姓們赴湯蹈火的決心和腳步。最終,他殺死了一直纏繞在牡丹花旁的蛇精。
小夥子小心翼翼地將牡丹花根拔出。花根連著江河湖海的水,拔出後,水柱沖天而起,落到地面,形成一條氣勢磅礴的江往下游流去……一直流到小夥子的家鄉。
小夥子隨著水流望著家鄉的方向,回頭一看,一位素白衣裙的仙女正看著自己,原來,她是牡丹仙子,被蛇精困在這裡,不得自由。現在蛇精已死,她變形人身,要與小夥子留在人間過生活。小夥子和牡丹仙子在水的源頭搭屋建房,過起了幸福的生活。
家鄉的百姓感念小夥子的義舉,就把這條江叫牡丹江,祝福他和牡丹仙子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寧古塔
傳說在寧古塔城裡,有一對夫妻倆,到了四十多歲時才得了一個兒子,起名叫龍兒。就在龍兒剛剛三歲時,龍兒的母親因病去世了,到了龍兒十三歲那年,父親也死了,自己只好沿街討飯去了。不久,他被一個好心的財主收留當傭人。
一年秋天,財主帶他來到龍頭山打獵。龍兒看到這裡有山有水是個好地方,他便把父母屍骨背到他相中的龍頭山埋了。他埋的地方,正是這條龍的龍口,龍頭地穴,祖墓佔正。從此,他青雲直上。先去當了兵,後任寧古塔將軍的佐領,一年後被提拔為寧古塔副都統。
有一年,從南方來了兩個看地理風水的陰陽先生,他們發現此處地氣非凡,又見已被人所佔,便生歹心,一夜之間便把這條龍的脖子鑿開了,這條龍死了,隨之地氣也就沒有了。寧古塔城因此失去了東龍的吸力,也就開始不太平了。
這年,將軍祭祖之後,叫人馬在山下休息乘涼,自己和隨從到海浪河洗澡。只見將軍一個猛子紮下去就不見了,第三天才找到了將軍的屍體。
自從這位將軍死了以後,後來的幾個新任的寧古塔將軍都是沒當幾天就死了,這城內還時常著火。這可驚動了皇上,皇上派大臣帶陰陽先生來到了寧古塔城。這位陰陽先生看了一下城牆,又向四周原野山嶺觀望,便開口說:“此城廢也。九龍吸城已破,將軍一死,再無一人能壓住這裡地氣,故誰來也定死無疑。”
大臣忙問:“這寧古塔將軍城應設在何處為好?”這位陰陽先生拿出一個木牌子,在上面寫上“寧古塔將軍新城”七個大字。他手指這塊木牌說:“你們帶足乾糧,騎上馬匹,跟著這塊牌子走。這個木牌樁子釘在哪兒,哪兒便是新城。那個地方會太平無事,永遠安寧的。”
第二天,人馬牌備齊,準備出發。陰陽先生把這塊木牌往空中一扔,說也奇怪,這木樁竟立在空中不掉下來,動也不動地等著。不一會人馬開始出發,木牌開始慢慢向東南方向飄去了。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突然這木牌在空中停住不走了。等大家都到齊了,只見陰陽先生晃了三晃,木牌一下子就紮在呼爾哈河(今牡丹江)北岸。陰陽先生說:“這就是新城,在此建城,保寧古塔將軍太平無事永遠安寧,寧安也。”
從此,這個地方就叫寧安,一直延用至今。康熙五年搬遷新寧古塔城叫寧安,舊寧古塔城改稱為“舊街”也延用於今天。那位將軍祭祖的東龍頭山處,有當年清朝被流放到寧古塔的讀書人,經常飲酒賦詩,人稱“寧古臺”。
3.灘頭魚
相傳在很久以前,海參崴附近的海里有座龍宮。龍王有三個女兒,都長得十分漂亮,大女兒和二女兒都出嫁了,只有小女兒還沒有婆家,龍王一心想給愛女找個門當戶對、才貌雙全的好女婿。
在海邊上有一家娘倆兒過日子。兒子叫栓柱,他一有空就坐在海邊的一塊大石頭上吹簫,那簫聲傳到了龍宮裡,被三公主聽見了,每當夜深人靜,三公主就悄悄地走出大海聽他吹簫,時間一長,兩人感情越來越深。
三公主知道他爹爹不會答應她嫁給栓柱的,就偷偷地和栓柱帶著他老母親逃到了小城子瑚布圖河岸安了家。幾年後,他們有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叫金嫚,二女兒叫銀嫚。三女兒叫黑嫚,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和睦幸福。
老龍王知道三公主私自跑到人間,吩咐蝦兵蟹將將她抓回了龍宮。栓柱帶著孩子們趕到海邊。他求龍王放了妻子,龍王不理。最後終於把海神娘娘感動了,她說:“我可以讓你們變成魚,一家相見,只是你們永遠也回不到人間去了!”栓柱留下照顧老母親,三個女兒為了見到媽媽,甘願變成魚永遠住在海里。
海神娘娘拿出來三件衣裳,讓姐妹三個挑選,大嫚抓起件紅色的,二嫚選了件銀白色的,三嫚拿了件黑乎乎的。她們穿完後跳到水裡,就變成三條不同顏色的魚去龍宮。她們懇請龍王放回媽媽。可龍王說什麼也不同意,三個女兒既想念著受苦的媽媽,又掛念著奶奶和父親,只好一年兩頭跑。
因為它們喜歡生活在沙灘裡,又願意頂著水迎著浪頭遊,人們就叫它們為“灘頭魚”了。年長日久,一代代相傳,相傳一直到現在,姐妹三個年年都要回來看望爹爹和奶奶的,但她們回來的時間卻不一樣,分別是:
金嫚兒回家過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會;
銀嫚兒回家趕的是四月十八娘娘廟會;
黑嫚兒回家正好是五月初五過端午。
4.鏡泊湖
相傳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著一個美麗善良的紅羅女。
她有一面寶鏡。哪裡的人們有苦難,她只要用寶鏡一照,便可以消災弭禍。這件事傳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盜走了寶鏡。
紅羅女上天索取,發生了爭執,寶鏡從天上掉了下來,就變成了鏡泊湖。
5.紅羅女
相傳很久以前,在靺鞨國境內鏡泊湖畔住著一位美麗的漁家女,她日夜在湖邊織錦。天鵝看見了,留下身上潔白的羽毛,大雁看見了,留下翼下的細絨。她用天鵝的羽毛和大雁的細絨,用參花染成鮮豔的紅色,做成錦衫和羅裙穿在身上,因此大家都叫她紅羅女。
靺鞨國王要選王后,命人打造了一面寶鏡,此鏡可將天下最美麗的女子照到鏡子上,永遠不落。國王命老道士四處尋找美女。老道所到之處見到的美女沒有一人可印到鏡子上。最後老道來到鏡泊湖邊,見遠處的一葉輕舟上有一位紅衣女子正在梳妝,婀娜嫵媚。老道馬上拿出寶鏡一照,女子立刻印到了鏡子上,再也去不掉了。
老道十分高興,於是和紅羅女說明來意。紅羅女笑著說道:“我自幼發過誓言,如果誰能答對,什麼是世上最可寶貴的,我才能和他談論婚姻大事。”老道站在那裡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麼是世上最可寶貴的。正在這時,湖面狂風大作,把老道手裡的那面寶鏡,打落在湖裡。鏡子剛落到湖面,湖面頓時風平浪靜,宛如一面鏡子攤在湖面上。老道不敢久留,趕緊回去向國王覆命去了。
一天,靺鞨國王親自帶著文武百官來到紅羅女居住的吊水樓提親。紅羅女問靺鞨國王什麼是世上最可寶貴的?靺鞨國王說:“權利才是世上最寶貴的,有了權利就有了一切。”紅羅女對著國王笑了笑說:“君不耕五穀,臣不蓋房屋,有了權利還不一樣是餓死凍死嗎!”國王無言以對,只好和文武百官回去了。
紅羅女依然駕著一葉小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鏡泊湖畔。
6.龍頭泉
傳說很早的時候,牡丹峰一帶的人們,都要到牡丹峰頂上用三牲祭天。因為老玉皇貪財愛吃,牡丹峰最高,在高處祭天,老玉皇手一伸就能接到。
有一年,人們實在拿不出祭天的三牲了,老玉皇十分惱火,拿御筆一勾,要讓牡丹峰一帶大旱,不準龍到那播雨。
從開春到立秋,天沒下一滴雨,莊稼顆粒沒收,草根樹皮都被人們吃光了。人們餓得皮包骨,村村屯屯一片哭聲。哭聲傳到海浪河九龍口。九龍口有九條龍。九龍中有一條龍不怕玉皇懲罰,騰雲駕霧對著牡丹峰那塊噴下了一場大雨,解除了旱情。
第二天,老玉皇聽到地上傳來的歡聲笑語,開啟窗一看,見牡丹峰一帶枯樹重綠,禾苗返青。是誰違旨私降甘霖?老玉皇一查,知道是九龍口的一條龍乾的,不由惱得七竅生煙,命天兵砍去龍的尾巴。
龍沒了尾,不能騰雲,但它還是惦念苦難的人們。它從海浪河爬到牡丹江,從牡丹江爬到牡丹峰下的泉眼旁,把頭伸入泉水,呼啦啦吸了一肚子水,然後頭一揚水噴出老高老遠。不到一天功夫,就澆完了牡丹峰一帶的田地。
突然,天空中“喀喇喇”一聲響雷,泉旁火光一閃,正在吸水的龍變成了一棵樹。
人們懷念著這條龍,每年二月二龍抬頭時,都到泉邊為它燒香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