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運會男子百米飛人決賽今晚如期上演,亞洲百米“一哥”蘇炳添以9秒95的成績力壓群雄奪冠,也以破賽會紀錄的方式,將全運會男子百米專案從此帶到了“9秒時代”。月圓人圓最難得,“蘇神”的職業生涯在此刻終得圓滿,此前三次參加全運會卻無緣金牌的遺憾就此作古。
但最讓人驚喜的,是本屆全運會在男子百米賽道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空前盛世”,小將們不斷重新整理個人最佳,並對名將、老將們發起了猛烈的衝擊。
這樣的局面來得有些突然,卻也有據可循。
“這是中國田徑歷史上最激烈的百米對決,所以我肯定不能掉以輕心。”半決賽結束後蘇炳添如此說道。對於剛剛在東京創造“9秒83”偉大成就的他來說,這並非過分謹慎:全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8人全部跑進了10秒30。更讓人感到驚喜的,是“00後”佔據了決賽的半壁江山——蘇炳添的廣東隊師弟陳冠峰半決賽未盡全力就跑出10秒18;四川隊的鄧智艦半決賽跑出10秒24重新整理個人最好成績;吉林隊小將陳佳鵬半決賽以10秒27的成績創造了吉林省百米紀錄;年僅18歲的廣東小將嚴海濱在決賽跑出10秒23的個人最好成績,取得第四。
百米賽道上,“00後”們毫不怯場,個個好樣。
中國短跑崛起的“密碼”過去這幾年被媒體無數次提及——2010年,中國短跑以舉辦亞運會為契機成立常設的短跑國家隊,從此進入快車道;“請進來,走出去”戰略走對了路子,世界級洋帥和海外歷練,讓運動員和世界接軌;再有,就是“接力促單項”這一指導方針的正確。
在過去的11年裡,這些改革為中國短跑先後造就了勞義、張培萌、蘇炳添、謝震業的“飛人傳奇”,也助蘇炳添打破“黃種人魔咒”,創造了偉大的歷史。
只是,全運會百米賽道迎來的小將集體爆發,勢頭之迅猛,依然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在筆者看來,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全運會的改革措施,讓“接力促單項”的效果進一步得到了加強和輻射。
從上屆天津全運會開始,國家鼓勵參賽單位在技戰術配合類專案上跨單位組隊,“聯隊”成為全運賽場一道新的風景。而本屆全運會,又出現了“奧運聯隊”這一新模式——部分團體配合競賽專案與東京奧運會掛鉤,參加奧運比賽的運動員,其代表單位可繼續聯合組成“奧運聯隊”參加全運會。
“奧運聯隊”暫時取代“跨省市聯隊”,主要是緣於東京奧運會與全運會的舉辦日期過於接近,為了保證高水平運動員、特別是集體專案的高水平運動員在不能與省隊隊友充分磨合的情況下,仍然能出戰全運會。
但無論是“奧運會聯隊”還是“跨省市聯隊”,其內在驅動力是一致的——調動各參賽選手和隊伍的積極性,如果“奧運會聯隊”獲得了金牌,參加該項比賽的隊員所在省隊也各能獲得金牌。
而田徑專案中,可以組成聯隊的,正是接力專案——男女4×100米接力和男女4×400米接力。
雖然近年來,中國短跑風生水起,但不得不承認,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水平有限的短跑在中國田徑大家庭中並不如競走、投擲等專案那樣受重視,出了廣東等短跑老牌強隊,各省市對於短跑專案的扶持和重視都是有限的。
而“聯隊”的出現,瞬間讓全運會接力專案的金牌“擴容”了四倍,加上蘇炳添這樣的“領軍飛人”保底,中國接力隊去到世界大賽上都有奪牌的希望。所以各省市加大對短跑專案的支援力度,也就順理成章了。此次記者分別採訪了不同各省市的短跑隊伍的教練員和選手,大家都很清楚:只要能接近蘇炳添和謝震業,就有希望入選國家接力隊,等於提前“預訂”了全運會金牌。
如果說上屆天津全運會“聯隊效應”在田徑賽場還未浮現,本屆陝西全運會,算是徹底展現其應有的效果。
當然,本屆全運會期間,對“奧運會聯隊”也有不同的聲音。比如中國女籃奧運聯隊在本次全運會上,5場球贏了對面260分,場均贏52分。外界就有質疑這樣的模式,是否真的能達到預期的“聯隊效果”。
但辯證來看,這一舉措對田徑短跑專案的激勵是巨大的,它為短跑專案在全國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為奧運備戰確立“強強聯手”的固定組合,打下了很好基礎。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姚勤毅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姚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