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綜合國力極其強大的超級大國,在國際事務當中都有著較大的話語權。
不過即便如此,美國也有著自己所擔心的事情,否則就不會對中國一直持有著較為明顯的打壓態度。那麼美國最擔心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
01 中國的強大
自從中國實力飛速得到發展以來,美國對華的關係就已經開始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雙方之間也隨之出現了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像是此前爆發的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試圖操縱新冠肺炎疫情溯源問題以及對於中國企業的一系列制裁,其實這背後都是美國政客對於中國發展速度深深的忌憚之心。
而對於此,作為國際問題專家的金一南將軍,一針見血地直接指出,相比於中國現在日漸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更加擔心的是中國強大的人才儲備。
現如今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技術人才也隨之增多,這也就成為了美國非常擔憂的一件事情。
現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百年之前那個羸弱不堪的腐朽王朝,中國已經建立了能夠保護自身國家安全的軍事力量。
中國的軍事實力與裝備水平均已得到了較為不錯的發展,綜合軍事實力不斷提升,並非美國最為擔憂的事情。
一直以來,美國的理工科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這一點是美國的“立國之本”。
但是最近,美國卻患上了“理工科焦慮症”,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聊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組報道:根據相關統計機構的資料顯示,美國的理工科人才的數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理工類的高階人才數量則是呈現出逐漸上升的態勢,大有在數量上趕超美國的態勢。
一直以來,作為國際問題專家的金一南教授,一直認為最廉價的國防就是教育。
因為只有一個國家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它才能在未來的競爭當中佔據先機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顯然現在的中國,理工類的基礎教育已經得到了較為不錯的發展,單從數量上來看已經處於較為明顯的優勢地位。
而大量的優秀人才聚集,會使得美國方面產生一定的憂慮情緒,這一點是必然的。
不過這並不能成為中國驕傲自滿的一個原因,因為雖然從培養的數量上來看,中國在理工人才的培養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
但是考慮到整體的水平來看,美國如今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當中,在理工人才的培養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
對於中國而言,想要抹平這樣的差距顯然是任重而道遠。
不過現在來看,中國自身實力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
隨著中國在經濟建設以及科研領域不斷得到發展,中國自身的綜合實力是不斷上升的。
雖然目前來看,美國仍舊處於較為明顯的領先地位,但是中國也在逐漸迎頭趕上。
不過顯然,中國強大對於美國的霸權造成了一種新的挑戰,而美國政府對於這一新的挑戰者也必定會採取較為明顯的打壓態度。
這一點其實從奧巴馬時期的重返亞太戰略就已經確定,後來更是逐漸變本加厲,對華政策的侵略性逐步增加。
隨著特朗普政府的上臺,美國方面先是宣佈對華經貿制裁手段,公然挑起雙方之間的貿易戰。
與此同時也開始著手打壓中國的科技公司,扣押了華為公司的高管孟晚舟女士,顯然這一系列的舉措,皆在壓制中國以此達到美國的戰略目的。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認清的事情是,中美之間不僅僅是競爭關係,同時在許多領域也有著合作,不能將中美關係單一化,只從一個方面單純地加以看待和分析。
目前來看,雖然中國與美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但是雙方之間一直以來的正常的雙邊合作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件事情。
從經貿領域來看,即便是受到中美貿易戰餘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不利影響之下,但是在2020年全年,中美雙邊貿易額超過5800億美元。
因此,我們可以說雖然中美雙方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但是整體來看合作關係仍舊緊密。
中美關係仍舊是當今國際社會當中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這一點也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02 歐洲的危機
事實上來看,美國所擔憂的除了中國的崛起之外,歐洲一體化程序的不斷加深,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而言也並不是什麼好訊息。
這一點也就成為了美國另一件較為擔心的事情,一個聯合起來強大的歐洲,是美國政客不願意看到的。
從冷戰時期來看,由於蘇聯的存在,歐洲國家不得不選擇抱緊美國的大腿,同時接受了其大量的經濟援助以及物資。
在這一時期當中,歐洲諸國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導致其國內情況不容樂觀,對於美國的依賴性較高。
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世界範圍內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的“兩極格局”逐步轉變為“一超多強”,歐洲各國也開始逐步轉變自己的對外政策,同時在對內方面也開始逐步開始進行聯合。
歐洲的一體化程序開始於歐洲煤鋼共同體,最早來看英國整體是遊離於歐洲一體化程序之外的,這一過程當中的兩個核心國家分別是位於歐洲大陸的法國以及德國。
因為當時來看,英國作為遊離於歐洲主流體系之外的一個國家,一直試圖與德國與法國爭奪對於歐洲一體化的話語權。
這一點從英國加入歐盟的過程當中就可以窺見一斑,但是早在1960年,當時國內經濟萎靡不振的英國,試圖透過加入歐盟的前身——歐洲共同體,以此獲得更大規模的市場,藉此機會提振經濟。
不過這一過程卻顯得格外艱難,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一票否決了英國加入的提案。
而自此之後,一直到1973年,英國才成功加入歐盟,至此歐洲的一體化程序才得以見到了曙光。
但是如果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英國本身與歐陸其他國家之間就存在著天然的文化隔閡。
雖然從整體來看,其作為歐洲國家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實。
但是無論是從宗教,文化,乃至於國家的經濟結構來看,英國與法國德國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這一點是必然存在的事情。
而英國脫離歐盟,對於歐洲一體化程序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雖然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差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直以來英國都是歐洲主流文化圈子當中重要的一部分,歐洲的一體化也離不開英國。
那麼為什麼英國要一意孤行,選擇與歐盟“分道揚鑣”呢?
首先從英國的經濟結構上來看:作為世界上老牌的強國,現如今的英國雖然已經沒有了當年日不落帝國的強盛,但是仍舊是一個高福利社會。
而這也就衍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其中最為嚴重的莫過於英國自身國內的財政赤字問題。
一直以來,英國國內的財政赤字都居高不下,也是英國經濟當中最大的一個炸彈。
而一直以來,歐盟都在致力於歐洲地區的貨幣的統一,在逐步推行歐元。
這種經濟體制會直接導致英國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下降,最終導致財政危機的爆發,現在“一地雞毛”的希臘,就是英國最好的“前車之鑑”。
與此同時,高福利帶來的影響使得其他歐盟國家的公民前往英國就業。
他們以低廉的工資價格直接擠佔了英國本地人的工作崗位,使得其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面對著較為嚴峻的民生危機。
自然被搶走了工作的英國人,對於歐洲一體化自然也就存在著明顯的抵制情緒,這也是其脫歐的一個原因。
除此之外,英國自身的國家利益與歐盟之間的利益也有著一定的衝突。
譬如在難民,經貿,漁業等一系列領域當中,英國自身的政策都與歐盟的政策存在著較為嚴峻的分歧。
在種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最終英國選擇脫離歐盟似乎已經不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而英國脫離歐盟,對於歐洲一體化程序的巨大打擊是難以彌合的。
畢竟作為現在的“聯合國五常”以及英聯邦扛把子,英國雖然已經不復往日“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仍舊是世界範圍內有著較大影響力的強國。
這對於美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好訊息,事實上來看,現如今的歐盟在英國選擇脫歐之後已經陷入到了下一個危機當中。
原本來看,一個團結的歐洲對於美國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但是隨著英國的離開,現在的歐洲一體化影響力與實力均大不如前,可以說英國脫離歐盟背後最大的受益者正是美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曾經的美國依靠著“馬歇爾計劃”將歐洲捆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
不過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德國方面與美國的“死對頭”俄羅斯開始合作進行能源專案,就北溪-2天然氣管道進行建設。
對於美國而言,如何處理未來與歐洲之間的關係,對其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有著較為重大的影響的。
03 美國的內部問題
其實一直以來,美國國內都面對著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於其國家未來的發展顯然也是有著一定的不利影響的。
總體來看,現在美國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不得不提及的就是美國如今面對的嚴峻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由於美國國內對於疫情防控的“慢作為”,最終直接導致其國內潛在確診病例數以及疫情情況不容樂觀。
而疫情對於美國的影響還遠不僅於此,除了疫情直接造成影響之外,像是封城等疫情防控措施,也在間接來看對美國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現如今的美國政府走到了一個經濟與疫情的十字路口當中,如何在防控疫情基礎上儘可能減少其對於經濟發展的傷害,這一點是美國政府需要去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除了疫情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響之外,其國內的安全問題也顯得尤為突出。
由於對於槍支管控並不嚴格,美國每年都會發生一些惡性槍擊案,不過即便如此,美國政府對於控槍法案仍舊持有著較為矛盾的態度。
除此之外,美國本身是一個移民國家,其國內少數族裔的權益堪憂。
種族歧視問題一直是籠罩在美國頭頂上的一片陰雲,對其造成了難以彌合的巨大傷害。
同時少數族裔的權益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這一點也是美國的“頑疾”之一。
不過即便美國現如今內部有著一系列的問題,同時中國以及歐盟也對其形成了挑戰。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個超級大國真的就“日薄西山”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發展最高的超級大國,美國在國際社會當中的地位仍舊是難以撼動的。
對於中國而言,目前仍舊處於追趕者的地位當中,這一點是我們需要清楚認知的一件事情。
不過按照目前國內的發展勢頭來看,整體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中國的未來必定是光明的。
即便美國方面採取一些手段來進行壓制,也是難以阻止這一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