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epDrive種子輪融資430萬歐元,重點開發高效輪轂電機
隨著高效輪轂電機的不斷開發,慕尼黑初創公司DeepDrive致力於解決電動汽車的兩大難點:續航里程和成本。據外媒報道,該公司現已獲得430萬歐元的種子輪融資。
圖片來源:DeepDrive
DeepDrive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Stefan Ender表示:“透過此輪融資,研究公司計劃利用此筆資金開發其高效電驅動器,並贏得第一批訂單。公司重點是滿足對原型電機的需求,因此我們將擴大研究團隊,並與主要合作伙伴和客戶合作。”
長遠來看,DeepDrive計劃提供完整的即插即用車輛平臺,而這些平臺憑藉輪轂電機具有模組化和靈活可擴充套件性。因此,汽車製造商能夠顯著節省開發成本和時間,並在DeepDrive平臺上構建自己的模型。
新聞來源:蓋世汽車社群
2、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專案正式啟動
2月18日,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專案正式啟動。結合近日吉林省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釋出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專案備案公示資訊,雙方投資209億元打造的新能源工廠將於4月正式開工,預計竣工時間為2024年12月。
圖片來源:一汽
該專案佔地面積246萬平米,規劃年產能15萬輛,建成後將生產三款純電動新能源車型。
按照更早之前傳出的訊息,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初期會引入高階電動車平臺——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臺,生產兩款純電SUV奧迪Q6L e-tron(eQ5)、奧迪Q6L e-tron Sportback(eQ6)和一款純電動轎車E6L Limousine。
新聞來源:蓋世汽車社群
3、傳大眾欲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
據外媒援引內部人士的訊息報道,大眾汽車集團正與華為進行談判,希望收購華為的一個自動駕駛部門,收購價格或達數十億歐元。雙方高管已經進行了數月的談判,其中涉及一些大眾集團不太有優勢的技術系統。
該報道稱,大眾希望收購的華為自動駕駛部門擁有700名員工,其中有大約50名專家。對此報道,大眾集團一名發言人拒絕了外媒的置評請求。
圖片來源:大眾官網
對於大眾和華為可能成立自動駕駛合資公司的傳聞,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在1月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兩家公司確實在進行商討,但是彼時沒有可以確認的訊息(包括成立合資公司)。
圖片來源:大眾官網
新聞來源:蓋世汽車社群
4、小米投資林眾電子,經營範圍含汽車零配件批發
近日,上海林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關聯公司海南極目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股東,同時公司註冊資本由2250萬人民幣增加至2557.5萬人民幣。
上海林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3月,法定代表人張站旗,經營範圍包含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汽車零配件批發等。
新聞來源:Tech星球
5、捷豹路虎牽手英偉達研發自動駕駛系統,2025年起全系搭載
近日,人工智慧+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宣佈與捷豹路虎已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和交付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據悉,從2025年開始,所有新的捷豹和路虎車輛都將搭載NVIDIA DRIVE提供的主動安全、自動駕駛和停車系統以及駕駛員輔助系統。
圖片來源:捷豹路虎官網
在車輛內部,該系統將提供人工智慧功能,包括駕駛員和乘員監控,以及車輛環境的高階視覺化。
新聞來源:懂車帝報道
6、全年出貨量超40萬套,國內智慧駕駛研發商MINIEYE再次融資
2月21日,智慧駕駛解決方案研發商MINIEYE宣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D2輪融資,投資方為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聯通中金、中金資本旗下常德新興產業基金、重慶科風投以及老股東東方富海。
據悉,MINIEYE本輪募得資金將主要用於鞏固公司在量產智慧駕駛領域的頭部地位,加速研發高階自動駕駛方案。
圖片來源:MINIEYE官微據瞭解,截止目前,MINIEYE的前裝量產客戶包括一汽、吉利、上汽、比亞迪、江淮、江西五十鈴、東風、柳汽、濰柴、重汽、陝汽、江鈴以及多家造車新勢力等40餘家汽車主機廠,量產專案近百個。
圖片來源:吉利官網
此外,2021年,MINIEYE還發布了與華為聯合研發的L2++級別智慧駕駛方案,已獲得兩家主機廠定點。智慧駕駛產品全年出貨量超過40萬套。
新聞來源:懂車帝報道
7、雷諾集團釋出最新電動車規劃
2024年是頗為關鍵的一年,將會有至少四輛電動車推出,包括雷諾R4和R5的電氣化版本,此外還有一款新的雷諾電動車和一款貨車。
就在前兩天,雷諾汽車還發布了一款全新概念車的預告圖,新車作為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代表,將搭載氫動力系統,並使用可回收材料。據悉,該車將於今年5月首次亮相。
2022年一月底,雷諾、日產和三菱曾釋出共同規劃,提到針對平臺規劃方面,雷諾、日產和三菱在電氣化領域投資了10多億歐元。在主要市場(歐洲、日本、美國、中國),聯盟的15家工廠生產10款電動汽車的零部件、電機和電池,迄今已售出超過 100萬輛電動汽車,行駛了300億公里。
基於此,聯盟成員不斷加快步伐,在未來五年內增加230歐元的電氣化投資,到2030年將推出35款新純電動車型。這些車型中的90%將基於五個常見的純電動平臺打造,覆蓋所有主要地區的大多數市場。
新聞來源:汽車之家
8、小鵬汽車獲納入恆生科技指數
日前,我們從小鵬汽車官方瞭解到,其(NYSE:XPEV, HKEX:9868)公司獲納入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根據恆生指數有限公司今天的公告,該納入將於 2022 年3月7日正式生效。
小鵬汽車董事長 CEO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成為恆生科技指數新增「智慧化」主題後第一批納入的公司之一,顯示出市場對小鵬智慧化科技領先地位的充分認可,也表明了投資者對我們的業績表現、投資價值和未來前景的信心。”
新聞來源:汽車之家
9、賓利擴大3D列印產能以支援全新部件生產
日前,賓利品牌宣佈,將投資300萬英鎊將總部工廠內的3D列印產能提升一倍,以支援全新部件生產。未來,3D列印裝置將主要滿足小批次的部件生產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該技術有助於減少浪費及節約製作時間,彰顯賓利品牌“Beyond100”商業戰略的前瞻性。
憑藉3D列印技術,賓利可為多款原型車製造實體部件,例如根據原車比例製作發動機模型與空氣動力學風洞模型,還為曾在派克斯峰挑戰賽中打破紀錄的賓利車型製作配件。
此外,3D列印技術有助於提升製作效率,如今賓利汽車總部工廠內安裝的3D列印裝置能夠節省50%的零件成本。經過晝夜執行,該裝置可生產超25種材料型別的部件。賓利員工也在接受相關技能培訓,學習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運用該技術,並從中獲益。
新聞來源:汽車之家
10、提高市值,大陸集團考慮拆分4個獨立業務
據海外媒體報道,大陸集團正在考慮拆分為四個獨立業務以提高其市值。據悉,這個四個業務分別是輪胎、自動駕駛、汽車和ContiTech,不過這一計劃尚需得到大股東舍弗勒的批准。
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此舉可能會將大陸集團的價值從目前約175億歐元(199.2億美元)的水平提升至400至450億歐元。
目前,針對這一訊息,舍弗勒並沒有進行表態。
同樣,大陸集團未證實這一報道,並表示業務領域的協同合作是公司目前的重中之重。該公司發言人表示,“目前沒有進一步的計劃。”
新聞來源:汽車之家
- END -
編輯 | 何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