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書,一起成長
河南遂平三中三年級七班任明軒家長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本好書就是一粒希望的種子,而孩子純潔而幼小的心靈應該播種的是五彩斑斕的種子。
兒子已經9歲了,在他還沒認識字之前我就喜歡給他買那種帶有圖案,卡片的童話故事書。先用哪些動物或者植物卡片把他注意力吸引住,然後給他介紹這些。雖然他能回覆我的並不太多,但我卻每天都很樂於給他講解。後來慢慢大一點他也能在我所說什麼動物或者植物時候直接拿出相應的卡片,讓我覺得倍感欣慰。
再後來他上了幼兒園,學校裡也發了很多課本,包括圖書。也有很多是跟我給他買的不一樣的。他每天放學回來吃完飯以後都會把今天老師教他的東西,再來給我分享一遍,看到這個小小的人,從一開始我為他介紹這世界的東西,到現在他學會跟我分享他所知道的所有,讓我覺得微妙而又幸福。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了陪伴閱讀打卡,這會是我們每晚都要做的,也期待做的。那些對我這個成年人我來說簡單到極點的聲母,韻母,拼音,卻讓我覺得充滿能量。它們不再是簡單的音節,而是流淌在我和兒子交流中的優美而又動聽的音符。
慢慢的他上一年級了,我也意識到,家裡那些簡單的圖案的圖書,已不能滿足於他。但是成人的感受,華麗的語句,複雜的邏輯思維,對於他們來說太過於困難。純文字的書籍不被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小朋友所接受。後來我選擇了他平常比較喜歡的帶有圖案的以漫畫為主但也有拼音文字雙注的課外書籍。但我不會限制他一定要先這一本,先這個故事,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了他,這樣在他給我分享時候能透過這些書籍,把他的內心世界和感知都傳達給我。而我就相當於瞭解了他的所有。
所以到現在三年級了我不定期的更新書架,不斷的新增新書都成為了我的習慣。每當看到這些書,我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兒子閱讀時候的樣子。這麼多年年的陪讀以及互相分享,我見證了他的每一個成長時刻,從我一點點教 他認識這個世界,到他給我分享他所見到的,讀到的所有。這簡單的角色對調,缺在我看來卻是知識一點點量的積累,感情一點點質的跨越。
書可以教會他們識別善與惡,讓他們欣賞真善美。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能影響並左右孩子,我們不僅要對孩子有要求,也有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少些時間給電腦,給手機,給家務,每天抽點時間陪他們閱讀。一起閱讀中,你能和孩子共同經歷書籍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我們和孩子心貼的更近,彼此沒有隔閡,可以像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離的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法,更好的為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
我深知,陪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並不是一日之功,它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家長的考驗,我會陪著他,傾聽他,讓孩子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乃至以後的人生成長中,讓孩子透過讀書對將要面對的這個複雜的世界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熱情,樂觀,堅韌,坦然的態度來走好他們人生中的每一步。
(本文作者:劉洪利,90後媽媽,兒子任明軒,就讀於遂平第三初級中學三年級七班)
來源: 新父母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