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鄉土情結(代序)
——散文集《麥收如歌》
這是繼《村裡春外》之後我的第二部散文集,也是我的“鄉村三部曲”的第二部,《千年古村之謎》作為第三部,即將完稿。除此之外,新聞集《夯歌》也已出版;長篇自傳體紀實文學《我的前半生》已經完稿;長篇紀實文學《鄒城烽火:鄒城抗戰紀實》和長篇報告文學《回望初心》正在整理中。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過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鄉村、對鄉村散發的泥土氣息、對鄉村的一切都充滿了濃厚的感情。
在兒時的記憶裡,鄉村的田野總是充滿誘惑。春季,萬物復甦,彷彿一夜之間,大地披上了綠裝,大人們忙著春耕備播,脫去厚重棉衣的孩子們開始活躍起來,挖薺菜,捉昆蟲,玩的不亦樂乎;夏季,草木葳蕤,大人們忙著鋤草、施肥,孩子們則在附近的水塘、河叉嬉戲、捉魚。到了麥收時節,全家老少齊上陣,搶收搶種,真可謂“一麥忙三秋”,整個麥收季下來,每個人都像虛脫了一般;秋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更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田野的秋色不僅可觀,更是秀色可餐。到處瓜果飄香,沁人心脾。飄著清甜香氣的蘋果園,金黃紅豔的玉米高粱,壓彎了腰的沉甸甸的穀穗,唯恐辜負了農民的勞作似的,可勁地表現著。到了冬季,勞碌了一年的人們開始閒暇下來,家家閉門閉戶,一家人在屋裡圍著炭火取暖,暢談著一年的收成,明年的計劃。中午時分,老人們靠著屋牆愜意地曬太陽。但這種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農閒時節也是政府號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最佳時期,每家每戶都要出工出力,這就是“冬季大幹”,無外乎整地、修渠、挖井、打水庫、治理河道等等。有勤勞的人家還要趁冬季農閒“串楊葉”、“拾柴禾”、“撈芋頭花生”、放牛羊、修剪蘋果枝等。
長大後,我離開了鄉村來到了縣城,住進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裡,生活在燈紅酒綠的虛幻裡,鄉村的氣息漸漸遠離了我。但我終究是鄉村的孩子,骨子裡透著莊稼的韌勁,血液裡流淌著泥土氣。每當我遇到挫折時,每當我情緒低落時,我都會想起鄉村來。鄉村是治癒我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我的心靈棲息地,是我永遠割捨不掉的根。
我的“鄉村三部曲”是我對鄉村的一份虔誠,一份敬意,更是一份回饋。
在散文集《麥收如歌》裡,有對鄉村四季的描寫,對鄉村往事的回憶,對鄉情親情的追憶,更有那無盡的鄉愁,還有家鄉的特色美食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對異鄉的感受……
這部散文集故事性、文學性、資料性等都很強,有不少文章在國家級、省級等媒體發表,有的在全國徵文比賽中獲獎,是我近年來散文創作的佳作整合,凝聚著我近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相信會給讀者帶來一些啟迪和益處吧。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