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南北撣邦軍激烈交戰,而據緬文媒體報道,交戰中,南撣邦軍節節敗退,不斷往南邊撤退。之後,又有緬文媒體報道稱,南下的南撣邦軍與勃窩民族解放軍(PNLO)發生激烈交火。
北邊有北撣邦軍的圍堵,南邊又有勃窩民族解放軍,當下的南撣邦軍可謂是“四面楚歌”。
2015年10月15日南撣邦軍與吳登盛政府簽署《全國停火協議》(NCA)後,就成立了南撣邦軍北上支隊(701特遣隊)進入撣邦北部。此後趁緬甸軍方與北撣邦軍作戰期間接管了戰略要地萊魂山,嚴重威脅到北撣邦軍總部萬海的安全,主要圍繞著一些戰略據點、交通要道和重要村寨進行爭奪。而這些地方,往往涉及到財稅來源和兵源問題。而在一些戰鬥當中,北撣邦軍往往與德昂軍組成聯盟,與南撣邦軍交戰。
2018年開始,南撣邦軍(RCSS)與德昂軍(TNLA)就因南渡鎮曼桑和班貴地區的“領地”之爭,爆發過多次衝突。2019年內,軍方與德昂軍(TNLA)在同一地區也爆發過戰事。因地區局勢緊張,上千村民被迫逃離家園躲避戰火。戰事停歇一年後,2020年12月7日,戰事再度爆發。
據悉,除了南渡鎮外,撣邦北部貴慨、皎梅、曼東、南散鎮、昔卜等地區,南撣邦軍(RCSS)與德昂軍(TNLA)都因活動區糾紛,局勢緊張。
無論是皎梅、昔卜、貴慨還是南散、南渡、曼東,都是緬北比較重要的幾個鎮區。比如昔卜,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北通臘戌南通皎梅,同時,這裡還有公路前往南散、南木渡、當陽等地,是德昂軍、北撣邦軍、南撣邦軍都比較重視的戰略要地之一。
兩支同文同種的撣族武裝如今鬧得不可開交,不少民眾也受戰事的影響不得不外出避戰。靠武力解決問題的話,矛盾將一直存在,還需要足夠的政治智慧和坦蕩的胸懷溝通交流,求同存異,才能最終創造出和平的環境,實現雙方共同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