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是清華大學77級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1981年從清華提前本科畢業後留學美國。從2002年起,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特聘教授,並從2006年9月起擔任學院院長,於2018年8月卸任。
錢穎一擔任清華經管學院院長期間,每學期都會定期舉辦一個活動——“院長與學生共品下午茶”。“下午茶”由學生自由報名參加,每次時長2~3個小時。他與學生面對面毫無拘束地自由對談,所談話題也沒有限制。12年間,一共舉辦了106場“下午茶”活動,其中本科生40場,研究生66場。
透過“下午茶”這個渠道,錢穎一瞭解到“80後”“90後”學生關注的問題,他們的思維邏輯以及價值偏好。同時他也在傳播現代教育理念。
他認為,教育要回歸學生本身,迴歸人本身。這種迴歸學生自身的現代教育理念,是使學生在自由探索中認識自我,具有長遠眼光、全球視野,因此不是短期功利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的人才培養觀。
以這種教育理念來看國際化辦學和海外交換學習,就不再是英語授課、海外交換、招收國際學生的問題,而是融入人類文明主流的問題。
錢穎一從清華學生中觀察到七個普遍現象,以此作為他討論大學生培養問題的出發點,並概括出其背後的七個重要權衡。
“下午茶”是一個場合,讓我透過與學生的交流對談直接瞭解到他們的真實想法,並追蹤這些想法的演變。
如果說有關大學的文章和講話常見,但是這類與學生的對談記錄就少見了。
我從清華學生中觀察到的七個普遍現象,作為討論大學學生培養問題的出發點。
1
7個普遍現象
現象一是忙、茫、盲,忙碌的忙,茫然的茫,盲目的盲。
清華學生生活的首要特徵是忙碌,課程多、作業多、活動多,大家普遍反映比高中忙。忙碌之後是茫然,不知所措,不像在高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茫然之後是盲目,盲目地聽輔導員的話,盲目地跟隨學哥學姐的腳步走,因為他們是過來人,可信,可學。雖然忙碌和茫然是各國大學新生的共性,但盲目則是我們的特色。
現象二是學分績(GPA)導向。
學分績一直是學生關注的問題,而且越來越關注。學分績導向有其自身邏輯:各種評獎、推薦讀研究生、找實習、找工作,都很難逃避學分績,因為它可度量、可比較。在信任程度低的社會中,只有用這樣的指標才公平可信,操作成本最低,如同高考分數一樣。無論我們怎麼努力矯正這種導向,效果都甚微,為此我感到無奈。
現象三是變相縮短學制。
這表現在學生在大學前兩年或碩士第一年選課非常多。這樣,本科用2.5-3年時間完成4年的學分要求,碩士在1年內完成2年的學分要求,留出時間或去實習,或去工作,或去讀第二學位或輔修。變相縮短學制的後果是學生總是處於倉促、匆忙的學習狀態,根本談不上“從容”,這與國外學生透過“間隔年”(gapyear)變相延長學制的做法形成對比。
現象四是焦慮、糾結、內卷。
在我參加的“下午茶”中,學生反映的焦慮狀態與日俱增。焦慮導致糾結,什麼都不想失去,發展趨勢直指內卷。所謂內卷,就是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收益越來越小的事,比如刷題、刷學分績、刷實習。學生不得不“卷”是怕失去更多。內卷擠掉了學生做更有意義的事情的時間,帶來巨大的機會成本。
現象五是大學如同高中。
過去是說大一就是高四,現在是說大學如同高中,就是大二以後也像高中。這反映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學生不能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這從學生自己對海外交換學習的反思中可以得到印證:去海外學習的意義,不在於學習到了更好的課程,而是有了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真正體驗到了大學如何不同於高中。
現象六是做研究的困惑。
好學生往往是學得多一些、早一些、深一些,他們會做題,會考試,但是不會做研究。海內外教師對我們的學生較為普遍的評價是出色的“研究助理”,但做獨立研究卻沒有“入門”。在社會科學中尤為突出,即使理工科,學生雖能發論文,但多是導師給題目,學生做實驗,也非獨立研究。
現象七是均值高、方差小。
這是我對中國學生特點的一個概括性描述。我們的教育方式使得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紮實,整體水平較高,即所謂“均值高”。但是學生同質發展,冒尖學生少,如顧明遠先生所說,有高原無高峰,即所謂“方差小”。清華集中了全中國最有才能潛質的學生,但是他們中出現的突出人才少,創造性人才少。
以上是我在實際工作中觀察到的七個普遍現象。
2
人才培養中的“人”和“才”
觀察只是改革的起點。教育改革者要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並且去落實。我寫的《大學的改革》這套書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在學院推動改革的實踐經歷。針對上述這七種現象,我在大學生培養實踐中發現了七個重要權衡。
權衡是經濟學術語,意思是在一對關係中雖然兩者都需要,但是存在得失互換:過度強調或重視一邊,另一邊則會被輕視甚至被忽視。在下面的每對關係中,現狀都是後者被重視,而前者被輕視。
權衡一是思維與知識。
在大學裡要學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培養思維能力。為此,大學要創造寬鬆環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楊斌老師在經管學院一直主導講授“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這門課,是學院的一項關鍵舉措。不少畢業生反映這門課對他們的影響很大。
權衡二是通識與專業。
通識教育被高度重視,但是很難落實。這其中既有學生的現實考慮,也有教師的認知偏差。專業教育側重知識的技術性和實用性,可以說是為找第一份工作做準備。通識教育側重知識的基礎性和哲理性,是為了攪動學生的思想,喚起學生的才智,開闊學生的視野,點亮學生的心靈,是為學生的一生做準備。我在2009年請彭剛老師為經管學院開設“西方文明”課,現在他在學校分管本科教學並推動通識教育,他體驗到了其中的困難。
權衡三是個性與從眾。
從眾是追隨和追求他人與社會的認同,這是需要的。但是完全從眾就會導致學生同質化發展。經管學院提出通識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白重恩老師曾經分管過學院教學,強調給學生留出選擇空間,希望他們能夠個性發展。同時我們也發現,當選擇多了以後,一些學生卻選擇從眾,選擇內卷。這說明個性發展不容易。
權衡四是無用與有用。
“知識就是力量”說的是知識有用。但這種“用”現在變得越來越“短”,對考試、推研、出國、實習或找第一份工作有用。短期有用當然重要,但是短期無用的知識可能是長期有用的知識,可能對找第四份工作有用,甚至是對一生有用的知識。鍾笑寒老師長期講授本科生基礎課程,現在還在經管學院分管教學,他對學生的“有用”“無用”觀念深有體會。
權衡五是好奇心與功利心。
功利心是基於結果的動機,對結果的度量是“成績”“成功”“成就”。功利心人皆有之,不可或缺。但是,學習和探索還有另一種動機,就是人的好奇心的滿足,是不在乎外在結果的動機。缺乏好奇心,特別是缺乏“智識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是人的創造力不能被激發的重要原因。人生來就有好奇心,但是容易被後來的功利心所取代。朱邦芬老師多年主持物理系、理學院的工作,對此有很多觀察和論述。
權衡六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
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就是高效率地把學生培養成對自己、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而教育中的價值理性是追問人生價值,追求以人為目的的價值,並透過教育使學生獲得自由、快樂、幸福。工具理性是現代繁榮的基石。但是,如果只有工具理性,沒有價值理性,不考慮現代繁榮帶來的後果,教育的價值就會被質疑。
權衡七是人與才。
這是大學教育中的根本性問題。大學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養,而現實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重視“才”而輕視“人”。大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成為有用之才,而且要培養學生成為文明之人。育才的期望是多出傑出人物,而育人的核心是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精緻的機會主義者都是有才的,不過他們的三觀就有問題了。“育人”與前面講的六個權衡中的前者都有關,也就是思維、通識、個性、無用、好奇心、價值理性。
3
教育內在的評價和願景
以上是我從《大學的改革》五卷中抽選出來的七個普遍現象以及對此回應的七個重要權衡。我沒有教育學理論,這些都是經驗之談。不過我相信這七個現象和七個權衡具有當代大學生培養中的共性,不僅僅適用於經管學院和清華大學。
那麼,這七個普遍現象和七個重要權衡中偏頗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的判斷是,七個普遍現象有共同根源,可以追溯到市場和政府的評價體系及基於此的競爭,是市場和政府之外的教育評價的薄弱。而七個重要權衡中的偏頗也有共同本源,可以歸結為“育才”壓倒“育人”,是市場和政府之外的教育願景的缺失。
雖然教育不能脫離市場和政府,但是教育不是經濟。教育不同於經濟之處就在於市場和政府這兩個維度之外的第三維,就是教育內在的評價和願景這個維度。經濟學對研究教育問題有幫助,但是教育邏輯與經濟邏輯不完全相同。在我看來,這個教育的第三維就是教育邏輯不同於經濟邏輯的根本所在。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前院長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