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華夏百姓團圓賞月,吃月餅品美食,共歷這一年之中的盛節。
一、天時節律
(一)
八月,為仲秋之月。《月令》雲:
“仲秋之月,日在角,昬(hūn)牽(qiān)牛中,旦觜觿(zī 'xī)中。”
仲秋八月,太陽執行的位置在角宿;黃昏時,牽牛星位於南天中;拂曉天明,觜觿星位於南天中。
秋季的黃昏,在南方天空可以看到的是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八月的夜空,牛宿除了牽牛、織女外,還有天田、九坎、羅堰、漸臺、輦道等星官,一派耕種景象。鬥宿中,除了鬥與建星之外,還有天雞、狗國、鱉、農丈人等星官,好似一片雞犬相聞。女宿,又名婺女、須女,雅雲“須女謂之務女”,代表了勞動婦女形象;女宿還有瓠瓜、敗瓜等星官,像是勞動豐收場景。鬥、牛、女這些星宿在一起,在天象寓意中構成了一副農忙豐收的景象。
玄武七宿(來源:字義星圖)
虛宿在秋分前後的傍晚出現於南中天,《尚書·堯典》雲:
“宵中星虛,以殷仲秋”
虛宿主秋天,附近有哭星,泣星,敗臼等,含有肅殺之意。《楚辭·九辯》: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二)
八月是酉月。《說文》:
“酉,就也。
八月黍成,可為酎酒。
……酉為秋門,萬物已入。”
律書曰:
“酉者,萬物之老也。”
八月,律中為南呂。《史記·律書》雲:
“南呂者,言陽氣之旅入藏也。”
《白虎通》雲:
“南,任也。言陽氣尚任包,大生薺麥也。”
(三)
八月的節氣為白露,中氣為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秋分,八月中。……三候,水始涸。”
“三候,水始涸”。此時,水汽減少,溼度降低,空氣乾燥而透明,天氣漸涼而未寒,氣候宜人,月色皎潔,所以特別適合賞月。正所謂是,秋高氣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秋分昌盍風(即西風)至。《史記·律書》:
“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
(四)
八月是物老成實之月。七月陽氣稽留,陰氣始行,萬物將成。到了八月,陽氣旅入藏,陰氣漸重,凝露收雷,萬物老也。《後漢書》雲: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
經過了春生夏長,物壯則老,陰氣漸濃,就到了收成之季。
八月又是秋分之際,陰陽氣平:陽氣要到九月才無餘,而八月已有入藏之勢;陰氣於此成萬物之實卻又不過,要到九月方盛。因此,八月仲秋陰氣是最乾淨的,可以說是助萬物成實之德的體現。
所以,八月的天時節律特點是:陰陽氣平、物老成實。
(五)
物壯則老,老則凋零。秋分之際,大炎已過,陰勢欲大,故收斂肅殺之力主導。因此秋氣之德,還同時具有刑罰之力。故古人常有悲秋之嘆。
《素問四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人們在豐收時節,崇尚團圓、安寧,應該也有卻秋悲、緩秋刑的作用吧!
與此物老之月相應,古人在此時也很注重善待老人。《月令》:
“是月也,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
《後漢書·禮儀志》:
“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於國都南郊老人廟。”
二、節日正源
(一)遠古“跳月”與早期“中秋”
遠古時期,據說每逢月圓之夜,都要載歌載舞舉行慶典,也就是“跳月”。“跳月”並非固定在哪個月份,到後來也沒有廣泛的流傳,所以還不算是“中秋節”的直接來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 《周禮》 :“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 ,“中春,晝擊土鼓,龡豳(chuī ' bīn)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但這裡的“中秋”只是時令的描述,也並非節日。
後來的“中秋節”,實際是經過不斷演化,才形成的圍繞明月而展開的專門的節日及習俗。
(二)日月懸象、義配陰陽
“中秋節”是最為禮敬月的一個節日,那麼我們的文明是怎麼看待月的呢?
首先,日月星辰,皆為懸象。《易經·繫辭》雲: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其次,月亮是陰氣的代表。《繫辭》雲:
“陰陽之義配日月。”
《禮記·祭義》亦有云:
“日出於東,月生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淮南子·天文訓》:
“月者,陰之宗也。”
(三)秋分夕月
1、朝日夕月,三代之禮
華夏文明禮敬萬物,日月作為懸象著明、義配陰陽者,在古時的祭祀活動中自然是很重要的。《國語·周語上》:
“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這裡“明神”,就是指的日月。《周禮》雲:
“圭璧以祀日月星辰。”
《禮記·祭義》雲:
“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
漢代賈誼先生《新書·保傅》有云:
“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祭祀日月,古代有不少記載,有合祭,也有分祭。
2、周代的秋分夕月禮
夏、商的朝日、夕月禮,並無更明確的文獻記載。可以知道的是,至周代確已形成了專門“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朝日、夕月之禮。夕月禮定於秋分,就是在八月仲秋時節,與朔望還沒有關聯。
《禮記·祭義》:
“雲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別外內,以端其位。”
衝遠先生疏曰:
“皆據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祭日於擅,謂春分也。祭月於坎,謂秋分也。月為幽,日為明。日在壇,月在坎,是殊別幽明,制定上下。日為陽,在外。月為陰,在內。今祭日於東,用朝旦之時,是為外。祭月於西,鄉夕之時,是為內。是以別外內以正其位也。”
之所以在二分日祭日月,也與其節令特徵有關。《明史·禮志三》:
“蓋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
3、歷代夕月禮
周以降,除了極少情形之外,歷代官方大多都行秋分夕月之禮,史料記載也頗多。
例如漢代,《通典》載:
“漢武帝立二十八年,始郊太一,朝日夕月,改周法。其後常以郊泰畤,質明,出行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即為郊日月,又不在東西郊,遂朝夕常於殿下東面拜日。群公無四朝之事。”
魏代剛開始並不用二分之儀,於正月祭祀,後來才恢復古禮。《通典》記載:
“明帝太和元年二月丁亥朔,朝日於東郊。八月己丑,夕月於西郊。始得古禮。”
隋朝基本沿襲周代的祭禮。唐朝於二分朝日夕月於國城東西,各用方色犢。《大唐開元禮》等有相關的記載。 宋代承唐之制,並升朝日夕月為大祀。
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壇,遷都後在北京朝陽門外建朝日壇,在阜成門外建夕月壇,春分寅時祭日,秋分亥時祭月。清代基本保留了明朝的方式。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月壇
(四)唐代“中秋節”形成
1、夕月禮的演化
前文說過,秋分夕月禮主要是天子、皇家的官方祭祀。時代流變中,我們的節日民俗的演化很多是官方禮流入民間。中秋節,自然也不是單純地因為八月的月亮更好看,而是祭月之禮流入民間,才逐漸形成。
民間普遍的祭月之禮,在月份上選擇了夕月禮所在的中秋八月,但是在日期上並未選擇秋分之日,而是定在了十五月望之日。這個時間的確定,最早是在唐代。
古時祭月在秋分,而若論節氣和文義本身而言,中秋也當指秋分才是,但為何至唐時定在八月十五呢?
一方面,在節日的流變與形成中,往往是趨向於農歷的定日的。秋分的日期是不定的,而十五月望就是定日了。
另一方面,十五望月也有其特殊性。《呂氏春秋精通》雲:
“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
按此,月望則陰氣盈實,而八月本身陰氣純淨,是萬物成實之月,選擇十五望月這一天是有其道理的。
2、中秋賞玩
在官方持續的秋分夕月的同時,唐代興起了在仲秋賞月、玩月、拜月等圍繞月亮的活動,並逐漸流行於眾。
唐代詩風隆盛,詩詞多為文人學士所作,很能夠反映當時的文化主流與社會動向。唐詩中開始出現了大量的賞月詩,並且就是在八月十五。而唐以前,雖有賞月之詩,但僅為歌詠明月,基本是沒有八月十五賞月詩文的。
初唐時中秋賞月詩還不多,有李嶠先生《中秋月》、杜甫先生《八月十五夜月兩首》等。中唐時中秋賞月詩逐漸興盛,並且在很多地方都會用“八月十五”的表述。晚唐中秋賞月詩紛紛出現,達到全盛了,同時,“八月十五”、“中秋”成為常用的表述。大約在“安史之亂”之後的德宗時期,已常將八月十五稱為中秋了。
對此,歐陽詹先生《玩月》一詩的序文中介紹頗為詳細,可視作唐代賞月活動的總結了:
“月可玩。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
貞元十二年,甌閩君子陳可封遊在秦,寓於永崇裡華陽觀。
予與鄉人安陽邵楚長、濟南林蘊、潁川陳詡亦旅長安。
秋八月十五夜,詣陳之居,修厥玩事。
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雲太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
秋之於時,後夏先冬;
八月於秋,季始孟終;
十五於夜,又月之中。
稽於天道,則寒暑均;
取於月數,則蟾兔圓。
況埃壒不流,太空悠悠,嬋娟裴回,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
四君子悅而相謂曰:斯古人所以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襲古人所玩之事,作玩月詩云。”
3、拜月習俗
不僅賞月、玩月,唐代的時候,民間拜月習俗也逐漸流行開來,於詩詞中也有所反映。大曆“十大才子”之一的李端先生就有一首五言絕句《拜新月》: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詩中描寫唐代婦女拜新月的風俗,而“拜新月”一般說法是七夕或中秋夜, “細語人不聞”所言似與婚姻有關。而施肩吾先生《幼女詞》一首也能夠明確看出“拜新月”風俗的流行: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五)唐代之後的中秋節
圍繞清秋月明的八月十五中秋習俗,在唐代形成後,於此後歷代逐漸興盛。
1、宋代
宋代,“中秋節”作為特定的節日名稱就確定了。並且伴隨著中秋節日氣氛的隆盛,在賞月之餘,宴飲遊玩的活動也更加突出。
《東京夢華錄》記載:
“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
《夢粱錄》記載: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在《夢粱錄》中,還最早出現了叫做“月餅”的食物,但只是作為日常點心,而不是節令食品。《夢粱錄》記載:
“市食點心,四時皆有,……菊花餅、月餅、梅花餅……。”
2、元代
元代中秋節的記錄不多,但仍然是朝野共重的節日。熊夢祥先生《析津志》記載:
“至正年間,今上新蓋穆清閣與大安相對……。上位每於中秋於此閣燕賞樂,如環佩隱隱然在九霄之上,著意聽之,杳不可得,是為天下第一勝景。……市中設瓜果、香水梨、銀絲棗、大小棗、慄、御黃子、頻婆、奈子、紅果子、松子、榛子諸般時果發賣。”
3、明代
明代中秋節,月餅成為了常見的節令食品。月餅是圓形麵餅,有團圓之義。一家人賞月、宴飲、吃月餅,中秋節也成為了團圓的佳節。
民間有明太祖“月餅傳密”的故事相傳,雖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月餅確實在明代流行開來。沈榜先生《宛署雜記·民風》中就記載:“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田汝成先生《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記載:
“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
京城中秋節還有了祀拜泥兔的風俗。紀坤先生《花王閣剩稿》記載:
“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
4、清代
清代中秋節,除了賞月、拜月、吃月餅,還有走月亮等習俗,京師祀拜泥兔風俗還發展出了“兔兒爺”的兒童玩具。《清嘉錄》有記載:
“婦女盛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走月亮……。”
《燕京歲時記》記載:
“京師之曰八月節者,即中秋也。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師諺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清代的月餅,已經有各種的餡料了。袁枚先生《隨園食單》:
“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5、民國至今
民國至今,“中秋節”一直都是團圓共度的佳節。新中國成立後,“中秋節”是每年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法定節假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總結
“中秋節”,是圍繞月亮而來的節日。月亮是陰氣的代表,仲秋八月,秋分所在,月華秋實,陰氣潔淨,自古皆有天子“秋分夕月”的祭月之禮。至唐代,賞月活動興盛,在依照夕月禮的祭月活動演化中,定在了仲秋的月望之日,即八月十五中秋節。
自唐代開始,“中秋節”一直興盛,流傳至今。現代的“中秋節”,團圓、賞月、吃月餅,是主要的節日內容。月餅的製作更是多種多樣,豐富無比——中秋互贈,家人共進,傳統美食是團圓和睦共度佳節最好的載體。
過節小建議:
1、團圓和睦,與家人親朋共度佳節。
2、吃月餅、桂花糕等當地節令食品。
3、有女子拜月傳統的,可按當地習俗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