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一天,北京軍事博物館裡來了一群普通的遊客,一位老人和他的家人正在四處遊覽。而當他們走到三樓的抗美援朝展館時,滄桑且一貫沉默的老人,忽然駐足不前。良久之後,他像一個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這位老人名叫金珍彪,是湘西人。二十多年前,他自願前往朝鮮戰場,與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進行了正面較量。在戰場上,他英勇無畏,創造了單兵擊殺165人的記錄,榮獲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三樓的抗美援朝展館,從左手邊進去,第一挺機槍就是我的”。金珍彪不會忘記那杆陪他穿過槍林彈雨的夥伴,他甚至能識別出機槍槍身上的傷痕。
而在成為志願軍英雄之前,金珍彪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湘西土匪。
湘西,一個神秘而令人沉醉的地方,有人說,那是中國最後的桃源鄉。沈從文在他的《邊城》裡描繪了湘西的美麗風貌,那裡有著清澈的河流,深翠逼人的竹篁林,百年不倒的吊腳樓沿河而立,小巧的渡船隨流飄蕩……由於地處雲貴高原,地形複雜,該地與世隔絕,民風淳樸。
雖然風景秀麗,但是畢竟窮山惡水出刁民,少有中原漢化影響,當地人民在淳樸的同時也非常彪悍。該地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人員混雜,而由於少數民族眾多,當地民族矛盾也異常顯著。
勞作在當地的窮苦百姓主要以農耕持家,但當地山多地少、氣候波詭雲譎,本就農事不易,就更別提大小官員的勾結腐敗、層層剝削。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百姓連保證溫飽都成了奢求。於是乎“土匪”成了當地最常見到的一種職業,著名文學家沈從文甚至在年輕時期都當過土匪。
湘西出土匪,而且當地土匪有幾大特點。一是難以剿滅,中國古代自宋朝起,各代政權都對湘匪束手無策。湘西多山,當官兵跋山涉水來剿匪時,土匪們往往依靠地利展開防禦,穿插迂迴,難以捉到蹤跡。
二是源源不斷,所謂土匪其實很多是脫身於農民,當地農民越吃不飽飯,土匪的隊伍就越發壯大。
三是以軍為匪,很多土匪也來源於當地的軍隊,比如有名的鳳凰“竿軍”,這是自清代中期至民國一直活躍在湘西的苗族僱傭軍,他們彪悍勇猛,作戰勇猛素有“無湘不成軍,無竿不成湘”之說。清朝滅亡後,世代當兵吃糧的湘西“竿軍”們,很多都淪為土匪,湘西土匪因此壯大。
土匪們雖然搶家劫舍,惡事做盡,但總歸是中國人。他們性情剛烈,對待外來侵略者即使犧牲自己也要打跑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湘西人甚至是土匪加入了抵抗侵略者的戰鬥。
1937年,淞滬會戰打響,主要由湘西鳳凰軍組建成的128師奉命在戰場外圍阻擊敵軍。128師僅靠5000士兵以及低劣的武器和日軍多個師團展開防守戰,在七天的血戰裡,日軍只前進了11公里,而多達3000的湘西人死在了戰場上,而即便是惡貫滿盈的巨匪張平,同樣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殺敵。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反動派宋希濂收編了以張平為首的土匪,土匪軍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第十一師,張平則成了少將。到了建國後,大勢已去的國民黨留給土匪們武器裝備,成立了多支反動武裝,最有名的莫過於“湘鄂川黔反共救國軍”,另外還有幾個土匪軍團,總共拉起來烏泱烏泱10萬人。
匪患猖狂,大大危害到人民的生活,不得不除。1949年9月,解放軍第38軍、47軍、46軍136師、38軍114師陸續進入湘西,決心徹底清剿匪患。1950年2月,湘西軍區發出了《剿匪政治動員令》,開始全面剿匪。
“黑腦殼”(當地葷話,意即土匪)雖然彪悍驍勇,但並未能夠擋住解放軍的正規部隊。土匪們自知難以打敗解放軍,便施展傳統藝能,在山間分散逃遁,解放軍也難以擴大戰果。後來經過總結經驗,解放軍們著重進攻中心區土匪,在戰鬥之餘開展政治攻勢,最終在此後兩年間,擊敗殲滅了新晃姚大榜、芷江楊玉清、古丈張平、八面山師興周等名動一時的“大匪”。到1951年2月,解放軍殲匪九萬餘人,肆虐數百年湘西匪患基本肅清。
與此同時,湘西新建立的各級中共政權,開始著手處置3萬餘名被俘的土匪們。在這其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手上還算乾淨,又積極投誠,所以沒有被判死罪,只是聚集在一起進行勞動改造,而金珍彪就是其中的一員。某一天,看守所的長官找到金珍彪,告訴他朝鮮要打仗了,問他願不願意去那裡當兵,戴罪立功。金珍彪急於擺脫自己罪惡的土匪身份,立馬就同意了。
而像金珍彪一樣為了洗淨罪惡而前往異國他鄉的土匪,還有很多。包括電影《英雄兒女》主角的原型——宋德清。他們一同加入了志願軍47軍,跟隨軍長曹裡懷踏上了前往朝鮮的道路。而令人悲嘆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死於這場宛若朝聖的救贖之戰。
對於金珍彪來說,最讓他印象深刻的一仗就是老禿山戰役,老禿山是志願軍通往漢城的要塞。1952年6月以來,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在當地展開了激烈且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志願軍曾經五次攻下這個戰略要地,但均被美軍奪回。1953年3月,志願軍47軍第141師423團奉命再次攻擊老禿山,金珍彪就在這支部隊中。
而這一次,他們的對手是聯合國軍中的精銳部隊,包括哥倫比亞營的一個加強連、美7師20個排以及兩個搜尋班甚至還有一個坦克連。敵軍為了擋住志願軍的進攻,在狹窄的陣地上佈置了近兩百個碉堡,形成了數個密集的交叉火力網。沒人能夠否認,這裡將爆發一場惡戰。
1953年3月23日晚,志願軍發起衝鋒。作為423團3連機槍手的金珍彪,非常英勇,衝鋒在前,和隊友們一道攻佔了多個暗堡。3連一路挺進,竟然在短短的十五分鐘內把紅旗插到了老禿山山頂。
猛烈的攻擊讓美國人感到震驚,但他們號稱是美軍精銳,很快就反應過來,立刻發起了數輪猛烈的反攻,志願軍眾人奮力還擊。戰場的殘酷讓金珍彪始料未及,不到一會兒工夫,“組長、班長,還有紅旗手、彈藥手都已經犧牲了”。
金珍彪悲痛欲絕,他看到了身旁還活著的營長郝中雲。兩人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寧願戰死不願退縮。他們便相互支撐,身背機槍奮力掃射。敵人在他們的掃射下又被打死了十幾個人,美軍也瘋狂了,他們隨即派戰機投下十幾枚燃燒彈,本就負傷的金珍彪又被燒傷,身上的大腿、臀部燒出了許多血口子,焦黑又流膿。他抱著自己的機槍滾落到深溝之中,直到第二天,才被戰友們發現。
而更令人們熟知的宋德清,更是在這場戰役中抱著爆破筒衝向敵人陣地,炸死了幾十個敵人。
湘西漢子們的錚錚鐵骨令人動容,而在此戰中金珍彪是殺敵最多的志願軍,在老禿山攻堅戰中殲敵165人,因此獲得了一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的稱號。據統計,在朝鮮戰場上,這一萬名“土匪”部隊中有一百多人立功或提拔,而這一萬人中十之有九留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1954年,湘西“土匪”士兵們回鄉復員。大部分回家務農,也有如金珍彪一樣立下大功的人在部隊留任做事。但是,這些經歷了血戰和炮火計程車兵仍然沒有完成他們的救贖,因為他們曾經是土匪。
他們沒有想到,從清朝以來風光了幾百年的湘西土匪忽然變成人人喊打的臭老鼠。這當然是理所應當的事,而對這幫老兵而言,儘管他們九死一生、歷盡艱苦,卻仍然無法洗淨人們心中的成見。
新晃土匪蒲昭義,在戰場上受傷導致後腦勺上有一個拳頭大小的凹坑。但當他帶著數枚軍功章回鄉後,卻無一人問起他的腦後傷究竟是怎樣造成的,“醜陋”的腦袋和“土匪”的過往讓他被鄉親們排擠,最後孤獨終老。
戰鬥英雄金珍彪,回鄉後擔任了地方部隊的連長,之後又擔任了桂林步兵學校軍事教官。但就在幾年之後,部隊收到了當地某位老秀才的舉報信,信上寫道金珍彪匪性不改,在回鄉路上強姦姑娘等等。這樣的赤裸裸的誣陷,對於他來說是一場滅頂之災。
學校立即召開批鬥大會,金珍彪被開除黨籍、成了強姦犯,他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那個身份:一個土匪。
被勒令回鄉勞改的他被鄉親鄰里抓去批鬥,被批鬥多次後,金珍彪不忍受辱,他逃到了湘西大山之中,在幾年中過著野蠻人的生活。但最終他被鄉鄰發現抓住,又被眾人批鬥。甚至有一次,看管他的某位民兵把一把斧頭砍進了他的肺部,金珍彪又差點性命不保。
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結束。而金珍彪也終於恢復了傷殘軍人的身份,但他的黨籍依然未被恢復。從2008年開始,年事已高的金珍彪先後三次申請再次入黨,但均石沉大海,無人問津。
直到2019年,當地市領導得知了金珍彪的情況。本著不讓英雄流淚的原則,市委派出調查小組,經過考察最終得出讓金珍彪同志重新入黨的建議。這位湘西土匪長達半個世紀的曲折故事,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湘西土匪中很多人都是被逼上梁山,他們是舊時代的產物。不過不少人仍有疑問:那些在朝鮮戰場上英勇作戰的湘西漢子,究竟是“英雄”還是“土匪”?
或許,他們既是英雄,也是土匪,但無論何人都不能否定他們的偉大,此事無需旁人多言,戰場上的累累墳冢和箱子裡的老舊軍功章已然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