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文學意義來講,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黃道)360°,以春分點為0點,分為24等分點,兩等分點相隔 15°,每個等分點設有專名,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屬,逢單的均為“節氣”,通常簡稱為“節”,逢雙的則為“中氣”,簡稱為“氣”,合稱為“節氣”。現在一般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逐漸確立完善起來的,我國周朝和春秋時代是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來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土圭測影,就是利用直立的杆子在正午時測量日影的長短。秦朝《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所記載的節氣已增加為八個,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還有一些記載是有關驚蟄、雨水、小暑、白露、霜降等節氣的萌芽:一月“蟄蟲始振”,二月“始雨水”,五月“小暑至”,七月“白露降”,九月“霜始降”。到了漢朝《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與今天的完全一樣。(據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細說萬事萬物由來》)
責編:王學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