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決戰淮海戰役時候,國軍集結了80萬大軍準備在黃淮地區和我軍中野和華野兩大野戰軍進行決戰。不過實際上國軍在戰役開始之前就已經失去先機,和當時我軍委以及兩大野戰軍齊心協力,指揮有序相比,當時的國軍系統內部的則是顯得混亂不堪,甚至在徐州剿總的位置上還在左右搖擺。候選人從最開始的戰神白崇禧、顧祝同和何應欽,變成了“大聰明”劉峙。
其實歸根結底,國軍內部在選將上混亂的根源,還是找不到一個可以鎮得住中原7大兵團合計80萬國軍的“總教頭”。要知道當時國軍參戰序列中的7大兵團可是派系林立,因此蔣只能讓聽話的劉峙走上前臺當徐州剿總,再配合會打仗的杜聿明臨場指揮以及自己在後面微操。但這種折中的處理方式,反而不倫不類,直接導致國軍指揮崩潰,從而也為這場敗仗埋下了伏筆。
那麼在淮海戰役中國軍的7大兵團都是如何相互鄙視?如何內卷的呢?
淮海七大兵團
在淮海戰役中,徐州剿總包括從華中剿總調過來的作戰部隊一共的有7個兵團。
分別是:徐州剿總下轄的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第6兵團(司令官李延年)、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第8兵團(司令官劉汝明)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第16兵團(司令官孫元良),以及從華中剿總過來的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這7個兵團可都是國軍主力中主力。
在這7個兵團中其實也是論資排輩的,其內部也有自己的鄙視鏈。
第一梯隊:按照實力來說,機動兵團出身邱清泉兵團是徐州剿總的王牌,同樣一水美式裝備的黃維12兵團(5個美械軍)實力也不差,這2個兵團都是處於第一梯隊,當然也比較傲。
第二梯隊:黃伯韜的7兵團(得到美械100軍和44軍加強)也有的10萬人馬,再加上不輸美械的25軍,該兵團實力不弱。同樣的還有李彌的13兵團,別看李彌才不到6萬人,但麾下的第8是不折不扣的美械王牌軍,更為重要的是李彌作戰一直是以頑強著稱,特別是陣地戰和防守能力在國軍中也是數一數二。
第三梯隊:第三梯隊主要為飛將軍孫元良的16兵團,以及兩個綏靖區升級而來的第6和第8兵團,這三個兵團戰鬥力較弱,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李延年的6兵團在後期得到了從遼瀋撤退下來的美械闕漢騫54軍,以及二公子的坦克部隊加強,其戰鬥力差不多等於第二梯隊。
但在這7兵團三梯隊中,他們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團結,而是相互拆臺和搞小幫派。
第二兵團和他們的司令官邱清泉一樣,是徐州剿總的王牌也是刺頭。就如同於NBA的某些人一樣,是球霸級人物。充當帶頭大哥的2兵團,在徐州剿總大搞一言堂,論關係,2兵團和13兵團關係最好,主要是兩個兵團都是正統中央系和遠征軍體系出來的(第5、8軍都是遠征軍),而且因為經常行動所以被人稱之為“邱李兵團”。
有朋友就有敵人,2兵團和7兵團一直就不是很對付,主要是在淮海之前的豫東大戰時候。為了救黃伯韜兵團,邱瘋子可是拼了老命增援和粟裕大對攻,遭遇華野節節阻擊的2兵團傷亡慘重。但戰後論功行賞的時候黃伯韜被髮了青天白日勳章,而打仗最為賣力的2兵團反倒啥也沒有,氣的邱瘋子素質三連,以至於在徐東戰役的時候。吃了一次虧的邱清泉和李彌在增援的時候直接磨洋工(一天前進2-3公里),直接坐看的黃伯韜兵團被我軍吃掉。
2兵團和7兵團雖有齷齪,但他們同樣看不起第三階梯的三個兵團。
孫元良是什麼樣的人,在抗戰時候他們的同僚就已經知道,絕對靠不住。李延年人品在國軍內部也是“有口皆碑”。比之前面兩個中央系的,沒有實力且是雜牌出身,而且是綏靖區改編而來的劉汝明8兵團更被人看不起。因此在救援黃維的兵團的過程中,劉汝明和李延年也是出工不出力。
故而,7個兵團之間根本就沒有齊心協力,肯為同僚犧牲和掩護的做法,靠著這些人玩一字長蛇陣相互支援的戰術,壓根就是異想天開。
誰來也不好使
這些派系的刺頭們內部相互鄙視和敵對之外,對上層指揮官也是多半陽奉陰違,或者直接不聽宣。
在淮海戰役前,蔣是原先想讓當時戰績較好的白崇禧帶著他的華中班底到徐州就任,也就是白崇禧充當徐州剿總司令官,而宋希濂則當其副手。其實這個組合勢力絕對要比劉峙和杜聿明高,宋希濂和杜聿明差不多,但劉峙和白崇禧可是差了好幾檔。
當看到徐州剿總的配置之後,白崇禧就打了退堂鼓,這些黃埔系的嫡系,靠著自己一個桂系出身的國防部長的本身就很難指揮的得動。這些“天之驕子”們壓根可能就不會聽自己指揮。不過白崇禧的副手宋希濂畢業於黃埔一期,資歷夠老,軍事才能也很突出,倒是可以去指揮。
在淮海前夕,宋希濂準備去當徐州副剿總的時候去找白崇禧合計,白崇禧將這些兵團司令官挨個和宋希濂分析,李彌倒還好本身就是宋希濂的老部下,孫元良和鐵定是靠不住,黃百韜大局觀強應該還行,而邱清泉則是個瘋子誰也指揮不動,李延年就聽蔣的。劉汝明是雜牌實力不行。因此白崇禧以“凶多吉少”為由,勸宋希濂的留在華中。
這兩位名將不想去趟渾水,蔣才不得已讓資歷老和聽話的劉峙去前線,杜聿明以副職擔任實際指揮。
不過即便是這兩人是蔣的欽差,7大兵團司令官們也不是很聽話。黃伯韜是老實人,乖乖聽了劉峙的話,讓自己被困碾莊。其他人也從黃伯韜身上看出了劉峙的指揮水平,自然也不太買他的賬,邱清泉在軍事會議上當眾用外語嘲諷劉峙。孫元良完全將劉峙的命令當耳旁風,該轉進還是要轉進,打起仗來劉峙的軍令就相當於廢紙。
杜聿明在這些兵團司令官中威信還可以,以第五軍為基礎的2兵團就是其老部下,不過接到命令的杜聿明卻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
在晚年的回憶錄裡杜聿明寫道“恐懼心理一直上湧,覺得徐州戰場好像是一個刑場,我一到徐州,不是被打死,即是被俘。”在實際指揮上杜聿明也是受到掣肘。南面解救黃維的2個兵團,根本就不聽杜聿明的指揮,李延年和杜一樣是黃埔一期,資歷差不多,除了蔣的命令就算顧祝同也不好使。劉汝明是軍閥老資歷,打仗不會太賣命。而即使是自己一把手帶出來邱清泉,杜聿明也是很難指揮的動,此人瘋起來沒人能管得住,在杜聿明下令投降的時候,甚至邱清泉還準備兵諫。
因此,面對著這7個兵團司令官,除非是何應欽或者蔣親自出馬,不然誰來真的都不好使。
雨田君說
其實在淮海戰役中,從國軍這7個兵團的排布和司令官上看,就已經為後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的,軍隊裡面派系林立,這樣雖然有利於防止將領們擁兵自重,但卻讓軍隊缺乏協作和相互犧牲的精神。而且將領間任用親信,對旁系不管不顧,看似80萬,實則各懷心思。
故而,同心協力的60萬對一盤散沙80萬,孰強孰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