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老覃就寫過《將軍十二歲參軍,二十年後回家,父子相逢不相識,鬧出了大笑話》一文,講的是王扶之少將“衣錦還鄉”的故事。
文章中有提到,在抗日戰爭時期,16歲的王扶之被編入黃克誠任師長兼政委的新四軍三師擔任作戰參謀。他在河北紅子殿對日作戰中繳獲到了一輛腳踏車。由於黃克誠的眼睛高度近視,行動不便,連騎馬也成問題。王扶之就用這輛腳踏車載著黃克誠對部隊進行指揮排程。軍中戲稱:“王扶之腳踏車的後座上馱著新四軍三師的指揮部”。
昨天,老覃寫了《1946年,黃克誠痛斥林彪誤判戰局,13年後,才知道自己誤會了林彪》,文中提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14日,黃克誠就以個人名義建議中共中央速派10萬人赴東北建立戰略根據地。
陳毅後來心悅誠服地說:“黃師長的眼睛近視,但看問題看得很遠,是千里眼!”
黃克誠看問題不但遠,而且準。
老覃還寫過《黃克誠大將有多猛?高度近視的他誤闖敵陣,一聲斷喝,敵人全懵了》一文,講述了黃克誠看待問題的準確性:1927年12月,湖南永興特別支部準備發起暴動時,他反對操之過急;湘南暴動後,他反對湘南特委提出的“焦土戰略”;1930年,他反對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提出的奪取中心城市的口號;1931年,他反對當時的大清洗運動擴大化;1932年年初,他反對中央堅持打贛州的決議;1946年4月,國民黨軍隊集結了6個軍的兵力攻打四平,他反對堅守四平……
關於這個四平保衛戰,1959年,廬山會議召開期間,毛主席曾向他表示:“固守四平當時是我決定的。”
黃克誠直言不諱地說:“是你決定的也是錯的。”
黃克誠的真誠和直接由此可見一斑。
話說回來,黃克誠雖然當面這樣指出毛主席的錯誤,但他對毛主席是非常敬佩的。
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黃克誠與毛主席見面的機會並不多,但沒有絲毫影響他對毛主席的崇拜。
在廬山會議之後,黃克誠遭受到了不公正對待,被撤銷了一切職務,僅保留黨籍,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直到1977年,黃克誠才重新復出。
細算起來,黃克誠一生是“九起九落”。
但不論什麼時候,他都“不忘初心,無悔付出”。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黃克誠被增補為中央委員,並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一些當年對他“開過炮”的人前來向他賠禮道歉。他豁達大度地說:“那都是時代造成的東西,在當時那種環境下,你們不向我開炮,你們也難以過關。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是著眼當下,用我們的餘生為黨、為國家再多做些工作吧。”
前來賠禮道歉的人聽了,一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1980年11月,黃克誠在中紀委一次座談會上作了一場長達四個小時的講話,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了毛主席領導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他無限深情地回憶了毛主席在多個歷史緊要關頭高瞻遠矚,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的驚心動魄的往事。
黃克誠的講話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全場掌聲不斷。
掌聲迴盪,人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追思在飄揚。
黃克誠的這一場講話被人們稱為“黃公講話”。
會後,人們紛紛寫信給黃克誠,請求黃克誠把講話內容整理成文稿,公開發表,使全國人民都可以看得到。
黃克誠的回答是,這完全是我個人的“一家之言”,如果要拿去發表,一定要經過中央的同志的審查。
講話內容被整理成稿件後,由秘書送到了鄧小平的案頭。
鄧小平一直堅持“沒有毛主席,我們中國人民就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的觀點,他看過稿子後指示:“這個講話稿完全可以發表,請喬木同志在文字上再過一遍。”
胡喬木看了稿子,覺得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修改的了,本想就此拿去給黃克誠,但總覺得有什麼東西要修改一下為好,想了想,就把講話稿中對毛主席的稱謂改成了“毛澤東同志”。
黃克誠反對這樣的修改。
他說:“你這麼改,我是非常不習慣的,從感情上過不去,我覺得還是保留毛主席的稱謂比較好。”
老覃在五月份寫了《毛主席和兩個小八路聊天時被攝影師抓拍,聊天內容過了47年才披露》一文。裡面提到:1986年,遼寧丹東武裝部離休幹部劉長貴自稱是著名照片《毛主席和兩個小八路》中的一個小八路。他回憶,1938年,延安抗大開會,他和戰友安定寶在路上偶遇毛主席,一齊朝毛主席大叫:“毛主席!是毛主席!”毛主席親切地走近問他們,和藹地問:“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當然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笑了,搖搖頭,說:“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澤東。” 即對於“毛主席”這一稱謂,毛主席本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的。
但是,自從毛主席在1931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第一屆主席,即“毛主席”這一稱謂就一直伴隨著他。
把“毛主席”改稱為“毛澤東同志”,不但黃克誠不習慣,廣大人民也都不習慣。
鄧小平隨後也說:
這樣,黃克誠的講話稿以題為《關於對毛主席的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一文在1981年4月10日的《解放軍報》頭版頭條刊發,文中全部保留了對毛主席的特定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