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那是因為產品本身迭代速度快,新品效能提升幅度大,自然就建議消費者選購新品了。
但是其中的大前提是“提升幅度大”,而對於遊戲本來說,今年的RTX顯示卡提升幅度很小,所以實際遊戲幀數提升幅度並不明顯:
上圖是我們昨天釋出的戴爾 遊匣G15 2022款影片測評,感興趣可以去B站搜[筆吧評測室]找到。
下圖是我們在去年3月釋出的聯想 拯救者R9000P影片測評,其中有很多遊戲幀數可以進行對比。
例如在2K解析度下,古墓麗影是78幀vs70幀,這算是區別大的。
賽博朋克2077是36幀vs34幀,兩代遊戲本僅差2幀。
沒有預算的話,老款遊戲本值得買嗎?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惠普 暗影精靈 7
它的配置如下:
i7-11800H 處理器
RTX3060 6GB 獨立顯示卡(115W)
16GB 3200MHz 記憶體
512GB 固態硬碟
16.1英寸 1080p解析度 100%sRGB色域 144Hz重新整理率 IPS屏
電池容量 83Wh
厚 22~26mm
機身重 2.34kg
介面卡重 713g
目前售價7699元
優點!
1,高負載下,表面溫度控制得比較低
2,效能釋放較好,且BIOS開放CPU超頻
3,觸控板面積增大
缺點!
1,狂暴模式下,不支援Dynamic Boost 2.0
2,機身外殼容易沾染油汙
3,電源鍵位置詭異,且方向鍵僅有半高
這檯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即可揭開後蓋。
雙通道16GB DDR4 3200MHz記憶體能滿足大部分需求,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記憶體。
測試機的固態硬碟容量為512GB,型號是三星PM9A1,支援PCIe 4.0x4和NVMe,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固態硬碟。
PS:第二個M.2插槽的規格是PCIe 3.0x4。
1,對遊戲時的表面溫度要求較高
2,對於處理器效能釋放有一定需求
3,平時不用方向鍵玩遊戲的使用者
惠普 暗影精靈7最大的特點是鍵盤溫度控制得好,玩遊戲時熱感較小。
螢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為109.5%sRGB,色域覆蓋為99.4%sRGB,平均△E為0.99,最大△E為2.34,整體表現不錯。
頂配版暗影7有2K165Hz屏可選。
介面方面,機身左側依次為RJ45網口、USB3.2 Gen1 Type-A、miniDP、HDMI2.1、雷電4、3.5mm耳麥介面、SD卡槽(UHS-I)。
機身右側還有兩個USB3.2 Gen1 Type-A介面。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3.6dB。
續航方面,它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6小時整。(場景:現代辦公)
惠普 暗影精靈7有三款i7+3060的配置,分別是低色域版、高色域版、高色域高解析度版。
最近暗影精靈7有小幅調價(上漲),這可能是因為新品價格較貴,與老款差價較大,所以經銷商做出上調的舉動,控制老品流速。
暗影精靈8首發7999元,自然是值得加價的,但現在首發期過去,它在JD自營已經漲價至8799元了,所以從遊戲效能的角度考慮,那是老款價效比更高。
但如果你買電腦不僅要玩遊戲,還有一些其他的專業需求,那麼12代酷睿依舊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上圖是惠普 暗影精靈7的拆機實拍圖,4熱管雙風扇的組合。(隱藏了一根給視訊記憶體和供電散熱的熱管)
室溫25℃
反射率1.00
BIOS版本:F.03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維持在95℃,功耗53W左右,頻率維持在3.3GHz。
顯示卡溫度維持在85.7℃,功耗115W,頻率1837M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1.3℃,WASD鍵位區域在32.6℃附近,方向鍵37.8℃。左腕託溫度為30.4℃。
總的來說,惠普 暗影精靈7除了CPU溫度較高,其他散熱表現都不錯,特別是鍵盤表面溫度數值較低,這方面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對於這波新品釋出,有幾點我們需要達成共識:
1,CPU效能的確提升了
包括高幀率遊戲(例如LOL/CS等電競網遊)幀數提升幅度較大,以及部分依靠CPU多核效能的專業軟體也有一定提升,今年的Intel沒擠牙膏。
2,顯示卡效能的確沒提升
無論是140W功耗的3060,還是70Ti/80Ti,除了核心成本上漲,其他基本都是5%以內的變化,今年的NVIDIA擠牙膏了。
3,DDR5記憶體提升暫時不大
從技術規格來講,今年的DDR5記憶體頻寬增加,各種理論分析都預示著提升,但由於記憶體分頻機制,以及延遲的增加,近期DDR5記憶體提升幅度很有限,特別是遊戲層面。
後期等記憶體頻率/延遲進化後,應該能發揮DDR5的真實實力。
達成以上共識後,我們再來看看新老兩代遊戲本該如何選擇:
1,純看價效比+純玩遊戲
從目前的價格判斷,老款遊戲本更值得購買。文章開頭也有展示,老款遊戲本的遊戲幀數並不差,玩遊戲主要還得看顯示卡,顯示卡效能進步小,CPU是很難產生決定性作用的。
2,純看價效比+不僅玩遊戲
如果你有專業類需求,那就得看是否對CPU要求很高,如果專業軟體偏向CPU多核效能,那我還是推薦買12代新品的,畢竟工作/學業比遊戲重要。
3,不止看價效比
新一代遊戲本不僅CPU提升,還有一些細節設計有改進,如果你看中這些,且願意為此支付溢價,那膝上型電腦是“消費型數碼產品”,咱們就消費起來吧~
以上就是目前我對新老兩代遊戲本的淺薄分析,如果你不處於以上三類人,同時很追求遊戲效能的提升,那我只能建議你【繼續等】,等到RTX40系遊戲本上市,屆時必然會有比2022年更大幅度的遊戲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