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友在接觸商品餌伊始,都覺得商品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開,餌水比不是問題,配方不是問題,問題是餌料的狀態很難控制好。
要麼,餌料太散,要麼,餌料變成疙瘩餌,表面溼黏,芯子裡則是乾的。如果打揉的次數太多,就容易打成死餌,落到水裡,完全不會霧化。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所有的餌料裡,都或多或少添加了小麥蛋白,小麥蛋白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性,就是隨著吸水時長以及外界打揉力度,會產生不一樣的物理效果。
小麥蛋白吸水時間短,餌料的黏連效果差,但是小麥蛋白的吸水時間過長,會因為吸水飽和,導致黏連效果越變越差。
打揉的力度小,小麥蛋白黏連效果差,打揉的力度太大,小麥蛋白則會緊密黏連,越打越黏、越打越死。
但是,我們在開餌時,想要控制餌料的狀態,只能透過餌水比和打揉的次數、力度來控制餌料的狀態。
餌料狀態好,味型擴散、適口性都更加理想,反之,要麼瘋狂招惹小魚,要麼適口性非常的差。
餌水比其實略大一些,略小一些,對最終的效果,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大,而打揉的力度、次數,則直接決定了餌料的最終狀態。
那麼,我們怎麼做到自如的控制餌料的狀態呢?其實不管是搓餌還是拉餌,只要注意這麼兩個細節,開出狀態好的餌料,並不算難。
一、搓餌要多打而力輕
所謂的打揉,其實一共包含三個動作,攪、揉、攏,這三個動作連起來,才叫打揉。
攪得動作很好理解,就是攪動加水的餌料,儘可能讓所有的餌料均勻的吸水,攪動的越均勻,餌料吸水的就越充分,開餌水就分佈的越均勻。
揉,則是要在攪拌的過程中,已經餌料聚攏成團之後,輕微施力在餌料上,其目的就是讓小麥蛋白纖維能充分粘合。
攏則是聚攏,將充分吸水,且分散的餌料聚攏成團,這個動作也往往和揉連起來使用。
這三個動作的依次操作,就完成了搓餌的開餌,咋一看沒有什麼好多說的,其實不然,在開搓餌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細節,就是次數多而力度輕。
打揉次數多,就可以讓餌料顆粒均勻吸水,一般來說,搓餌需要偏硬,打揉次數少一些,搓餌需要偏軟,打揉次數就多一些。
但是不管打揉的次數少還是多,力度一定要輕,適當加一些力度即可,要非說給一個參照,指肚將餌料壓下少許就足夠了,力度再大,很容易將餌料打的太黏。
二、拉餌醒餌時間一要足夠
拉餌的餌水比普遍較大,而且添加了比例較大的拉絲粉,不管是增加打揉次數,還是用力打揉,都會導致小麥蛋白緊緊地裹纏,進而變得非常黏。
所以很多老鳥在開搓餌的時候,都不打揉,加水之後,輕輕地搖晃餌盆,讓開餌水浸泡餌料,如果餌料層厚一些,開餌水落不到底,才會適當的攪拌一二。
想要保證拉餌餌團的出絲效果,更多的是需要醒餌,在盛夏,氣溫28度以上,醒餌3~4分鐘就可以了。
氣溫在20~28度時,醒餌至少要5分鐘,氣溫低於16度,醒餌至少要七八分鐘,在冬季氣溫零下,最好用溫水開餌,同時也要不低於5~8分鐘的醒餌時間。
在實戰中,醒餌時間寧長勿短,醒餌時間長一些,無非就是返水可能會提前,醒餌時間短一些,則極有可能因餌料吸水不充分,導致餌團不出絲,餌團浪費掉,都不奇怪。
開商品餌,其實只要多練練手,就會發現,難度也不算太大,只要餌料附鉤性不差,狀態的控制,真沒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