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中秋假期,就到了秋分節氣,這是秋季極為重要的一個節氣,氣溫下降變得真正涼爽,其實是從秋分之後開始的。秋風送爽、秋高氣爽、金秋十月,都是秋分之後。簡單來說,涼快多了,魚也開始變得真正好釣了。秋分過後是收穫大魚的階段,別看魚好釣,套路也很重要,不然全是雜魚,正經大魚寥寥無幾。
一、宜釣大水面,不宜釣小水面
大水面魚密度小,但是畢竟是有大魚的。不過經驗告訴我們,大水面中魚難釣,但是大水面中出魚的時間還是比較規律的。或許夏季經常空軍,但是在春末以及秋分之後時,大水面就到了出大魚的好時候。原理就在氣候上,當水溫逐漸下降時,就到了魚進食催肥的時候。當魚催肥時,進食量、進食時間、進食範圍都會有所增加,所以碰上大魚的機率和釣到的機率都會有所增加。還有釣魚老司機說過,魚進食時間的長短,才是一天收穫多少的基本。
二、宜釣淺,不宜釣深
釣深還是釣淺,跟季節有關,跟天氣有關,跟出釣時間也有關係。就算高溫的夏季,在早晚垂釣時也不宜釣深,因為高溫的夏季時魚的進食時間會集中在早晚,凡是有食物的地方必定不是深水,所以不釣深水才更容易釣到魚。秋分之後,魚的覓食變大,更長時間出現在食物豐富的淺水附近,所謂秋釣邊,其實就是從秋分之後開始的。其實可以這麼理解,魚“吃飯”的時候,肯定不會在深水,秋分之後的氣候條件就會導致大魚更長時間在淺水。
三、宜釣陰雨天,不宜釣晴天
不過釣大魚,跟釣鯽魚有本質的區別,釣淺和釣邊都不是太淺,水深2米就足夠了,相對於夏季和初秋階段,深水其實淺了很多。很多釣友淺水釣不到魚,大部分原因是“嘈雜”造成的。其次是選擇釣位不當,淺水可不是近岸淺灘,近岸淺灘不但沒大魚,其實鯽魚都很少能夠碰到。大魚到淺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大魚感覺安全。所以陰天、雨天、霧天、多雲,光線不強時更適合釣稍淺一些。其次是選擇釣位時,凡是跟深水相連的淺水,才會有大魚,也就是深淺交界。晴天不是不能釣,只是不如陰雨霧這三種天氣,晴天出門釣深釣遠,釣樹蔭,釣活水,釣下風口最佳。關鍵是晴天愛曬,不如其他天氣“滋潤”。
四、宜用素餌,不宜用葷餌
關於餌料,其實選擇非常多樣,畢竟是魚能吃的季節。但是在野釣大魚時需要了解一個原則,那就是大魚是怎麼成長成為大魚的?凡是能釣魚的地方,裡面還有大魚生存,一定是經歷了無數挑戰的。所以理論上說魚此時什麼都吃,其實很多東西大魚不敢吃,否則哪裡還有機會變成大魚,幼年時期就被人釣走了。野釣大魚,用餌比較注重天然、本味,要接近自然界中天然食物的味道。比如微酸、略帶酒味,這些的餌料在各種大水面都有通殺的效果。而且秋分之後大魚進食好,雜魚也更瘋狂,素餌也能有效減少雜魚鬧窩的情況。
最後注意釣組宜大不宜小,這個階段的大魚不管是體重還是體力,都是一年中的頂峰。不要相信細線遛大魚的“鬼話”,也不用太過於考慮粗線“擋口”,只要魚吃鉤猛,就不會檔口。釣組較大,自然比較硬,是否檔口跟釣法也有關係。用跑鉛、大跑鉛、雙鉛等釣法,鉛墜、子線躺底,子線多粗都不會擋口,其實擋口只要主線在鉛墜懸浮的釣法中。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