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背大猩猩強嗎?很強,看它們在動物園裡一拳打爆鋼化玻璃就知道了。可現實中它們為何又給人一種“弱”的既視感?
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大猩猩是安靜的素食主義者,雖然善戰,但不戀戰,多數情況下的打鬥,是能逃則逃,不會死鬥;二是因為大猩猩也屬於靈長類動物,靈長類的神經比較發達,這使得我們反應能力很強,但副作用卻是敏感怕疼。所以大猩猩在打鬥的過程中,一旦受傷,戰鬥意識會急劇下降。當然,也不排除被激怒,越戰越勇的情況,但這種情況極少。
並非所有的大猩猩都能稱之為銀背,全世界現存有4種大猩猩,分別是東部山地大猩猩、東部低地大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和克羅斯河大猩猩。東部的大猩猩比西部的大猩猩毛髮更長,也更黑,尤其是東部山地大猩猩,它的毛髮是所有大猩猩裡面最黑的。
當這些雄性大猩猩成年之後,背上的毛髮逐漸呈現出了銀白色,一直延伸至臀部,此時這些大猩猩個體,才能稱之為“銀背大猩猩”。
內戰:重拳出擊,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如果沒有豹子等外敵來襲,大猩猩過得基本上都是“歲月靜好”的生活,它們的一天很簡單,就分為進食期和休息期。
其食性以植物性質的食物為食,在水果類豐富的季節,這些果子能夠滿足大猩猩與黑猩猩等所有以此為食的動物;到了水果較為匱乏的季節,大猩猩則增加了枝芽、樹葉等攝取的比重,避開了與黑猩猩之間的競爭。
另外由於大猩猩群裡的等級制度非常明顯,成員之間往往能夠形成穩固的關係,所以一個健康的大猩猩群裡,平日裡是很少產生衝突的。
多雄性的群體中,內鬥發生的機率會比較大一些,尤其是當領頭的銀背大猩猩呈現老態,壯年的銀背逐漸變得叛逆時,就會發生“王位”爭奪戰,失敗的一方往往會被殺死或者趕出群體,成為流浪猩猩。
同群之間的內鬥,還不算太激烈,多數時候都是隻分高下。大猩猩在內鬥上真正的重拳出擊,多發生於兩個群體的首領銀背相遇了,它們會進行一場生死搏鬥,用尖銳的牙齒,鬥個你死我活,做到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外戰:側重防守,能不戰就不戰
兩個首領銀背的打鬥,最能看出它們的實力,不過在外戰上,即便是壯年的銀背,表現得也沒那麼勇猛了。在非洲大陸上,豹子的棲息地與東、西部的大猩猩都存在較多的重疊,這使得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相遇的機率較大。
豹子是兇悍的捕食者,它的食性很廣,樹上爬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均能成為它的獵物。成年的大猩猩雖然強勁無敵,但幼年大猩猩卻容易成為豹子的口糧。
現實中也的確有很多幼年銀背被豹子捕食的事件發生,大猩猩將巢穴築在樹上,能避開很多陸地捕食者,但卻防不住豹子。豹子很擅長爬樹,在夜間,它會趁大猩猩群體休息的空擋,進行偷襲。
另外,一些只有單一雄性的大猩猩群,如果首領銀背死亡了,在新雄性入主之前,這些大猩猩群裡的幼崽,也容易成為花豹的獵物,因為缺乏銀背的保護,豹子很容易得手。
在遇到豹子等強敵時,首領銀背會發出獨特的預警聲音,其他的成員聞聲會迅速向該銀背靠攏,並且形成一個保護圈,將所有幼崽引入保護圈的中心,然後形成以銀背為主力的防禦陣型。所以當外戰來臨時,首領銀背最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護群成員及幼崽的安全,能不戰就不戰,直接將豹子嚇跑趕走最好。
在外戰上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明顯不同的銀背,與內戰時的重拳出擊不同,此時的它唯唯諾諾,側重防守,幾乎不主動攻擊,只有當它感到豹子有嚴重威脅,不出手不行的情況下,才會與之拼命。
為了不打架,大猩猩有多努力?
大猩猩有一個標誌性動作,那就是站起來用雙手捶打胸部,發出“砰砰”的響聲,很多人將這個動物理解為它們戰鬥前的訊號,事實上根據2021年4月份《科學報告》上一篇論文研究成果顯示,大猩猩做出這個動作的目的,並不是它們準備開戰了,恰恰相反,它們是想透過這般示威的方式止戰。
研究人員從2014年1月開始,到2016年7月份,花費了近三千個小時,在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記錄下了25只銀背,超500次擊打胸部的現象,從而得出了這一結論。
研究者還提到了,銀背擊打胸部似乎還包含了許多複雜的資訊,甚至能將自己的身高體重、身體素質等資訊,都透過“砰砰”聲傳出去,好讓其他的大猩猩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透過外在特徵或者某一特定的聲音、動作,傳遞某些訊號,在動物世界裡很常見,比如雄獅的鬃毛、蜜蜂的轉圈等等,所以銀背擊打胸部發出的聲音,能傳遞一些資訊,也並不奇怪。
研究表明,體型越大的銀背,喉部附近的氣囊也更大,擊打胸部時發出的聲音就更低沉震撼。換言之,透過聽聲音就能知道該個體的大小,進而對求偶、示威等各方面都有影響。
強大的銀背透過這一行為嚇走更弱的對手;體型小的銀背也能透過這一行為向對手宣告:雖然我較小,但與我戰鬥也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為了不打架,它們發明了擊打胸部的示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