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趁著歐洲亂成一鍋粥的功夫,美軍悄摸摸將墜海的F-35C隱形艦載機打撈出水,比原先100多天的預期速度快了一大半。3月3日,媒體放出了這架F-35C臥在打撈船甲板上的畫面,讓人似曾相識,不由想起1月下旬英軍墜海F35B的殘骸。不過和英軍F-35B被打撈上來“死魚翻肚子”的名場面不同,這架F-35C被悉心包裹了起來,成為不折不扣的“粽子機”。
看到這個畫面,雖然大家紛紛調侃F-35C由“鹽水鴨”變成了“板鴨”,由五代機變成了沒有垂尾的“六代機”,一步完成了升級。但從蒙布的形狀來看,F-35C的殘骸還是相當完整的。要知道,這可是從至少3800米的海底打撈出來的,在劇烈的撞擊和巨大的水壓下,這架隱形艦載機的殘骸竟然能保持得如此完整,真是不可思議。
不僅如此,這架F-35C在降落失敗,撞擊航母艦艉,並橫掃過整個著艦區,乃至最後浮在水面“游泳”時,整個機身都非常完整,僅有少量的殘片。另外,前幾個月英國墜海F-35B艦載機被打撈出水的時候,畫面顯示殘骸也是相當完整,甚至連艙門蓋、起落架都還在。而此前無論是F-14,還是F/A-18,美軍艦載機墜海之後,打撈出來的殘骸都非常殘破,是什麼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區別?
答案就是五代機的鈦合金框架和機翼機身一體化製造工藝,讓它的結構非常堅固,遠遠超過此前的三代機。沒錯,對於五代機,大家可能只注意到它的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超視距作戰、超態勢感知等5大效能,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由於生產工藝和製造材料的變化,它的機身堅固程度已經有了巨大的升級。
根據資料統計,F-15戰鬥機中鈦合金材料佔整個結構重量的26.1%,而F-22的鈦合金材料比重增加到41%。不過到了最新F-35戰鬥機的機體結構中,鈦合金比重卻又不足20%了,鋁合金反而佔了19%、鋼佔7%、其他材料佔23%,比重最大的複合材料竟然有31%,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鈦合金越多飛機越堅固嗎?
實際上,一方面是由於複合材料經過人為設計之後,它的韌性往往會超過鈦合金;而另一方面的關鍵是鈦合金框架的尺寸,而不僅僅是用鈦合金就行。比如在F-22上,最大的鈦合金隔框只有3.81米×3.17米,而F-35的機翼承力結構前緣處的隔框,尺寸為4.1米X2米,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三,更重要的是F -35的翼身一體成型技術,具有製造簡單、強度高、韌性強的特點,價格還相對便宜。
而五代機如此堅固的結構,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完整的殘骸,這意味著它的抗墜毀和抗打擊能力都很強,就像蘇25攻擊機一樣,有時候在戰場挨一兩發行動式防空導彈,還能安全飛回去,大大提高了飛行員的生存率。五代機能打,還能抗揍,兩方面效能加持起來,對三代機的碾壓優勢真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