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落地後,學科類培訓機構涼意透骨。原本備受資本追捧的企業們,也紛紛開始考慮轉型。
不少家長也在為週末去哪兒發愁:
去不了培訓班,但也不能每週都在家玩兒兩天吧,總要找其他渠道學點什麼吧?
此前,曾有行業觀點認為,“雙減”政策落地後,作為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創新形式的研學旅行,或將成為教育領域的發展風口。
圖據網路
但記者在諮詢了多位機構老闆後發現,儘管學科類培訓遇冷,但是研學旅行的現實也沒有因此變得美好,兩者更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機構老闆:
以前只是邊緣業務
現在也不打算大動
張平是成都某大型K12教培機構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自己在2019年就已經涉足了研學專案,畢竟可以豐富整個機構的寒暑假培訓專案,給機構增加一些額外收入,當時還沒有受到疫情和“雙減”政策的影響,不管是宣傳還是研學執行都還比較順利。
不過,在他看來,當時還是主要做K12培訓業務,研學專案大多是和旅行社進行合作,主要是在寒暑假到來前在校區進行宣傳和招募,時間大概會在一週左右。
“一般來說,能夠招到幾名娃娃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大多數家長送娃娃進行研學,原因無非是兩方面,一是考慮到沒有帶孩子出去玩的時間,二是可以讓娃娃趁此機會見識下眼界。”在張平的眼中,研學往往也只是機構拓展業務的一個內容,而不是主力業務。
圖據網路
之所以不是主力業務,原因也很簡單。
一是市場亂。不少家長曾經吐槽,長期以來,市面上的研學旅行五花八門,家長們也經常搞不清楚到底是去純玩了,還是去真的研學了。張平表示,既然是研學,研究和學習肯定是分不開的,但很多所謂研學,更多隻是“遊”,基本上是帶娃娃去逛景點,如果沒有老師進行深入的講述,這樣的研學,意義並不是很大。
二是風險大,利潤薄。以北京往返一趟為例,機票價格大家都看得到,門票價格更是透明,吃住的錢雖然豐儉由人,但也是幾乎透明的,“利潤算都算得出來”。而風險卻是無法估算的,尤其是帶孩子出門,“帶隊老師經常全程提心吊膽,出一點事都是天大的事。”
談及政策變化,張平表示,現在還是會進行考慮拓展研學業務,但是現在疫情反覆的情況下,家長依然會有很多顧慮,暫時只能去到成都周邊,利潤被壓得更薄。因此,張平暫時沒打算有啥改革的大動作,“穩住現狀,先活下來,多觀察分析,想清楚了再說下一步”。
記者也關注到,“雙減政策”落地前後,不少機構也已經涉足了研學專案。例如,好未來早已佈局研學板塊,投資了許多研學類企業,同時也擁有自身遊學產品。而在本地,心田花開也推出了三星堆探秘古蜀文化的週末營,研學內容主要是學習青銅文化,參與青銅手工製作等。但至少從目前來看,這些產品一是沒有形成規模級,二是利潤十分有限。
現狀:
距離概念提出已有7年
但市場依然有點“亂”
對於研學旅行開始變得大熱的分水嶺,業界一般認為是2014年。
2014年,我國首次明確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疇。
到了2019年,我國研學旅行市場規模約為164億元,但參與研學旅行業務的企業也快速增長,達到了7300多家。
可以看出,在政策的東風之下,研學活動也成為了素質教育領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從一線反饋來看,研學旅行絕對不算是一個能掙快錢的地方,而且市場有點“亂”,也沒有出現像好未來、新東方這種K12學科領域中絕對巨頭的研學企業。
教育部官網截圖
至於原因,有企業負責人表示:一是產品亂。比如一些旅行社,把旅行線路簡單粗暴加兩個人文景點,就改頭換面說是研學線路;
二是競爭門檻低。“太容易被複制了,比如去兵馬俑的線路,你說你能做出什麼特別的來?無非就是參觀、動手製作、聽講解、指導寫作、指導拍攝,還能玩出什麼花樣呢?拼手工製作?分分鐘被抄襲;拼名家講解,你都能請來的講解員,別人難道請不動?況且這增加了成本;指導寫作和拍攝就更容易被複制了。”
三是利潤低。如前面張平所述,各個環節的成本幾乎都是看得見的,能賺多少錢基本是個定數。再者,雖然行業內也有人精心打磨,想做精品線,但一旦上萬,就註定小眾。
四是風險大。“我們有次帶歐洲研學,北京轉機時,有個孩子早上偷偷從酒店溜出去,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孩子又沒帶手機,我們到處找孩子,上上下下嚇了個半死。”
五是難成規模。“研學旅行高峰就在寒暑假,這還算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越大,人力成本越高,臨時工我們不敢用,正式工也不敢多籤,畢竟,忙完那幾個月,這些員工平時事情就很少,只能算養著,最多做一些週末線路來衝抵(用人成本),但週末線路家長更願意自駕帶孩子出去,成本低,還能親子,選擇我們這種研學線路的並不多。”
觀點:
利好與挑戰並存
發展依然要重視規律和特點
那麼,“雙減”能不能成為新的利好呢?多位負責人對此表示“謹慎”。“不是說孩子不去上培訓班了,就會來研學,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其次,正在轉型中的K12機構們也都各自虎視眈眈,這或許更會讓市場進入諸侯混戰。成都旅遊協會研學分會會長謝慧然就表示,在傳統學科培訓市場受到政策調整的時候,不少K12培訓企業、補習從業者、資金都將流向臨近行業,向素質教育、成人教育等領域轉型,會對原有研學企業造成巨大沖擊。
心田花開推出的研學專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也表達了相似觀點,校外培訓機構轉向非學科培訓,會是機構轉型的主流。但是對於這一轉型,校外培訓機構也需要謹慎。畢竟這一領域原來的培訓機構已經基本飽和,新的機構加入必定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
當然,也有機構負責人表示,“雙減”客觀上肯定是對研學行業的利好,“(孩子)週末的時間空出來了,能不能爭奪到孩子和家長,就看各家自身修煉的功夫了。”這也是為何很多教培機構和線上教育公司也在探索向素質教育、研學旅行轉型發展的原因。
當然,市場的自我整頓和規範,也是必然的事情。“教育的本質應該是一個良心行業,而不是暴利和賺快錢的行業,研學旅行同樣如此。只有尊重其行業發展的自身規律和特點,認真做好課程研發、營地打造及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才能夠讓自己乘勢而上。”
記者丨殷建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