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前言
“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這是朝鮮戰爭停戰簽字之際,毛主席向彭德懷發出的緊急密電,可明明交戰雙方就要停戰,是誰惹怒了毛主席,讓其發出這樣的密電?
這一切還要從朝鮮戰爭的第五次戰役開始說起!
01.第五次戰役
在經歷了前四次戰役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現,志願軍的攻勢他們根本抵擋不住,這時雙方都維持在38線附近。
雖然志願軍入朝以來,打得聯合國軍潰不成軍,但我方戰士也損失慘重,所以這個時期志願軍整體處於休整階段。
然而在志願軍戰士休整的同時,中央軍委並沒有閒著,他們知道敵方不會束手就擒,所以中央軍委集體商議後決定,積極準備下一次戰爭。
在我方備戰的同時,聯合國軍這邊也一改往日輕視的眼光,他們又加大兵力的支援力度,並且還將大批經歷過二戰的老兵,調到朝鮮戰爭前線中來。
從上面這些來看,雙方對第五次戰役都極為看重。
隨後在1951年4月22日黃昏,慘烈的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
當時中朝人民軍隊在西線以一個兵團的兵力正面突擊,兩個兵團從兩翼突擊,並實施戰略迂迴、分割圍剿的策略攻打敵人。在此次戰役中,聯合國軍的打法則改變了策略,他們採取“環形防禦”的打法,這樣做能將聯合國軍強大的火力優勢展現出來。
並且戰爭一開始,聯合國軍就派飛機空炸了平壤以東、成川以南志願軍的重要後勤儲備所三登,不過中國志願軍並沒有因為敵方的火力而退縮,相反,志願軍戰士們抱著必勝的決心,採取多鉗合擊的方式穿插前進,這讓美軍的主力部隊每天往後撤退約20公里。
但志願軍沒有有效的交通工具,導致沒能抓住這次機會給予敵方較大的殺傷。
直到1951年5月16日,東線的中朝軍隊也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美軍稱這是“五月大屠殺”。
因為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第三兵團第九兵團和人民軍3個軍團一起,向東線的漢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在此防禦的3個韓國師根本擋不住,沒多久就被打的丟盔卸甲四處逃竄。
要不是美軍及時出動戰機,之後又派美軍第二步兵師堅守住了陣地,讓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突破口不能擴大,東線早都被志願軍打爆了。
到了5月21日,由於中國志願軍所攜帶的彈藥補給和食物基本耗盡,所以只能停止攻勢暫時向北撤退,而聯合國軍這邊也得到了志願軍後勤補給困難的訊息,隨後集結大批士兵開始對我軍展開追擊。
期間聯合國軍一直推進到了鐵原金化一帶,到這時志願軍決定,死守鐵原與陣地共進退,就此志願軍與聯合國軍進行了慘烈的戰鬥。直至6月10日,中朝人民軍隊將聯合國軍阻擋在”三八線“附近,第五次戰役也宣告結束。
戰爭結束之後,我軍的戰史是這樣記載的:
“1951年4月22日到6月10日,中朝兩軍合計斃傷俘敵8.2萬餘人。
其中志願軍殲敵67843人,美軍有32884人,英、法、加三國軍隊6072人,韓軍28887人。
戰爭中繳獲坦克59輛、裝甲車4輛、汽車84輛、各式火炮757門、機槍739挺、其他槍械14666支,擊毀擊傷坦克111輛、裝甲車12輛、汽車220輛。”
而在此次作戰期間,中朝聯軍也損失慘重,其中一大原因是,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擁有制空權,再配合強大的地面火力,讓他們在不管是地面還是空中都極為佔據優勢。
不過“邪惡終究戰勝不了正義的一方”,中朝軍隊雖然裝備落後,但他們用不怕犧牲、堅決保衛祖國安全的頑強精神,最終打贏了聯合國軍。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之後,朝鮮戰場上的局勢轉變得非常明顯,美國看到自己國家接連的失敗,不得不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隨後他們表示願意進行和平談判,從而停掉這場戰爭。
當毛主席接到這個資訊之後,做了萬全的兩手準備。
02.和談開始
一是趁著這個機會讓部隊休整,但警惕絲毫不能降低,以防這是聯合國軍的緩兵之計。
二是如果聯合國軍真的有和平談判的打算,當然是再好不過,所以毛主席下令立即準備談判人員,並對談判條件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準備。
當時金日成還特地從朝鮮坐飛機去北京,目的就是和毛主席一起商議和談的相關事宜。
1951年6月11日,毛主席還及時給彭德懷發了一封急電,內容大致是金日成已經與毛主席達成了共識,短期內我方不會發起新的攻擊,但要時刻警戒,如果聯合國軍那邊沒有和談的誠意,那麼再打也不急。
當時雙方都在三八線附近,不過聯合國軍主要佔據了三八線的北部和東部地區,而中國和朝鮮軍隊佔據的則是南部地區,相對來說中朝軍隊佔據的面積較小。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聯合國軍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對我方提出了多個無理要求!
1951年7月10日,朝鮮戰爭的停戰談判在開城來風莊舉行,聯合國軍以美國海軍中將喬埃為代表,中方則以鄧華、解方和朝方的南日、張平山等人為代表。
其實中方的談判團隊中,還有幕後出謀劃策的兩隊人馬,一組是主持談判大局的李克農。
另一組是主持談判內容幕後發言的喬冠華,雙方停戰談判的條件就確定軍事分界線,以建立非軍事區、戰俘問題等諸多事宜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而在談判開始之後,美國這邊居然突然反悔,他們非但不同意撤軍,還無恥地要求如果要停戰,中朝雙方應該給美軍給予補償,並且讓雙方的軍事分界線不能以三八線為界,必須重新劃分。
可按照美國這邊的方案來看,他們在現有的情況下,不費吹灰之力還能得到一萬多平方米的土地,面對如此荒謬的要求,自然是被我方代表拒絕,這讓談判陷入了僵局,隨後美國談判官接到上面通知,直接在談判桌上對我方說道:
“讓大炮和飛機和你們辯論吧!”
至此美軍為了給中國和朝鮮施加壓力,謀取更多的利益,對我軍發起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志願軍是越打越勇,美國的籌碼是越來越少!
03.上甘嶺戰役
就拿上甘嶺戰役來說。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集結了6萬多人、大炮300餘門,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防守的陣地約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在此次戰爭中,聯合國軍首先運用大炮和飛機,對這小小的陣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
據統計,敵軍共對這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了炮彈190餘萬發,其炮火程度的火力密度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
我方陣地的山頭都被整體削低了2米,高地上的土被炸鬆了1-2米,戰鬥的激烈程度舉世罕見。
在戰鬥過程中,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的志願軍第15軍,第134團3營8連的戰士們,儘管斷水斷糧14天。
可全連官兵依舊堅守陣地,最終以傷亡254人的代價,殲敵1760餘人,戰至最後,8連僅剩下6人。
此戰之後,8連榮獲“上甘嶺特功八連”的榮譽稱號。
而當聯合國軍經歷過這次戰役之後,他們才從心底真正的害怕,真正地想要投降。
當時剛當選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在看到朝鮮戰爭的慘烈戰況後也震撼不已,隨後他將自己關到書房內,盤算著朝鮮戰爭對美國的益處。
可到最後他發現,自從聯合國軍發動朝鮮戰爭之後,對美國不僅沒有絲毫益處,甚至還讓美國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拋開損失的美國士兵不說,其高昂的800億美元軍費,都讓艾森豪威爾頭疼不已。
更為嚴重的是美國原來對全球的佈局已經開始出現危機,因為他們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朝鮮戰場上,對此艾森豪威爾決定,必須結束這場戰爭了。
04.接著和談
1953年2月,克拉克主動向我方致電,表示願意交換患病的戰俘換取和平談判,我方看到美國這邊放下態度,自然要給他們個臺階下,看看是否美軍真的想和談。
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要不是聯合國軍威脅到了新中國的安全,我們也不會出兵支援朝鮮。
所以在4月26日,朝鮮戰爭的交戰雙方正式在板門店恢復了停戰談判,期間雙方就同時釋出停戰命令、禁止軍事活動、戰俘遣返、外國軍隊撤離這些都詳細討論出了結果。
到了6月中旬,停戰的所有條件基本已經協商完成,現在就差交戰雙方簽訂停戰協定了,可這時南朝鮮的領導人李承晚突然跳了出來,他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意。
05.李承晚的野心
因為李承晚的野心極大,他想要透過聯合國軍的幫助,讓自己一舉統一朝鮮半島,如今看到聯合國軍要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他自然是不樂意了,所以他必須從中搗亂讓美國代表不能簽字。
首先他利用南朝鮮人民的情緒,在他們中間煽風點火說反對停戰!但飽受戰爭摧殘的南朝鮮人民根本不吃他這一套,所以李承晚這邊暗自決定,“自己要單幹!”
於是在1953年6月18日,李承晚集團公然破壞停戰協定,他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行扣留了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人,其中還包括志願軍的50名被俘人員。
然而在前一天的停戰談判協議中,針對戰俘如何處置的問題,雙方早已達成一致,那就是讓各自遣返雙方陣營中的戰俘,讓他們都能安全的回到自己陣營,這種處理方式是十分合理的。
可李承晚集團居然單方面地扣留了這麼多戰俘,並且還將他們強行編入了南朝鮮的戰鬥序列中。
這件事發生之後,讓新中國和美國都極為惱怒,克拉克對於李承晚的這種做法十分頭痛,他甚至制定秘密制定了一個逮捕李承晚的計劃,解除他對南朝鮮軍隊的指揮。
因為美國方面早已想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可如今李承晚居然這樣破壞了他們的計劃,隨後美國方面公開宣佈,李承晚的行為與美國沒有任何關係,與聯合國軍司令部沒有任何關係,這是他單方面的舉動。
美國這邊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李承晚的行為不是他們的意思,現在自己也限制不住了他了,既然這個“傀儡”的主人都管不了了,那麼只能我們來管!
1953年6月21日,毛主席發密電給彭德懷元帥指示:
“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宜,要看情況發展方能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就這樣,號稱抗美援朝中,我軍最富裕的一場戰役開始了!
06.金城戰役
1953年7月13日,我軍的1500門迫擊炮,目標直指南朝鮮的戰略區,隨著彭德懷元帥的一聲令下,剎那間炮火如同是雨點般一樣,一下下砸在敵軍的陣地之上。
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我軍就打出了1900多噸炮彈,在炮火打擊的同時,志願軍5個師也悄摸摸地摸了上去,當火炮一停止,我軍隨著衝鋒號的響聲,衝向了敵軍陣地,然而又是不過半個小時,南朝鮮軍隊瞬間被打的潰不成軍。
李承晚看到這形勢傻眼了,這次的參戰部隊可是他們南朝鮮精銳中的精銳,如今就這樣敗了!隨後不甘心的他緊急向聯合國軍司令部求助。
克拉克雖然不喜歡李承晚,但他知道,現在停戰協議還沒簽訂,如果讓戰事接著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們的談判籌碼可能會越來越少,於是美軍調派了六個團的兵力,對志願軍陣地發起了猛攻。
可雙方交戰之後,美軍發現這次志願軍的戰力實在是太猛了,沒多久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就敗下陣來。這下李承晚和美國真正意識到了。
在朝鮮戰爭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他們不可能打敗的存在!
07.正式簽字
隨後在1953年7月27日上午十點,中、朝、美三方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以及《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協議。
中國代表這邊由彭德懷元帥簽字。
而美國這邊則由克拉克上將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簽完字之後美國司令克拉克上將說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
“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為了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沒有簽訂勝利停戰條約的陸軍司令官,我感到十分的失望與痛苦!不過我想我的前兩任,麥克阿瑟與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也有同感!”
結尾
就此,長達三年的抗美援朝正式結束。
此戰之後,讓全世界看到了新中國的的戰力,同時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之後,美國乃至全世界,再也不敢輕易在軍事上作侵犯中國的嘗試了,這讓新中國擁有了長期和平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環境。
這一切真的如毛主席在決策出兵朝鮮時所說的10個字!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