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新一批大學生走進大學校園,新一批大學也嶄新亮相,如河南大學鄭州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等,各具地方特色與專業優勢。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新大學還在緊鑼密鼓地“趕工期”:落戶蘇州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建在青島的康復大學、在廣州設立校區的香港科技大學等,都初步計劃於2022年開始招生。若將時間繼續延長,還有將於2023年招生的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校區、到2025年啟用的東南大學蘇州校區,等等。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廣州、深圳、蘇州、杭州、青島、濟南等城市都在“瘋狂”建大學,至少有30所大學(含學院、研究生院、新校區)納入建設計劃。
人才是第一資源。以萬億城市為代表的經濟強市展開的這場“大學競速”,其背後所指正是人才。以大學為砝碼,對新一輪城市能級晉級入場券的爭奪,在萬億城市中正激烈上演。
9月12日上午,武漢大學舉行2021級本科生開學典禮。田春雨 攝
“著急”的蘇州、深圳
給予300萬元以上的安家補助,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協助本人和家屬在蘇州落戶,並給予其子女入學優惠政策……
最近,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啟動首批人才招聘,優厚的待遇讓這所新大學廣受矚目。不僅如此,同樣受矚目的還有這所大學的建校速度:2020年6月23日,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建設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同年9月8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正式啟動,一期工程一年建成啟用。按照規劃,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將涵蓋本碩博各類層次的辦學規模1.2萬人(遠期2萬人),2022年9月將招收第一批學生。
在建大學這件事上,蘇州是真的著急了。從去年底開始,蓄勢發力的蘇州,“大單”不斷:
2020年12月8日,蘇州和南京醫科大學簽約,南京醫科大學姑蘇學院揭牌;
2021年2月5日,蘇州和東南大學宣佈簽約合作共建校區,計劃到2025年蘇州校區擁有4500名在校生;
2月27日,蘇州和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簽約,南京醫科大學姑蘇創新研究院揭牌,南京醫科大學—山東大學蘇州生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同步落地;
2月28日,蘇州和河海大學簽約,在相城區共建河海大學蘇州研究院、蘇州研究生院;
4月22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正式簽約落戶吳中臨湖,這是蘇州首個國字頭大學本部院校,建成後將擁有至少5000名在校生……
公開報道顯示,此前,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等已相繼成立。蘇州還積極引進國外的一流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加坡國立大學、莫納什大學等國際頂尖名校都在蘇州“落戶”。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新建大學,蘇州提出了嚴格的“KPI考核”:比如,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定下了2021年底前開工、2022年9月正式招生的目標。此外,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於2021年啟用,建成後在校學生數達10000人;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預計於2022年交付,建成後可容納6200多人。
蘇州之外,另一個為大學著急的城市是深圳。
9月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深圳第一所音樂學院,該院首批學生於今年9月入學。
同一天,港中大(深圳)醫學院也迎來首批臨床醫學本科學生。作為大灣區內第一所合辦的醫學院,港中大(深圳)醫學院由深圳市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三方簽約共同建設。
9月6日,深圳與香港大學簽署在深合作辦學備忘錄,選址南山區石壁龍片區設立港大校園,該校區將分階段建設,目標是建設一所面向世界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而今年8月的當地媒體報道顯示,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鳳亮,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及相關院系、部門負責人到大鵬新區調研深圳海洋大學籌建情況,標誌著深圳海洋大學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按照深圳相關規劃,2025年深圳市大學總數將達到20所,學生人數達到25萬左右。
這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深圳也為之不惜砸下重金。2020年,深圳高等教育經費投入預算超過200億元,投入規模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多次公開表示,未來十年深圳計劃投入1500億元,集中資源辦更多高水平的大學。
既是“建大學”,也是“搶大學”
跳出蘇州、深圳看全國,以萬億城市為代表的城市都在較勁建大學,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建”也是“搶”。
就在近日,濟南籌建黃河大學的訊息,讓鄭州不淡定了。一是因為歷史上鄭州就有一所黃河大學;二是從蘭州到鄭州,多個省會城市都有意建設黃河大學,沒想到濟南先下手為強。
而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簽約落戶蘇州市吳中區,對此前一度“志在必得”的濟南而言,也不啻為一個不小的遺憾。
把視角放到省域內,對於大學的爭奪,更像是一場場你爭我搶的較量。比如廣東,轄區內多個城市都將建大學作為重點工作,並將引入港澳大學作為推動當地大學建設的關鍵一招。
4月22日,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在東莞市松山湖科學城奠基,將於2023年先行開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訊工程、材料科學及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等學科專業;
6月30日,位於廣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籌)教科研樓首棟建築完成澆築封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專案投資總額約150億元,是一所實施學歷教育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機構,預計2022年9月開始招生;
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校區的規劃建設也已提上日程,根據規劃,專案估算總投資307億元,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分廣佛校區和機器人谷分校兩個校區,其中廣佛校區十年內分三期發展達到3萬人的辦學規模。
據統計,截至目前,在香港八所公立大學中,已有七所落戶廣東,涉及至少四個城市。
除了與香港高校加強“聯姻”外,各地還在加速本土高校的建設。
4月22日,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奠基,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院士出任大灣區大學的籌建負責人。根據規劃,大灣區大學將於2023年建成並開始招生,計劃到2030年招生人數達到6000人。
此外,廣州交通大學於2021年4月獲批建設,加快籌建黃埔大學同時被納入廣州黃埔區“十四五”規劃,珠海也提出“十四五”期間籌辦珠海大學,等等。
經濟強市的“大學焦慮”
而搶大學,搶的實際是人才。對於蘇州、深圳等地而言,之所以花大力氣投入高校建設,都有著直截了當的現實訴求——補教育短板。
今年上半年,蘇州GDP實現1.07萬億元,作為最強地級市,蘇州的經濟是很多省會城市都無法逾越的存在,然而,蘇州卻是高校資源的一塊窪地。江蘇11所“211”高校中,南京佔了8所,蘇州只有蘇州大學這一所。
深圳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作為我國一線城市,深圳無一所“雙一流”,在高等教育方面不僅嚴重落後於北上廣,也遜色於武漢、西安、南京等二線城市。
即使是杭州、青島、濟南、寧波等排名相對靠後的萬億城市,也有著向大學強市看齊的渴望和行動。因為,相比成都、南京、武漢、西安等高校重鎮,這些城市在經濟實力、人口總量、城市吸引力等方面並不落後,只是歷史的原因,造成了這些城市先天缺少好大學。
隨著城市競爭進入新階段,在大學上“吃虧”的經濟強市們愈發深刻認識到,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就必須留住更多人才,不僅是給戶口給房子,頂級的高等教育資源才是“搶人”的終極利器。尤其是在很多高校大市紛紛出招留住本地大學生的情況下,更需要培育屬於自己的一流大學。
因此,這些不差錢的經濟強市,紛紛通過後天努力,加速人才“製造”,打造城市發展的強勁引擎。
被譽為風投城市的合肥,就作為被大學“催壯”的城市範例,成為萬億城市們追逐和效仿的目標。
毫無疑問的是,合肥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中科大密不可分。合肥的顯示面板、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產業的崛起,離不開中科大的人才支撐。合肥人工智慧行業的龍頭企業科大訊飛等,創始人幾乎也清一色畢業於中科大。
“高校擴張”隱憂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全國至少有30所大學(含學院、研究生院、新校區)納入建設計劃。一場由萬億城市主導的大學建新熱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些高校的爭奪者雖然眾多,但獲勝者集中在蘇州、深圳、廣州、杭州等幾個城市。而透過大手筆的大學建設,深圳、蘇州等城市,有望從昔日的大學窪地變成新的人才高地。
而與之相反,部分城市卻在這場風潮中倍感壓力。以西安為例,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當地名校紛紛“出走”,相繼在多地建設校區或研究院,一些高校甚至出現了明顯的“空心化”。
這也引發了社會討論和爭議。不少人擔心,經濟強市大舉進入大學建設,是不是一種新的高校擴張,由此會帶來新的資源失衡等諸多問題?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分會秘書長陳志文表示,異地辦學之所以生生不息成燎原之勢,核心還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版圖發生重大變化後,原來的高等教育佈局結構,已經無法滿足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在他看來,這場以經濟發達地區地方政府主導、驅動的異地辦學,最後可能完成中國高校佈局的一次根本性調整。
也有專家提出,全國各地高校熱衷於建立異地校區,對高校和地方來說,可以獲得更大發展空間,但從國家統籌安排和協調戰略來說,異地校區並不能起到積極作用。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不鼓勵、不支援高校跨省開展異地辦學”“原則上不審批設立跨省異地校區”。
隨後,多個省份跟進表態,對於高校異地校區將從嚴控制,不鼓勵、不支援高校跨省辦學,同時將平穩有序地逐步清理和規範現存異地校區。
有聲音認為,《意見》對當下的“大學熱”潑了一瓢冷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家出手干預大學異地辦學,並非全部叫停,而是因地而異的政策指導。
比如,中部城市受到政策鼓勵。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的《關於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援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在中部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國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區開展合作辦學。隨後,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研究院等機構相繼宣佈成立。
另外,縱觀經濟強市新創的大學,其共同特點是高起點建設,冀望透過鉅額投入和體制創新,在短期內建成高水平的新型大學。
如落戶杭州的中法航空大學,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法國國立民航大學合作辦學,作為一所專業類工科大學,中法航空大學的落地,將成為杭州打造先進航空產業和臨空經濟產業的核心載體。
這些新型大學的賦能,或能成為當地產業發展和城市能級躍遷的關鍵一招。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財經國家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