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我們中國人最常用的飲食工具,它雖然形體纖細嬌小,卻滲透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和傳統的文化內涵。
關於筷子的來歷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大禹治水時風餐露宿,常在野外燒飯進食。飯燒熟,想趕緊吃完飯去治水,無奈用手抓飯時太燙,大禹就折下兩根樹枝來夾取食物,這樣避免了燙手,還加快了吃飯的速度,於是人們就將這樹枝稱之為“快”。後來發現竹棍比樹枝更加利索,就用竹棍代替了樹枝。書寫時,為區別快慢的“快”,又在“快”字上面加個竹頭,“筷”字便誕生了,而“筷子”也從此有了正式名分。
從這一說法看,筷子的發明,與節省時間奉獻社會的故事有關,而筷子本身也具備這兩種種特性。“筷”即“快”,我們拿起筷子吃飯時,應該想到它“快”的本意才是。吃飯固然要細嚼慢嚥,那是為了養生;但如果在吃喝上推杯換盞,吆五喝六,耽誤太多時間,那就背離的先祖發明筷子的初心。筷子辛勤地傳送食物只是方便他人享受,自己絲毫不曾佔有。明代詩人程良規《詠竹箸》詩云:“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嚐,滋味他人好,爾只來去忙。”生動地描述了筷子為人享受美食而忙碌的情景。這與“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何其相似。
筷子一般都是上方下圓。從實用角度講,上面“方”,是為了捏在指間不打滑,拿地穩當;下面“圓”,是因為食物狀態各種各樣,夾取食物具有靈活的適應性。從寓意方面講,上方下圓,象徵了做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方,啟示我們,做人要方方正正,堅守做人的底線。圓,在堅持“方”的前提下,處理問題要靈活機動,不拘泥呆板。就拿“扶貧”來說,要遵守國家扶貧政策,不能投機取巧,弄虛作假;但在扶貧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隨機應變,才能提高扶貧效率。
筷子最佳長度是七點六寸,這是人手使用起來最方便的長度;而這個尺寸又和“七情六慾”的數碼吻合。這就警醒人們要控制好慾望。吃香喝辣往往是最難抗拒的。尤其是公職人員,坐在酒席桌前,拿起筷子時更應反思自省,這美食該不該吃,滿足了一時的口腹之慾,有沒有造成道德上的虧損。記得有一篇題為《筷子頭上有槍聲》小品文,說的就是領導幹部因無原則的吃喝而垮臺的事情。
使用筷子還有很多講究。吃飯時筷子接觸碗碟不能出聲,所謂“動匙箸,忌聲響”(《女兒經》);聚餐時筷子擺放,要讓圓頭對著自己一方。這些細節體現優雅的飲食文明。給祖先上供品,筷子應筆直地插入供品中央,意味祖先靈魂在天,神聖莊嚴,雖死猶生。
中國的筷子,後傳至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外蒙、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國文化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之深遠。
審閱:高傑
簡評:“筷子的方圓”可謂是見解獨到精闢,觀點新穎巧妙,不僅讓人眼前一亮,也使人頓悟、覺醒。
終審:嚴景新
作者:李新泉,中學語文高階教師,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源市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卜一
本頭條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投稿必須原創首發,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宣告: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