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孫新生:越南遊記(十六)白藤江口外島群

下龍市是廣寧的省府,原名鴻基市。以前常聽說越南鴻基煤,蘊量大質量好,中國人曾在這裡投資開採,長達上百年。下龍市分為兩部分,西為白雀,東為鴻基。近白雀時,見一大型電廠,三根高大的煙囪直插雲天。導遊說電廠裝機容量過百萬千瓦,由美、日等西方投資。這將是越南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正在施工。越南北部沿海,包括海防已成為對外開放的重地。



下龍灣景區

渡白雀大橋後,過下龍市區,到達下龍半島東部頂端的米其林酒店。這附近似乎是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開發地區,蓋了眾多賓館酒店,遊客以中國人居多。開發區不大,周遭土地開闊,多為民舍,以模仿法式的小洋樓為多。

第二天上午從碼頭乘船去下龍灣。出港灣向東行,但見大海之上,群山兀立,峻峭挺拔,著水墨色,又顯黛綠。恰遇微風細雨,雲霧朦朧,虛無縹緲,如入天上仙境一般。群峰簇擁,約行50公里,便分割成三四片景區。近觀之,皆為喀斯特地貌小島,有單峰,也有兩峰、三峰,甚至四、五峰的。

島體遍佈石縫裂隙,長滿荊棘灌木和奇花異果,果然是奇觀。這種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巖體,遍佈中國南方和越南北方,除具備天然美資質的山體的奇特造型和滿目青翠外,尤以溶洞、天坑為最。下龍灣的特殊性在於海。它把“桂林山水”般的美景搬入海中,將飄飄欲仙之美和神秘玄虛之感結合起來,極大地滿足了人類賞心悅目的心理需要。且下龍灣向北有無數島嶼,號稱上千個,直抵北侖河口,更覺煙波浩渺,氣勢不小。



下龍灣

後登上位於景區中心的杏島,直上約兩百米高的制高點。但見島岸埼埼,水深灣多,眾多奇峰異石浮於汪洋之中,如撒落在大海中的塊塊翡翠。歸返途中,繞鬥雞石而行。兩塊巨石如兩隻雄雞相向而視,引頸欲鬥,活靈活現,現已成為越南標誌物之一,越南貨幣20萬越南盾上面就印有鬥雞石的圖案。



下龍灣內的鬥雞石(曹全義攝)

下龍灣,扼白藤江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下龍市和海防市分居灣之兩翼,隔海相望,所挾之白藤江海門自古以來就是進出紅河三角洲的主要水道。下龍灣畔的雲屯古港轉運江海,溝通交廣,或樞紐南北,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雄踞安南北部地區第一大港的位置達千餘年之久。圍繞下龍灣交通權的爭奪,灣口洋麵和灣內的白藤江多次爆發戰爭。元初忽必烈第三次徵安南時的運糧兵船在下龍灣一帶被火燒燬。元史談被燒兵糧“十七萬鬥”,而近年有越史料將之說成是“十七萬斛”,一下擴大了十倍,令人啼笑。



由洞口入海灣

雖然越南國土面積不大,但主要的經濟帶和城市都瀕海,或透過毗臨江河與海洋相連,同時兼具海洋與大陸的特點。無論是舟楫交通,還是海洋資源,均得天獨厚。同時地貌多變,景色優美,是旅遊的好去處。

越南北部海岸,與廣西欽、廉二州相連,與雷州半島、海南島隔海相望,從西部環抱北部灣。這個由島嶼、半島、沿岸平原相連綴而形成的“內海”素來以風平浪靜、物產豐富著稱。中國的南渡江、欽江、北侖河及浩大的紅河水系傾注於此,穩定的沖積平原不僅適於居住與農耕,更挾帶豐富的微生物及腐殖質,成為海洋生物的聚集地,是天然的大漁場。更令人驚歎的是,這裡還是新生代地質激烈變動之地。地質學家考證,海南北部、雷州半島西部和越南北部沿海海域,是新生代以來火山運動最強烈、最頻繁、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從6500萬年前第一股岩漿衝出地面,到距今1萬年左右最後一批火山猛烈爆發後歸於沉寂,歷次規模宏大的火山運動,最終導致廣達數千平方公里的熔岩覆蓋面積。

當岩漿從海底噴射而出,其形洶湧,其色赤紅,整個世界為之改變。經歷漫長歲月,那些赤紅髮生變化,凝固、堅硬、變黑,造物主再在其上覆上一層濃郁的綠色,而形成獨特的火山熔岩地貌。

在2006年,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和廣東湛江湖光巖為代表的火山熔岩地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地質公園稱號。我曾兩次登上廣西北海市的潿洲島,島上用火山熔岩堆壘而成的雄偉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就是明證。這種熔岩地貌也延伸到北部灣海域中。而與火山岩地貌並列北部灣兩側的則是由雲貴高原餘脈十萬大山、越北山區順延到海上的喀斯特地貌,其代表作就是同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地質遺產的下龍灣島群。北部灣東、西兩側並列著兩大世界地質遺產,密度之高實為少見。這是個出美景、出奇景的地方。

孫新生:越南遊記(十六)白藤江口外島群


下龍灣地形複雜



作者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2-03-06

相關文章

專訪|諾獎得主卡尼曼:“噪聲”是影響人類判斷的黑洞

專訪|諾獎得主卡尼曼:“噪聲”是影響人類判斷的黑洞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很多人都關注到了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世界各國在應對新冠的方式和政策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如果把範圍縮小到歐洲,這種現象就更讓人困惑.這些歐洲國家在優先事項 ...

《國家地理人類進化史:智人的天性》:完整展現人類進化史,啟發變革和創新思維

《國家地理人類進化史:智人的天性》:完整展現人類進化史,啟發變革和創新思維
無數的家長在孩子身上不惜物質和情感投入,但如果不從更長的時間線上去理解人類的天性,順勢利導,可能不僅會事與願違,還適得其反.因此,我們推薦這本由美國國家地理權威出品的<國家地理人類進化史:智人的 ...

金屬列傳 | 黃金,如何影響人類古代文明?

金屬列傳 | 黃金,如何影響人類古代文明?
黃金,可能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甚至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經被世界各地的人類認知並喜愛. 黃金最初的用途可能是被用於裝飾和儀式,後來由於黃金的罕有.穩定.美麗和珍貴,早早擁有了"金屬之王&q ...

特斯拉機器人Tesla Bot引爭議:是否影響人類的未來

特斯拉機器人Tesla Bot引爭議:是否影響人類的未來
特斯拉CEO 埃隆·馬斯克近期宣佈,特斯拉可能會在明年推出一款人形機器人Tesla Bot, 幫助人們完成重複性的枯燥任務.國外媒體評論稱,這款人形機器人可能看起來像個玩笑,但背後的意圖令人擔憂.在馬 ...

為什麼中年喪夫選擇獨居的女人大多長壽,三個80歲的阿姨說出原因

為什麼中年喪夫選擇獨居的女人大多長壽,三個80歲的阿姨說出原因
前言 獨居的女人大多長壽. 生活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多數長壽的女性中,很多都是寡居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為什麼這些女人寡居反而長壽呢,三個80歲的阿姨說出原因. 何阿姨:心態放鬆是長壽的基礎 何阿姨老 ...

十年前成都女孩收養了一隻小狼,放生時,她告訴小狼:離人類遠點

十年前成都女孩收養了一隻小狼,放生時,她告訴小狼:離人類遠點
在四川省藏族阿壩自治州,有一塊處在群山懷抱中的綠洲--若爾蓋草原,它像一顆綠色的寶石,鑲嵌在川西北高原上. 這裡綠草繁茂,一望無際,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佈的點綴在草原上,給若爾蓋草原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

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歲?《自然》研究表明:人類無法逆轉衰老

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歲?《自然》研究表明:人類無法逆轉衰老
人類從未放棄過尋求延長壽命的方法,許多遺傳學科學家也在孜孜不倦地做著相關領域的研究,想要探究人類的終極壽命到底是多少歲. 自從海拉細胞被發現以後,它的細胞被繁衍了到18000代,繁衍的細胞總重量都超過 ...

人類性別只有男和女?並不止2種,實際情況重新整理你的認知

人類性別只有男和女?並不止2種,實際情況重新整理你的認知
說到性別,很多人腦海裡都會冒出這樣的想法:不就是男女之分? 我們在填寫各種表格的時候,在性別一欄只能選擇"男"或者"女":公共場所的衛生間標識都只是區分為男性和 ...

可可西里為何不允許隨意進入?帶你深度瞭解這一“人類禁區”

可可西里為何不允許隨意進入?帶你深度瞭解這一“人類禁區”
前言 在我國,有一個極具神秘色彩的地區,因為包括了我國最大面積的無人居住的土地,許多人都對這片未知的區域懷有好奇之心和嚮往. 這裡有綿延的雪山.一望無際的草原.清澈的湖水.白雲的倒影和成群的野生動物, ...

宇宙大到讓人類絕望,飛船即使能達到光速飛行,也無濟於事

宇宙大到讓人類絕望,飛船即使能達到光速飛行,也無濟於事
光速真的很快嗎?光每秒鐘運動大約30萬公里,北京到上海的直線距離大約為1080千米.如果一束光從北京出發,那麼想要到達上海大約只需要0.0036秒.也就是說光一秒鐘也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間穿梭138個來 ...

人類還在演化嗎?

人類還在演化嗎?
從猿類到現代人類,我們的演化走向終點了嗎?如今人類是不是還在演化?在未來,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The March Of Progress, Rudolph Zallinger, 1965 作者|劉天 ...

關於人類目前還是否處於“生物鏈”之中
(注意!純屬自己想法,想看個樂子就來吧.) 我這裡的所謂的生物鏈,是指人類是否能脫離生物鏈之後,人類和其他動物都不會受到過多的影響. 從人類的食物方面判斷,人類是雜食性動物,吃的是大部分是自己種植莊稼 ...

地球帶著人類在宇宙中“奔跑”,一天5200萬公里,有目的地嗎?

地球帶著人類在宇宙中“奔跑”,一天5200萬公里,有目的地嗎?
網路上流行一句話叫:"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是用天體力學來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進行調侃,彷彿量子力學就能修復一切難言的人生bug. 還有一句話叫:"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 ...

吳荻楓:人工智慧為什麼不能代替人類?
文 | 吳荻楓 西南民族大學講師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極其迅速,各種智慧裝置.智慧軟體已走進千家萬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不少人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將會全面代替人類智慧, ...

人類發明了魚梯,然而魚卻爬不上去,我們該如何拯救回溯魚?

人類發明了魚梯,然而魚卻爬不上去,我們該如何拯救回溯魚?
世界第二大的"白鶴灘水電站"將在2022年正式建成,它是繼三峽工程之後的又一大神蹟,水壩為我們帶來了清潔的能源,讓中國的碳中和目標成為可能.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對沿岸的人.動物.植物 ...

如果人類消失,什麼生物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科學家:老鼠沒戲了

如果人類消失,什麼生物能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科學家:老鼠沒戲了
人類在地球上的崛起無疑是一個生命的"奇蹟",我們憑藉的不是強大的體力,而是無與倫比的智慧,才能夠從眾多的生物中脫穎而出. 我們確實沒有辦法和獅子.老虎搏鬥,但是我們卻可以對能夠收集 ...

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看到了什麼?人類為啥不再登月?

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看到了什麼?人類為啥不再登月?
人類對於未知的宇宙有著自古以來的好奇心.在我國元末明初時期有一位叫陶成道的人,單單隻說陶成道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誰,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萬戶". 在我們的童年時期的課本上 ...

與外星人接觸將對人類受益還是帶來毀滅?有三種可能

與外星人接觸將對人類受益還是帶來毀滅?有三種可能
有關外星人攻擊地球的電影數不勝數,不過不要以為這些僅僅是虛幻故事,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為現實. 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2012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語出驚人:"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地球人試圖與他們 ...

旅行者2號遭遇“火牆”阻擋,溫度達4萬度,人類飛不出太陽系?

旅行者2號遭遇“火牆”阻擋,溫度達4萬度,人類飛不出太陽系?
與生俱來的求知慾和探索欲讓人類一刻不停地對未知的宇宙進行著探索,如今,我們已經到達過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月球,但是距離揭開整個宇宙的神秘面紗還有很遙遠的一段距離.由於科技水平等等因素的限制,人類大多 ...

50億年後,太陽開始熄滅,地球不再適合生命居住,人類怎麼辦?

50億年後,太陽開始熄滅,地球不再適合生命居住,人類怎麼辦?
地球 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行星,從太空中觀察會發現,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陸地只佔整體的很小一部分,從資料來看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的71%,我們生活的陸地只是地球的很小一部分. 在地球的類地行星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