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俑之城》之前,我給自己預置了兩個小小的期待,如果影片能滿足我的這兩個期待,我就會說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第一個期待是,影片能否塑造一個令我信服並且嚮往的俑的世界;第二個期待是,影片能否賦予俑生命的真正意義。現在看來,這部影片不僅滿足了我的期待,在某些方面甚至還超出了我的預料。所以我要兌現承諾地說,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影片構建了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俑的世界。看得出創作者們進行了細緻的考究和卓有匠心的設計。在兵俑的造型上,角色保留了秦始皇陵兵馬俑歪髻的特點,以及方頭鞋、連甲帶等文物身上的細節。在小配角的設計上,從獸形俑、屋脊獸石雕、青銅器等文物汲取靈感而來的角色栩栩如生。特別是它們在開篇幾分鐘的場景裡集中性地湧現,配合不斷搖移的長鏡頭,讓觀眾目不暇接,生怕看丟了什麼。在場景的設計上,秦陽城總體用磚瓦木來打造房屋結構,同時突出灰黑色屋頂與紅黑色木樁的色彩感,這些都體現了秦朝時期的建築特徵。在紋飾的設計上,小到街邊老闆拿著的古幣紋飾,中到建築物和各種道具的材質紋飾,大到整個地底世界的穹頂紋飾,都是從古代青銅器、傳統饕餮紋等中國文化元素中取材。可以說,影片一下子就讓觀眾沉醉在一個由傳統文化符號匯聚而成的俑的世界裡。
影片講述了一個兵俑成人的故事。主人公蒙遠,作為一個雜役兵俑,從只是單純地憧憬當大將軍、想晉級銳士,到擁有了更為豐富的情感、懂得了理解與守護,他真的從一個磕碰都不會流血的泥疙瘩,變成了一個會為真相而獻身、會為愛情而流淚的人。從對事物“觀之以目”到“觀之以心”,從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到可以決定成為怎樣的自己,蒙遠跳脫出了兵俑的桎梏。他或許尚未成為夢想之中的大將軍,但卻成為了一個超越兵俑世界的人。對俑來說,將軍只是位高,而成為真正的生命,擁有自主的意識、自主的思考、自主的情感,才是至高。影片藉助兵俑成人,讓俑成為不甘於欺騙和壓迫的反抗與革命精神的代言人,歌頌了“自由”這一核心價值觀。這也讓我不禁迫切地期待看到蒙遠何時能從地下世界破土而出了,因為大將軍只是兵俑成人的一個人為障礙,而那佈滿饕餮紋的嚴實穹頂,才是真正限制俑的制度性壓迫。只有打破這層穹頂才能讓地下之俑徹底地翻身解放。
影片超出我預料的是它以“和”為理念。俑和地犼兩個族群最終化干戈為玉帛,這與很多國產動畫電影最終必須讓敵對雙方鬥個你死我活的理念截然不同。俑的族群通過蒙遠的醒悟,實現了群體性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長、自我革命——不同族群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形成命運共同體的。
影片另一個出彩的設定是,蒙遠是一個普通的雜役兵俑。關注雜役這個群體是很有意義的。蒙遠並沒有什麼血統、背景與超能力,這使他的成長更能代表社會上每一個平凡卻又有夢想的人。蒙遠與地犼崑崙之間的“人寵情”,讓人感動。特別是蒙遠在監獄裡用手觸碰崑崙的那一刻,像極了動畫電影《馴龍高手》中小嗝嗝與沒牙仔的第一次接觸,跨越種族的心意相通甚是神妙。再加上蒙遠與史玉的愛情成長,蒙遠與上古神劍小寶的冤家鬥嘴,蒙遠與九尾狐仙的幻境傳承,甚至是蒙遠與雜役同僚們的友情磕絆,影片形成了一個以蒙遠為中心、十分豐富的人物關係體系和情感體系。
當然,如果要是我來編寫這個劇情的話,我或許會再聚焦這樣一些問題。比如,俑到底在守護什麼?兵馬俑是古代的一種殉葬品,它們不是天生就在地下的,這個陪葬的屬性不能丟。兵俑應該是守護安葬的主人的。影片如果講兵俑的故事,很重要的應該是講他們對主人的衷心守護,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找到新的生存價值,有了新的要守護的東西。在大將軍偷來地犼的神石之前和地犼找回了神石之後,兵俑們守護的東西和存在的意義並不明確。
此外,影片用擬人化的手法讓所有兵俑都擁有了生命,但這種淺層次的生命和擁有自主感情、自主意識以後“成人”的兵俑應該有所區別。或許淺層次生命的兵俑每天仍要有一定時間靜止不動、從大地吸取能量,而成人後的兵俑就可以突破這些限制,從世間萬物中獲取能量;或許淺層次生命的兵俑完全不懂得疼痛,但是成人後的兵俑在得到了感情與意識的同時,也失去了肉體上的堅韌,等等。希望影片能在兵俑成人前後的變化、代價等問題上再多講講。既然蒙遠可以為史玉流下眼淚,他未嘗不會有更加深刻的、全方位的改變。
(作者系中國動漫集團發展研究部主任)
作者:宋磊
來源: 《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