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者使用格鬥術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身體、心理、技術條件和能力。
良好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指在神經系統控制下運動時肌肉活動所表現的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掌握各項格鬥技術的先決依託條件,是技術素質的基礎.格鬥術是激烈的對抗和戰鬥。本身就是力量、毅力和膽氣的角逐和拚搏,鬥力、鬥智、鬥勇。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技術素質雖好.往往也難以克敵制勝。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性、自身控制能力等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增強格鬥的打擊力度,提高攻防速度,增強耐力和提高反應能力的物質基礎。因此,學習格鬥術,首先必須加強身體素質的訓練,而且必須對這種訓練提出高要求。主要是:
力量:以全面為原則。不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訓練和提高,而且還要發展那些薄弱的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力量。因為在格鬥中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更容易疲勞。
速度:以突出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為原則。因為格鬥搏擊中,反應的敏感程度和出招的快慢,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耐力:主要以提高耐力限度為原則。因為,參加格鬥器官的能量供應.主要是糖在缺氧情況下,採用酵解方式供能。這一途徑會產生大量乳酸。乳酸在人體內堆積後,會很快產生疲勞。耐力訓練的實質主要是提高人體器官抗乳酸的能力。
靈敏:主要是以增強能力為原則.靈敏素質是人體綜合能力的表現。在發展這一素質的訓練中,應從培養各種能力入手.如掌握動力、反應能力、平衡能力、觀察能力、節奏感等。靈敏素質訓練,時間不宜過長,重複次數不宜過多.因為,在疲勞狀態下,不利於人體靈敏素質的提高。
柔韌性:應當將靜力性牽拉和動力性牽拉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訓練。靜力性牽拉訓練是透過緩慢動作,將肌肉等軟組織拉長到一定程度時,暫時靜止不動的訓練過程,對柔的效果最好。動力性牽拉,是一種有節奏的、速度較快的、多次重複同一動作的牽拉訓練方法。動力性牽拉訓練既是柔,更是韌的訓練。所以,二者應當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序地進行訓練。
優秀的格鬥素質
這裡的技術專指格鬥技術.所謂格鬥技術.是在實戰中運用入體器官及簡單器械,打擊敵人,進行自衛的技巧和技能,即將各種拳法、肘法、摔法等貫穿于格鬥之中,因人、因時、因地、因勢靈活運用的克敵制勝的實戰搏擊方法。
格鬥技術,可以分類為進攻、防守和防守反擊格鬥技術。進攻技術,通常使用的身體攻擊部位有拳、掌、肘、膝、腿、頭等,又以拳、肘、膝、腿的技法為最多;防守技術,強調保護自身要害部位,“上保咽喉下護襠,左右兩肋正中央”,“拳不離肘,肘不離懷”。防守,從防守部位分,可以分為上肢、下肢、躲閃三種防守。從防守方式上還可以分為防而不擊,先防後擊,攻防兼施,邊防邊擊和以攻為守等。拳諺雲:“上不架,中不攔,不架不掛,出手一下。”似乎是消極自衛,實則不然。防的目的,在於保護,積聚力量,時刻準備進行防守反擊。所以,防守實際上是後發制人的有效技法。它是阻止、破壞對方進攻,變被動為主動,反守為攻,尋找戰機.在對方回防無望的情況下,狠擊對方的格鬥制敵方法。躲閃、架擋、阻擋、進身等技法,是進行防守反擊常用技法。
格鬥技術的高低,是身體素質、技術規格和攻防意識在一定條件下的綜合反映。由於格鬥乃是實戰、激烈迅猛,只有把技術動作熟練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才能處危不懼,遇強不懼,百戰不殆.為此要求:
踢:包括彈、跳、踹、勾、掃等動作,做到發腿剛勁有力,“腿似利箭”;
打:包括用拳、掌、肘、肩等上肢擊打和頭部撞擊,不論防衛或反擊,都能做到拳、指“出手軟如棉,沽身硬似鐵”,擊打瞬間,意念集中,力達準確,動力順達,浸透肌膚;
摔:則能在對方靠近的一剎那間將其摔倒在地,乾淨利落,一記成功,為自己發揮技術創造條件;
拿:則能一招制敵,擊中要害。最為有效方法,例如利用反關節原理,控制對方區域性關節,從而令其疼痛難忍,全身屑滯,使對方失去正常活動規律。實施擒拿動作,迅速、準確、熟練、穩狠是技術高超的標誌。
在技術動作協調上,踢、打、摔、拿,要做到手腳相隨,上下和諧.意領身隨.以氣催力,內外合一,神形兼備,動則快速有力、靜則穩如磐石,動靜皆有韻律,節奏清晰鮮明。
敏捷的戰術意識
戰術意識是格鬥者在實戰中具體地對現場客觀情況的反映,敏捷作出的對策,包括對敵情的判斷、對戰鬥環境的熟悉,情緒、意志心理素質和實戰經驗,及攻防反擊時機的選擇等。臨戰,情況複雜,瞬息萬變,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就要求格鬥者務必頭腦冷靜,險而不驚,情緒鎮定,勇猛頑強,果敢決斷,充滿信心,善於充分發揮技術和戰術的作用,以我之長,攻敵之短,出手必中,發腿即著,戰而勝之。不重視技術,不講究戰術,一味蠻於莽衝,肯定要吃敗仗的。在進攻與反擊時機的選擇上,要求具有搶先進攻意識,搶角進攻意識,空間差攻擊意識,時間差攻擊意識,距離差進攻意識和敗中反擊意識等。總之,格鬥者一定要具有把握時機,創造對我有利態勢,以克敵制勝的良好素質。
格鬥術制勝原則
格鬥搏擊術的設計、籌劃和實踐中戰勝制服敵方,保衛自己。既達到彼敗我勝的指導思想和策略。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任何一次攻防格鬥不論是徒手的,還是持械的,也不論使用何種招法,都應設法不使敵方察覺,不有一點破綻,不給敵人以防備之機。即武術招法中所說的“拳打不知”。在格鬥搏擊中,應當做到在敵毫無預感,沒有任何防備的態勢下,出其不意,突然打擊,施以絕技,使敵喪失優勢和上動,制服敵人。因此,要設法制造錯覺,同時又要切實隱蔽我之意圖。當然,敵也力圖出我之不意,向我突襲,我應始終保持警惕,及時發現,快速反應,“運籌方寸之間”,迷惑敵方,麻痺敵方,避實就虛,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決勝於傾刻之時。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在虛實關係的處理上,應以“實”為基礎,這樣,“虛”才起作用。在交手中,即使遇到強攻.也要巧打快攻,掌握主動,把敵人控制在自己手裡,使敵在迷惑、朦朧混沌毫無準備之中,就已失去進攻、防守和反擊的能力為上策.而我戰必有備,有機必乘,時刻記著出奇制勝的原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在格鬥搏擊中,正如戰場一樣,勝敗與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正確的主觀指導,來源於知己知彼。兵家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是說,一切從敵我雙方實際情況出發,戰前,對敵我雙方情況作出正確的估計,對敵情瞭如指掌。而明於知己,暗於知彼,或明於知彼,暗於知己,都是錯誤的。如果在格鬥前對自己的體力、技術、膽量等方面情況作出正確的估計,對敵方年齡、身高、特點、心理反應等諸多情況把握得清楚,而且有了揚己之長,避己之短,遏敵之長,攻敵之短的計劃.即有了正確的對策,格鬥時,就會正常發揮己方的勇敢與智謀,有序地實施技術動作,胸有成竹地壓倒敵人。
知彼,還包括對空間位置的視覺判斷,以及對天時地利條件的掌握。視覺判斷,即能迅速而準確地判定敵方的方位及距離、對手所處的位置、運動狀況,以及地形、地貌、周圍環境、物體位置,進而弄清它們同敵方搏擊態勢的關係,以能不使自己誤入敵方有利攻擊的範圍之內,並不失時機地打擊敵人。
積極進攻,攻防相成
進攻,是格鬥術的基本型別,是打擊敵人的主要手段。在與敵格鬥中,一定堅持積極進攻思想。所謂積極進攻,並不是忽視防守,要的是積極防守,即攻勢防守,反對那種消極防守,即單純防守。消極防守,實際七是假防守,只有積極防守,才是真防守。也就是說,防守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儲存自己擁有伺機反擊的物質基礎,是為了擺脫被動局面,防守的最終目的,還是由被動變主動,反守為攻,進行反擊。而且,從另一方面說,攻是積極的預防.以攻為守,是守中經常採用的策略。寓攻於防,寓防於攻,也是格鬥搏擊經常採用的戰術,進攻本身就包括主動性進攻和反擊性進攻。主動性進攻。指出其不意、迅猛多變的各種搶攻技法;反擊性進攻,多運用於當敵方進攻落空或躲閃進攻時.注意力受到干擾.心慌意亂,身體失去重心,或出現空檔時,抓住有利時機,一舉進攻,以後發先至的技法制敵。在同敵對壘時,一定要使出強力的攻擊手段,快速的技擊方法來完成進攻動作。在打法上,要眼明手快,膽大心細,猛打猛砸,上下肢體和潛,逢虛而人.躲閃靈活,在技法上,提倡以快速、勇猛、果斷、強勁的動作,攻擊對手薄弱部位,招法相接,變化多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不給敵入以喘息之機,使敵始終處幹被動挨打的局面。必須牢記:攻即為守,防也要攻.上動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誰敢攻,誰先攻,誰就佔主動。
進攻與防守是辯證的,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相蓋得彰。應以攻為主,攻中有防,攻防兼備。進攻時,則疾進猛打,連續攻擊敵要害部位,使敵人膽怯畏懼,喪失抵伉能力;防守時,以靜制動,耗敵體力,防中有攻,使敵打不準.擊不中。根據敵方的攻防姿態,利用攻防動作,任意組合,一招接一招,環扣一環,一招一式連續不斷,出招首擊不中,再變換招法,繼續攻擊,使我之技術充分發揮,運用自如,迫敵只有招架之功,沒有反手之力,受制於我,敗我手下。
以逸待勞,避實擊虛
以逸待勞是:如敵來勢兇猛,可以避其鋒芒,先防後擊,待敵耗盡體力,或有了空檔,再勇敢反擊對方,可收到力半功倍之效.在對手求勝心切,力量充足地搶攻之時,也不可以一味的退卻,這會助長敵之銳氣,使自己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兵不厭詐”,實打之前,常可佯攻,造成敵方錯覺,使敵方疲於迫打虛影,而我則能保持體力,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做假動作,務必做真.應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也可以真假動作相結合,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斷變換不同的真假動作,以防摸到我方的真假動作之間的規律。在技法上,這條原則要求.應注意運用借勢打勢.借力打力,避其鋒芒,擊其要害等技法;在手法上,應靈活運用虛晃、虛擊或賣出破綻等誘敵手法,快速變換真假動作,使敵方只能招架,無反擊之力。當我用虛手或腳時,若敵方不備,我則以虛變實,直擊目標;倘若我發實招,擊其要害,而敵方反應敏捷,防守及時,意圖被識破,那麼實招即刻變為虛招作引手;若敵方出手破我招法,我可利用“空檔”繼招再打。總之,與敵格鬥。宛如兩軍對壘,視戰場發展形勢,隨時調整部署,分清虛實,逢擊而避,逢虛而人。這條原則,尤其是運用於徒手奪兇器時,更應遵守避實打虛原則。敵有兇器,我應以躲閃為主,尋機而攻.接近敵方時,務先防兇器,後擊要害。
審時度勢,捕捉戰機
審時度勢,即審察時機,揣度形勢。從深層意義上來講,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亂仗,而是因勢制敵,格鬥形勢,通常是敵我雙方虎視雄踞,戒備森嚴。在此態勢下,最忌諱的是盲目行動,打亂仗。因為,對方有充分準備和還手時間,若貿然輕進.必吃大虧。在這種情況下,觀察務細,審時度勢,不可盲目進取,不可無目的亂動。只有經過對情況的分析判斷,看清了敵方運動規律,才可以搶機既發,攻擊一點,不及其餘.如果敵方不上當受騙,即進攻機會還不成熟,那麼就應謹慎從事,多施招法,步步為營,似攻非攻,繞右打左,左引右攻,引上打下,似退而進,引動對方,在運動中制眼敵方,切切不可操之過急,急於求成.格鬥以用智為先,一定要審勢度形,對症下藥,對有準備之敵,如情況允許、力求周密計劃,仔細偵察。判明敵方意圖,敵之要害、強點和弱點。透過分析對比,找出完成任務的利弊條件,據以定下決心.採取對策,施以有力打擊;對忽然來犯之敵,力求以快制快,採取強攻、連環擊法,不給敵方以喘息之機。在情況不明或情況改變時,應先使自己處護有利態勢,並迅速判明情況,採取恰當處置,不可主觀臆斷,魯莽從事;當被迫處於被動時,應當機立斷,採取果斷措施,迅速擺脫被動,恢復主動。格鬥中,情況瞬變,敵方狡猾,施以各種花招,我應不斷變換招法,以我變應敵變。靈活使用招法和變換戰術,是造成優勢,奪取和保持主動,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而這一條件,又基於對客觀條件的審時度勢,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擊其要害,一招制敵
攻擊要害部位,是實打實的格鬥搏擊術制服敵人的重要原則。不論對手多麼兇猛強壯,一旦擊中其要害(如敵襠、腹、胸、或重要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