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僅是GEOX一行,很多和奧康打過交道、有過合作的人,都收到過這樣精美的照片,獲得過同樣的驚喜。
對此,奧康的理念是:
做企業不就是要抓住別人的心嗎?這樣別人才能記得住你。
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其實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縱觀世界一流企業,就會發現:
凡是一流的企業,都是最懂得經營人性的企業!
這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根本。
縱觀奧康的發展,自始至終都將注重對人性的經營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次,奧康的領導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記者打來的。領導滿以為是要採訪自己的,可再仔細一聽,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原來,有一個顧客在奧康的專賣店買了一雙鞋子,可是穿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兩隻鞋的鞋跟高矮相差了一點點,於是就將鞋子拿回專賣店想退掉。
可是銷售員一看鞋都已經穿舊了,按規定是不能退的,於是拒絕了顧客的要求。這位顧客非常生氣,和銷售員爭執起來,而且一氣之下,就跑到報社去投訴。
記者一聽,為了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給奧康的領導打了個電話。這才有了故事開頭的那一幕。
奧康的領導聽完記者講述,非常重視,於是親自去給顧客道歉,並且說:
“我們一定給你換一雙同款的鞋子,不過這款鞋現在已經沒貨了,請給我們兩天時間,馬上給你訂做。”
於是奧康花了兩天的時間,專門為那位顧客訂做了一雙新鞋子,並且親自給她送到家裡。
奧康的舉動不僅讓這位顧客十分感動,也讓她覺得奧康是個值得信賴的企業,於是竟然產生了一個誰都想象不到的奇蹟:
她不僅到處宣傳奧康,而且還決定加入到奧康的事業中。現在,她已經成為了奧康一個非常優秀的代理商。
這個投訴者成為代理商的故事,在溫州廣為流傳。
在總結這件事情的經驗時,奧康的領導專門對所有員工進行了一種關於“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性”的教育:
凡事一定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只有我們先為別人考慮,別人才能由衷地信任我們。
哪怕一個對公司很有意見的人,只要我們將心給他,將超凡的服務給他,他也可以由怒轉喜,由對公司抱怨,變為對公司認同和讚賞,再轉為高度的信任,這就是人性的辯證法。
如果我們能瞭解人性,就能獲得成功。
人性是複雜的,但也是有章可循的。其中有一個最為核心的要義,就是要做對他人有利的事。這就不僅是一些小細節了,更是一門大學問——以心為本的利他經濟學。
何為利他經濟學呢?
這是日本京瓷公司的名譽會長、當代“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所提出來的理念。
所謂“利他之心”,佛教裡是指“善待他人”的慈悲之心,基督教裡是指愛。更簡單一點地說,是“奉獻於社會,奉獻於人類”。
這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是在企業經營中不可缺少的關鍵詞。
在京瓷公司的大門口,掛著這樣一幅格言:
“敬天愛人。”
何為“愛人”呢?就是要愛別人,為別人著想。這樣一幅格言掛在公司的大門口,無疑是要提醒所有的員工,時刻想著別人。
在我們周圍,不乏這樣一些企業家,首先想著企業怎麼贏利,自己怎麼賺錢。
當然,這種想法並沒有錯,但是順序錯了,只有先為別人著想,企業才能贏利,自己才能賺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想一下,贏利從何而來呢?只有你先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別人才會關注你,才會認可你。只有這樣,才會真正贏利。
這一直都是稻盛和夫堅守的商業倫理觀。在“以心為本的利他經濟學”的指導下,稻盛和夫所創辦的企業,成為日本發展最快、最有影響的企業之一。
而稻盛和夫的繼承者,京瓷公司的新一代領導人西口泰夫,不但傳承了稻盛和夫的理念,而且理解得更為平實:
“人們要經營一項事業的時候,他要不斷地和社會發生關係,比如生產手機,你要向社會銷售,或者從許多廠家採購零部件。
企業是由很多人組成的群體,這就需要制定一個行動基準,在京瓷這個基準就是‘敬天愛人’。我們希望能在工作的時候對更多的人做出貢獻,這是一個基本的思想。
比如生產一個產品,如果光是追求利益,這個事業不會成功。我們希望給我們提供產品零部件的許多小工廠也能得到好處。”
在京瓷公司的經營過程中,我們看到“利他”的思想無處不在。用“利他”的思想經營企業,其實就是在經營人性。
縱觀世界一流企業,無一不以這樣的理念為核心。
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集團認為:
“我們存在的目的是提供顧客物有所值的東西: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多的選擇,改善他們的生活,其它一切都屬次要。”
摩托羅拉公司認為:
“我們存在的目的是:以公平的價格向顧客提供品質優異的產品和服務,光榮地服務於社會。”
醫藥界著名的強生公司認為:
“我們存在的目的是要‘減輕病痛’。”
有著動畫王國之稱的迪斯尼公司認為:
“帶給千百萬人快樂,並且歌頌、培育、傳播‘健全的美國價值觀’。”
……
雖然這些話各不相同,但核心思想都是一個:利他。
只有當你先對別人好的時候,別人才會信任你,才會反過來對你好。
這就是人性。
掌握以心為本的利他經濟學,是每一個一流企業家成長的必修課,也是每一個一流企業成長的必修課。
我們常常說,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做企業也是一樣,付出愛,就會得到愛,付出真誠,就會收穫真誠。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年代,企業之間比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人性。誰把握了人性,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當消費者、合作者對一個產品、一個企業,從內心產生了愛,從中獲得了滿足,就會不由自主對它產生一種依賴感,哪怕有再多同類的產品、企業,也只會對它情有獨鍾。
這種依賴感,就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
*本文摘自《商海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