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深深,枯黃的落葉散了一地,陣陣北風沿著鐵軌呼嘯而來,捲起了片片殘葉,站臺上的人們不由得裹緊了衣裳。一聲悠遠的汽笛嗚咽般地傳入了這個斑駁滄桑的法式火車站,聲音吸引了站臺上的目光,應聲看去——火車進站了。
這樣一個如詩畫般的世界,不在浪漫多情的法國,也不在交通便利的北方,而是在美麗的雲南紅河。滇越鐵路從河口進入,經蒙自、開遠、彌勒到達昆明,這是中國和世界鐵路建設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鐵路工程之一。即便是在今天,也仍堪稱中國乃至世界鐵路發展史中珍貴的活文物、活標本和活化石。
完全可以想象,百年前,當冒著黑煙的火車鳴著汽笛隆隆穿過雲南高原的原始林莽、深谷,在急流之上凌空而過之際,毫無心理準備的人們是怎樣的表情。人們發現,鐵路不僅從他們亙古靜止的大地上穿過,並且永遠改變了他們對時間和速度的認識,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在聞名遐邇的“雲南十八怪”中,“火車沒有汽車快”是流傳最廣的幾怪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於滇越鐵路。當時的滇越鐵路因為修建時間早,技術和裝置都較落後,加上沿途多崇山峻嶺,車速很慢,因此才漸漸有了這種說法。
滇越鐵路起於昆明北站,終點位於越南海防站。在滇越鐵路的紅河段,鐵路則是由北向南穿越紅河,途經彌勒、開遠、蒙自、屏邊,最後由河口出境。而就是這一段路,卻書寫了不朽的傳奇與歷史,成就了滇越鐵路的神話。
滇越鐵路有78公里的鐵軌穿過彌勒的山川河流,幾乎縱貫彌勒南北全境。一百年前,滇越鐵路途經彌勒巡檢司,商人云集,十分繁華,有貨運公司、客棧、酒館、咖啡館等。如今站立在鏽跡斑斑的鐵軌上向遠方眺望,巡檢司火車站空空蕩蕩,偶爾有種田的村民從鐵軌上走過,給人一種昨日一去不復返的感覺。但那些高聳的水塔和法式房子,依然是巡檢司火車站亮眼的風景線,格外引人矚目。
站臺、水塔、紅瓦黃牆的法式建築,像一段慢悠悠的時光,燒錄著曾經的歲月。旁邊是被廢棄的電廠老廠房,周圍長滿了哀草,讓人感嘆時光荏苒。如今,10多節高低相連的貨車車箱停在車站內,遠遠望去,老態龍鍾,難以再起身爬行。
經開遠的滇越鐵路,北起小龍潭燈籠山,南至羊街與蒙自草壩接壤處。這裡一座座飽含異域風情的法式建築,靜靜地矗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百年滄桑與興衰。因滇越鐵路開遠段運輸吞吐量較大,歷史上開遠一度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人們常說,開遠就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走過仁者三孔橋、木花果大花橋,能感受到百年大橋的呼吸與律動,抬頭便是高聳入雲的高山,蒼翠的峰頂直插雲霄。往橋下一看,是深深的河谷,隆隆的激流飛濺開來,與嶙峋的石頭撞出一片雪白,蜿蜒無邊的鐵路就這樣穿梭在紅河的崇山峻嶺中。
順著鐵路來到蒙自,不得不提的便是碧色寨,碧色寨是滇越鐵路上一個繞不開的地方。它的名字很有情調,也很有故事。但其實碧色寨原來不叫碧色寨,而是叫“坡心”,後來一位法國駐蒙自的官員來到這裡,因為碧色寨的景色秀美,才起了碧色寨這個名字。
當時浪漫熱情的法國人在這裡建起紅土地上的網球場、西餐廳,從法國移植了純種的釀酒紫葡萄,讓它在中國落地結果,然後釀造出醇香宜人的葡萄酒。於是,吸引了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各國商人紛至沓來,他們在這裡開洋行、酒樓、百貨公司、郵政局等。漸漸地,蒙自在當時成為了雲南享有盛譽的繁華地區,有著“小巴黎”之美譽。
在滇越鐵路上,最險峻、施工難度最大的莫過於屏邊縣的五家寨人字橋了。“一顆道釘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條命。”這座大橋,傾注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血,也正是這座橋,成就了滇越鐵路。深深的溝谷裡,時不時傳來颯颯穀風,大橋連通著兩邊的絕壁。走在橋上,不由自主地被它的雄奇所震驚,被橋的構造所折服,它毫不違和地與這片自然絕景融合在了一起。
過了屏邊,便到了河口,這裡是滇越鐵路雲南段的最後一站,順著鐵路遠看,對面就是一個陌生的國度,鐵路蜿蜒地伸向遠方。
滇越鐵路承載了太多太多,也見證了一段又一段令人揪心的歷史。它就這樣無聲地、默默地躺在這裡,連通了去往舊日的路途。
文|孫思漫、羅小淦
圖 |姚智慧 江蕊先 趙樹龍紅河文旅
來源: 紅河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