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後,天氣本來應該是乾燥冷冽的,現在卻變成了陰雨綿綿,讓溫度感受更加霜寒,應對這樣的氣候,最爽的莫過於一家人、或三五知己一同圍桌涮火鍋了。
涮火鍋,越是寒冷時,涮起來越過癮,不僅好吃解饞,涮著的食材,香味和暖氣一同升冒,驅寒暖胃的暖意十足,想吃什麼都丟入火鍋中涮熟即可食用,食材透過最純粹簡單的方法做熟,口感更能接近原汁原味,吸收了湯的味道,飽滿多汁,好吃過癮。
那麼在涮火鍋時,大家都會放些什麼佐菜?很多朋友對涮火鍋佐菜的選擇上都很針對性或侷限性的,簡單的烹一鍋雞肉湯或羊肉湯作火鍋湯底,然後搭配點肥牛、肥羊,簡單蔬菜,隨便涮就算的。
其實這都是因為平常涮火鍋的次數也很侷限,不能每天涮,涮火鍋可以很豐富的,那麼冬天涮火鍋該吃啥?牢記24種葷素佐菜,火鍋每次涮到爽,建議吃貨收藏。
12種葷菜類食材:肥牛、肥羊、毛肚,鮮牛肉片、鴨腸、新鮮蝦、牛筋丸、豬黃喉、魷魚須/圈、生魚片、炸酥肉、豬肝片等。
12種素菜類食材:菌菇類食材(金針菇/白玉菇/香菇/木耳等)、海帶結、茼蒿、西洋菜、生菜、娃娃菜、白蘿蔔、山藥片、土豆、苕粉、鴨紅、豆制類食材(包括嫩豆腐/油豆腐/豆腐皮/腐竹等)等。
以上24種葷素類食材,都是不管是家庭涮火鍋還是火鍋店涮火鍋,都屬於必有佐菜,而對於這24種佐菜食材,涮火鍋時應該涮燙多久,才能既涮熟透,還能發揮食材特有口感和美味?
下面小鹿也給大家整理了。
像肥牛卷、肥羊卷、嫩牛肉片、豬肝片、生魚片等5種帶有肉片屬性的食材, 因為切制的外形偏薄,涮燙時容易熟透,這類食材一般在火鍋湯底沸騰的情況下,下鍋涮燙10~15秒左右,食材變色熟透蜷縮一團了就可以吃了,肉片剛剛燙熟的口感鮮美多汁,軟滑滋味。
怕不熟的朋友,把涮燙時間最多延長到20~30秒,就得撈起品嚐了,燙久了,肉片可是會散的,屆時就毫無口感可言了。
像毛肚、鴨腸、魷魚須/圈、豬黃喉、新鮮蝦等5種肉類食材,因為肉質比肉片型食材要硬不少,且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涮燙的時候,需要延長至一分鐘。
好在這類食材有一個好處,就是久煮熟透後,口感依然保持爽脆可口,而不像肉片形食材那般,燙熟之後還容易散碎綿爛。
牛筋丸、炸酥肉等2種肉類食材,都屬於難熟食材,尤其帶有凍品性質的牛筋丸,涮火鍋時想完全煮熟,還得3~5分鐘,所以這種食材最適合火鍋湯底剛剛煮滾的時候就放入鍋中不停的煮,先將肉片形食材吃得差不多後,牛筋丸也能夠品嚐了,剛好銜接,不記吃東西的慾望中斷。
素菜方面,像白蘿蔔、山藥片、土豆等塊莖類食材,一般充當火鍋湯底用的,在開鍋的時候就下鍋烹煮,白蘿蔔能夠適當吸收火鍋湯底的油膩感,還能闢除肉類食材的異味,適合煮至涮火鍋的中後段時期品嚐,這時的白蘿蔔,肉感軟糯鮮甜,特別好吃。
土豆和山藥片含澱粉量高,久煮後能夠增加火鍋湯底稠滑質感,同時兩種食材也熟得快,可以邊吃肉食時也撈起一同食用,煮到能入口即化的程度最佳。
菌菇類食材、海帶結、茼蒿、西洋菜、生菜、娃娃菜、鴨血、豆制類食材等素菜食材,涮燙時間控制在1~3分鐘內,只要將食材燙熟了,就能夠讓口感得到保證。
苕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薯粉,雖然口感軟滑柔韌還不易煮壞,但卻比米粉、河粉、公仔麵等麵食類要難煮熟透,而且苕粉在涮火鍋時充當主食的身份,所以下鍋時間要到涮火鍋的中後段,焯燙時間不低於3分鐘。
而對廣東的朋友來說,苕粉可能不太會放,會用龍口粉絲替代,涮燙時間同樣不低於3分鐘。
我是小鹿,如果本篇文章《冬天涮火鍋該吃啥?牢記24種葷素佐菜,火鍋每次涮到爽,建議收藏》對你有幫助,不妨給小鹿來個關注、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