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1日,全民狂剁手的日子裡,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現場,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就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國家醫保集採價格,舌戰研發企業:渤健公司談判代表——
你們確認盡最大努力了?
希望你們再努力一下。
這個價格,從企業來說我相信你們很痛,但是離我們進一步談,還是有一定差距。
其實剛才,我覺得我眼淚都快要下來了,覺得前面的努力(都白費了),我真的有點難過。
……
張弛之間,上市之初69.7萬人民幣一劑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被國家砍到3.3萬元以下成交,順利進入醫保目錄。
說到這兒,有幾個問題——
一針5ml的注射液,憑什麼賣到近70萬?金子嗎?5ml純金也沒這麼貴!
70萬一針的藥,怎麼就能砍到3萬3?利這麼厚嗎?萬惡的資本家,心真黑啊!
既然這樣,國家為什麼不能再砍點?不就是藥水嗎,薄利多銷,就跟新冠疫苗一個價,不行嗎?
如果你學過一些經濟學,就會理解,上述疑問其實都不成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自有其內在規律,不是單憑感情或者是非善惡,就能解釋清楚的。
經濟學家亞瑟·奧沙利文就在他的大作《經濟學究竟是什麼》中,分析過一個藥品壟斷高價的案例。奧沙利文指出,經濟學五大基本原理之一,就是自願交換,具體來講,交易雙方之間的一次自願交換,會同時改善雙方的福利。由此看來,藥廠並不虧本,還是有的賺,不然談判代表也不會自願成交。
那麼根據奧沙利文的觀點,70萬一劑,到底合不合理,3.3萬又是怎麼砍下來的?我們隨後仔細解說。當然,你也可以先看一看他的代表作《經濟學究竟是什麼》,就瞭然了。
《經濟學究竟是什麼》是一本什麼書?
這麼說吧,如果你想只讀一本書,就對經濟學總覽全域性、登堂入室,那這本《經濟學究竟是什麼》,應該是最佳選擇之一。
本書由北美著名學府的三位學術大牛共同創作,比如奧沙利文,就是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頓的經濟學教授。翻譯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和博士生,城市經濟研究專家,也是實打實的行業大拿。
自出版以來,《經濟學究竟是什麼》持續熱銷,至今已出到了第六版,不誇張地說,有成為“元經典”的潛質。儘管出自如此豪華的“作譯者天團”,但學術大牛的功底就在於,本書對小白而言,不深不淺剛剛好,果實豐碩,也要稍微跳一跳,才吃得到。
說它不深——
全書18章採取總—分結構,前2章闡明基本概念和原理,後16章全是一個個具體的情境,比如GDP與全民福利、就業與收入問題、失業和通膨問題、貨幣銀行系統等等,有點像《論語》裡的師徒情境對話,採用了一條“情境式案例→核心關鍵詞→手把手分析→應用場景”的敘事路徑,簡明漸進,建構了經濟學基本框架。
哪怕合上書,你把理論和原理全忘了,總歸還記得幾個書中案例——“日常生活中的經濟學”吧?那還是開卷有益。
說它不淺——
因為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畢竟要建立數學模型,用統計學手法去證實或證偽。但也不用擔心,《經濟學究竟是什麼》介紹的,只是最基礎的經濟學模型和通行的經濟學實驗,每一個章節,前有導語,中有名詞解釋,末尾有總結、練習和註釋——很少有大學老師,能講這麼細的。全書圖文並茂,幾乎三步一圖五步一表,對你的大腦“立體轟炸”,想要鑽進去並不難。
下面咱就削尖腦袋,鑽鑽看。
01 開宗明義5大核心原理,看你大學畢業該不該拿高薪?
所謂綱舉目張,《經濟學究竟是什麼》的前兩章,就是全書的總綱,闡述了經濟學的四種思維方式(假設簡化、孤立變數、邊際思考、理性回應激勵)和五大基本原理:
1、機會成本
2、邊際原理
3、自願交換
4、邊際報酬遞減
5、實際價值—名義價值原理
比如原理1:機會成本,就是說,你為了獲取某件事物而放棄的東西,包括所有直接、間接、顯性、隱性的成本付出,這些在本書第5章《生產技術與成本》中,有集中闡述。
看完這一段你就會發現,我們大多數人,在做選擇或判斷的時候,經常性的,會低估機會成本。
舉一個書中的例子,你為了拿一個大學文憑,付出了怎樣的機會成本?我們大多數人,會計算四年的學費和時間成本。
但你想過沒有,時間成本可不是說說而已,價值如何核算?奧沙利文做了一個假設,這個高中生沒讀大學而去做了銀行櫃員,每年有2000美元的薪水,四年累計8000刀,這就是他的時間成本。
當然,作者在這裡也算少了,正常情況下,不會四年不加薪吧?此外,把原定的讀大學的學費存銀行或者買理財,收益又是一大筆;中學時在家吃住,和大學時住校,食宿費用差價並不小,四年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錢……
於是作者也忍不住了,後來在本書第10章《勞動力市場和收入分配》中,肯定地說,決定勞動者收入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教育程度,還拿出資料支援:
2009年美國的統計顯示,大學畢業生中位年收入56700美元,高中畢業生只有32600,大學畢業生比高中畢業生的中位年收入,高了足足74%。而反過來,高中畢業生的貧困率,則是大學畢業生的3倍,而高中輟學者,貧困率更是大學畢業生的7倍多。
這裡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教育程度越高,機會成本也就越高,產出也就“應該”越豐厚。當然你也可以說,投資和回報未必成正比,但既然前期投入這麼高,那麼當今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不願低就,考研熱持續升溫,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話說回來,現在大學生就業難,出現研究生送外賣,本科生啃老,又該怎麼說呢?那就要看本書後面的解讀了——提示一點,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經濟學基本原理4:邊際報酬遞減。
02 從邊際原理上說,70萬的藥賣3萬3,搞錯了嗎?
要搞懂邊際報酬遞減原理,就要先說清經濟學基本原理2:邊際原理。
就是說,只要增加一項活動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我們就應該不斷增加該項活動,直到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打個比方,一家甜品店正常營業,每天是8小時,如果延遲下班1小時,多賣出的甜品,利潤就是邊際收益,多耗費的水電、員工加班費、裝置損耗,就是邊際成本。至於本店該不該加班,該加幾個小時,就是邊際原理在權衡了。
此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不成立的,因為甜品店這種業態,畢竟不是7-ELEVEN,黃金時段一過就不上客了,繼續撐下去,邊際成本會大於收益,在這個節點來臨之前,按照邊際原理,就是關門打烊的時間了。
前邊說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情況和甜品店、7-ELEVEN還不一樣,前者是壟斷經營,後者為自由競爭。
有啥不一樣?
奧沙利文在本書第7章《壟斷和價格歧視》中,設計了一個關節炎藥物的案例。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同時考慮到機會成本,投入數額巨大。某款關節炎藥物,研發成本高達1400萬美元,新藥一旦上市,其他廠家做仿製藥,只要擔負生產成本就行了,售價可能差幾個數量級。
比如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格列衛”,費盡周折從印度走私仿製藥,可以只賣500,國內正版藥則是40000,這裡的差價,主要是研發成本。印度方面,其實是盜竊格列衛的壟斷專利來牟利,在電影中,後來遭訴訟查禁。這也是符合經濟規律的,不然都去仿製,誰還砸錢搞研發呢?
所以本書的觀點是,授予公司壟斷專利是有益的,原因在於——
壟斷增加的利潤使得原本因為研發成本較高而無法生產的產品得以面世。
當然,這種“保護”也要有“邊際”。本書假設,企業壟斷經營此種關節炎藥物,一年收入200萬美元。
給你3年保護期?
壟斷收入600萬,虧了。
給你20年保護期?
壟斷收入4000萬,藥廠狂賺2600萬,社會虧了。因為按照書中觀點,壟斷會令價格更高產量更低,從而影響社會效率。
那麼給予7年保護期,剛好把研發投入1400萬賺回來,按照邊際原理是最合理的。
由此說回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談判,上市之初將近70萬的藥,當天第一次報價,廠家只喊到53680元。這不是藥廠良心發現,也不是國家動用了行政鐵腕,而是這種藥早在2016年就在美國獲批上市了,當時在國外賣到1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0萬),到2021年談判時,研發成本已回籠很多年,“邊際”允許大幅回落。
當然在此基礎上,還有另外的原因,就要用數字說話了,咱們來算筆賬——
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一種“孤兒藥”,專門針對脊髓型肌肉萎縮症患者,這是一種發病率極低極低的“小群體”。
我們估算,中國一年新生兒1500萬,發病率在萬分之一,就是1500名患兒。每年至少6針才能維持,按最初的天價:70萬,取個整,就是400萬。1500個家庭,總有那麼5個頂級富豪,能夠承受吧?那麼藥廠在中國一年的銷售額是400X5=2000萬。
談判之後,3.3萬一劑,每年6針,取個整就是20萬,走醫保的話,患者大概只負擔6萬。一年6萬,你說1500個家庭裡,有多少能承受?少說也有300家吧?那麼藥廠的營收就是20X300=6000萬。
按照邊際原理,藥廠加大產量帶來的邊際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進醫保前後,營收翻了三倍;同時,隨著時間和銷量遞延,研發成本被攤薄,可持續降低邊際成本,在中國這樣的龐大市場,藥廠降價促銷,其實還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這才是談判成功的關鍵。
同理,你也別殺太狠,一不留神超過了成本收益“邊際”,買賣就不成了。
慢慢來,按這個原理推演,後面幾年,藥價還有的“砍”。當然了,如果考慮通膨因素,後面只要不漲價,其實就是降了。
三、宏觀經濟學:從通貨膨脹到GDP,到底誰影響了生育率?
通貨膨脹,屬於典型的宏觀經濟學研究內容。
《經濟學究竟是什麼》是一個總—分結構,後16章的分述,又分為微觀經濟學部分和宏觀經濟學部分,其中前八(3—10章)為微觀,後八(11-18章)為宏觀。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奧運會的射擊、柔道之類個體專案,相當於微觀,注重研究個人、家庭、公司層面的經濟規律;如足球、排球之類團體專案,相當於宏觀,以一個國家的經濟作為整體進行研究。
通貨膨脹背後,反映了本書的經濟學基本原理5:實際價值—名義價值原理。
也就是說,對人們真正重要的,是金錢的實際價值,即購買力,而不是其名義價值(書中又稱表面價值)。這裡所謂名義價值,就是你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實際價值,就是這個數字能買到的產品或服務。
本書以1974-2001年的美國社會最低工資為例,1974年最低時薪2美元,一週幹40小時,就是80美元,可購買的標準日用消費品組合,為1.7個單位;到了2011年,最低保障升到了每小時7.25美元,但經過幾十年的通脹,每週的收入,可購買標準日用消費品組合,只有1.29個單位。
這就是說,這些年來,美國社會的最低工資,名義價值增高了3倍多,但實際價值卻下降了。這背後的原因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影響,大家不妨繼續翻閱本書。
宏觀經濟學還有一個典型研究內容,就是某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這些年來在中國,這個詞幾乎成為一個精神圖騰。
按照前述的原理5,GDP和大多數經濟指標一樣,也有實際GDP和名義GDP的區別。至於說,二者如何核算和區分,敬請參看《經濟學究竟是什麼》,在此不再贅述。
因為說到底,我們最關心的,不是GDP怎麼算,而是它和我們的切身福利有什麼關係?一般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大大正相關,國家GDP越高,個人福利才有可能越好,但奧沙利文在本書中也指出,有一些經濟福利,是GDP無法統計也無法描述的。
因為GDP的核算公式如下圖所示:
那麼在公式之外——
環境汙染對社會價值的影響,如何體現?
休閒時間增加對社會福利的加成,怎麼核算?
跳蚤市場、地攤經濟、非法收入等等所謂“地下經濟”,又該怎麼論?
據本書統計資料,即使是高度發達國家,地下經濟佔GDP的比例,也要在15%-20%,一些發展中國家,更是高達40%。像今天我們狂剁手的某寶,還有剛剛補繳了大量稅款的某薇,可以說,早年間,也是以“地下經濟”的形式,野蠻成長起來的,是不佔GDP的。
但對老百姓來說,GDP最大的漏算,就是家務和兒童照看,作者似乎也對此感同身受,把它放在了GDP無法衡量的社會福利第1位。
像做飯、洗衣、看孩子等等,按本書的說法,是一種“家庭生產”,但如果我們不請家政自己幹,那就不會產生市場交易,從而沒可能進入GDP統計,很多全職主婦,也就很委屈地被社會和家人看做了“閒人”。而恰恰是這一部分“家庭生產”,事關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福利。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凡工業化社會,當女性可以外出就業賺取收入時,有意願生孩子(或者多生孩子)的就會越來越少,生育率必然下降,大部分發達國家或者發達地區,都要比落後的國家或一個國家中相對落後的地區,出生率要低。可不可以這麼說,是人們更多地將精力貢獻給了“顯性GDP”,卻對身邊的“隱性GDP”,有所讓渡呢?
至於說,GDP上升,對於生育率有什麼反作用?如何把GDP增量,轉化到這些被遺漏的社會福利中來?那就是經濟學家的事情了。在此,我們看到的是,即便是宏觀經濟學,並不關注個體,但也對每個國民的切身發展和福利,聯絡緊密影響深遠。
有人問,聊了這麼多經濟學,學了經濟能變“高富帥”嗎?
其實學經濟學最寶貴的地方,是我們可以用經濟思維來看世界,瞭解整個社會的執行規律,提升認知世界的維度,做出最科學、最有利的理性選擇。所以,《經濟學究竟是什麼》一書的副標題,就叫做《一種超越個人喜好的科學分析方法》——沒錯,無關善惡,超越好惡,經濟學不過是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
到那時,你對錢就看得很淡了,已經是精神上的高富帥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