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氣質裡藏著走過的路,讀過的書,遇到過的人。
讀書的樂趣在於,可以享受孤獨,又覺得有人陪伴。
無處安放的小情緒,總有一本書會懂你。
生活中的疑問與困惑,總會在某一本書中找到答案。
讀到沒經歷過的,發現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
讀到強烈共鳴的,發現這個世界我並不孤單。
今年大概讀了120+本書,選出10本與你分享:
No.1 《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
持續地低落、哀傷、疲憊,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致,不喜歡外出、與人交談,工作效率低下,又對自己的行為拖延感到自責,時常思考活著的意義……
你是否在某一時期經歷過這樣的狀態,是否知道自己正陷入抑鬱情緒當中?
《我有一隻叫抑鬱症的黑狗》這是一本心理漫畫,由漫畫家馬修·約翰斯通夫婦共同完成,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原型,透過漫畫的形式更直觀地展現出人物的心理狀態。
作為曾經的抑鬱症患者馬修,以及作為他的家屬兼看護者的妻子,在多年對抗抑鬱症的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二人的創作,從患者和看護者不同角度,詮釋瞭如何正視“黑狗”,與“黑狗”和平相處。
與其他書相比,看護者的角度頗具指導意義,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到“抑鬱症”之前,很容易把它誤認為是“矯情、偽裝”,導致患者需要承受自我精神和家人指責的雙重壓力。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援,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尤為重要,也更有利於共同渡過難關。
No.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看心理醫生的人都是心理有病,心理不正常……
看心理醫生的人都是心理變態,羞恥、丟人……
你對“看心理醫生”這件事怎麼看?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偏見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由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所著,為的是讓普通人也能瞭解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一本心理諮詢的啟蒙書。
作者以動物們為主角,十次面談的過程演繹了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
主人公蛤蟆,從開始“整個人都不太好”的抑鬱狀態,經過與心理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內心悄無聲息發生了變化,最終找回快樂與自信,實現了療愈與新生。
今日的“魔”是昨日的“傷”,看心理醫生的人不是怪物,他們只是心理受過傷的人。
相反,如果能夠正確審視自己,覺察內心的狀態,就更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No.3 《走出童年情感忽視》
童年時父母給予的物質充足,但還是覺得很難跟父母親近;
長大後時常感到情感空虛,無法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你有過這些感受嗎?
本書由臨床心理學博士喬尼絲·韋布所著,2012年出版的一本《被忽視的孩子》,以及本書《走出童年情感忽視》,提出具有開創意義的主題——“童年情感忽視”。
表達感受時遭到質疑,尋求依賴時缺乏關注,渴望認同時遭遇忽視,那些未被父母回應的情感需求,讓你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築起了一道心牆。
書中從自我、父母、伴侶、孩子多個維度闡述了“童年情感忽視”這一主題對我們生活的重大影響,並提供了重新建立親密關係的解決方案。
不易覺察的傷痕,往往影響人最深。
我們與父母之間無法言說的距離感,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
No.4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
有一種父母,
無論你做得多好,在他們眼裡總是還不夠;
不需要你有主見,只需你順從他們的觀點;
逃避自己的責任,並試圖讓你替他們承擔;
從不向你袒露內心,卻要求你對他們坦誠;
書中把這種型別定義為“不成熟的父母”,他們嘲笑你的情感需求,輕視你的個人生活,控制你的思想自由。
作者琳塞·吉布森博士,在此之前,還曾著有《不成熟的父母》。
《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剖析“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後半部分重點闡述“如何重獲情感獨立”。
當遭遇不成熟父母的情感控制時,不要陷入自我懷疑和對他人評價的恐懼。
建立適當的邊界感,擁有自我的人生,依然可以和他們“親密有間”。
No.5 《被討厭的勇氣》
在公司害怕被同事孤立,回到家害怕不被家人理解,和朋友在一起又害怕相互比較造成的自卑。
日本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在《被討厭的勇氣》中講到,“我們的不幸和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太在意他人的評價,反而在關係中丟失了自我。
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而放棄了自己的權力,為了討好他人的認可而捨棄了自己的原則。
“活在害怕這些關係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們能夠卸掉枷鎖,不害怕被討厭,那又會怎麼樣呢?
本書是以“哲人”與“青年”對話的方式展開,從不幸、煩惱、干涉三個方面解答了人生困惑,以及如何享受當下的幸福。
當我們不再“拼命尋求認可”,敢於被討厭,才能獲得自我解放的自由。
No.6 《一念之轉》
“孩子總是不聽我的話”
“經常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工作裡常常感覺別人故意為難我”
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經常被這些問題困擾嗎?
《一念之轉》中提出了四句話改變人生的“轉念作業”,以及不同場景的轉念練習。
核心內容在於4句反問,反躬自問,引發反向思考,理清問題本質,直面積極結果。
當你覺得痛苦的時候,該做的不是忽視痛苦,更不是壓抑痛苦,而是找到那個讓你痛苦的“原始碼”,並把它扭轉過來。
所謂“一念之轉”,人生大不同。
“想法本身不具有殺傷力,除非我們對它深信不疑”。
如果不想被執拗的思想束縛,不妨跳出來,問問它,“那是真的嗎?”,“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嗎?”
No.7 《清醒地活》
想不通、過不去、放不下……
我們的生活都會被一些事情卡住,不知所措,動彈不得。
《清醒地活》,由瑜伽和冥想大師邁克爾·辛格所著,在全球範圍內享有極高的讚譽,並被10多個國家出版發行。
作者認為,當我們處於清醒狀態的時候,內心世界就會開啟,內心蘊藏的無限能量就會被激發出來,生命將暢通無阻地在你身上自由流動。
全書從傾聽、對話、喚醒、感受、超越等方面,循序漸進地覺察清醒的自我。
有時候,我們稱之為“卡點”的狀態,其影響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它會讓情緒一直處於持續、彌散的狀態,徹底改變我們之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想法。
我們以為不妥協、與命運抗爭,可以堅守自我,同時,這也讓我們捲入到糾葛的漩渦中,永無休止、消耗殆盡。就像“莫比烏斯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成了我們被卡住的原因。
No.8 《死亡與生命手記》
這本書是由著名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與他的妻子瑪麗蓮·亞隆共同撰寫,旨在記錄在生命最後階段的心路歷程。
一方即將面對死亡,一方即將痛失伴侶,以夫妻雙人、雙重視角觀點,探討失去親密伴侶的悲傷,以及自身不可避免的死亡。
面對痛苦,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本書以獨特的創作方式,在探討死亡與悲傷的同時,又展現出溫情與豁達。
都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但要真正去面對的時候,沒有人會準備好。
許多著作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命,如何渡過人生,對待死亡的態度卻鮮為人知。
本書的後半段,在瑪麗蓮·亞隆選擇結束生命後,歐文·亞隆不得不一個人面對餘生,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更讓人為之動容。
No.9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是一場教育與觀念的抗衡,也是一場自由與束縛的對抗。
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卻戴上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帽,熠熠生輝。
這不是一個神童的故事,相反,她描述自己是一個從垃圾堆裡爬出來的無知女孩,有過很多不堪回首的過去。
父親將她的個人意志視為惡魔,母親對她被欺負的慘狀視而不見,她的童年只有廢銅爛鐵,不上學、不就醫,是被灌輸的忠誠和真理。
直到她逃離大山,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作者的故事可以給人很深的啟迪,關於教育、關於原生家庭、關於女性、關於自我追求。她說,是教育給了她新的世界和生命的無限可能。
“我們要背叛多少曾經,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故事的最後,她沒有和原生家庭和解,但也許這是最好的結果。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No.10 《心情詞典》
如果讓你描述自己的心情,
你可以有多少個詞彙?
能夠解釋每種心情的含義嗎?
能夠區分它與其他情緒的不同嗎?
本書作者蒂凡尼·瓦特·史密斯一位做過10年戲劇導演的情緒史學家,這本書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一本詞典。
就像學生時代的漢語字典、英文詞典一樣,每個人也都應該有一本“心情詞典”。
情緒的意義在於資訊的傳達,每一種情緒的背後都有它想要告訴我們的資訊,為什麼發生,在何時出現,有哪些需求……
如果我們想要更多瞭解一些情緒背後的意義,不妨翻開這本書。
千變萬化才是心情,喜怒哀樂才是生活。
最重要的是,情緒裡從來沒有不應該,無論哪一種,都是對的。
我是林語,以書會友,希望遇見志同道合的你~